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倩雯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血吸虫
  • 7篇吸虫
  • 5篇虫病
  • 4篇东方田鼠
  • 4篇血吸虫病
  • 4篇吸虫病
  • 4篇抗体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试剂
  • 3篇试剂盒
  • 2篇丝虫
  • 2篇丝虫病
  • 2篇疟疾
  • 2篇抗日本血吸虫
  • 2篇弓形虫
  • 1篇蛋白
  • 1篇血凝
  • 1篇血凝试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机构

  • 11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市南汇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篇邱倩雯
  • 8篇何艳燕
  • 8篇蒋守富
  • 5篇蔡黎
  • 5篇张小萍
  • 4篇魏梅雄
  • 3篇王龙英
  • 3篇潘彩娥
  • 3篇李浩
  • 3篇林矫矫
  • 3篇马晓疆
  • 2篇靳艳军
  • 2篇曹琳
  • 2篇王梅芳
  • 2篇江西均
  • 2篇洪国宝
  • 2篇马杏宝
  • 1篇朱民
  • 1篇赵登学
  • 1篇林涛

传媒

  • 7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兽医寄生...
  • 1篇旅行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标渗滤法检测疟疾抗体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现场使用的疟疾抗体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恶性疟原虫可溶性抗原作为包被抗原,胶体金标记羊抗人IgG为第二抗体,建立快速检测疟疾抗体的金标渗滤法(DIGFA)。采用双盲法,与间接荧光法(IFAT)平行检测23份恶性疟和45份间日疟患者血清以及101份健康对照者血清,比较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以及其他试验条件,以评价检测效果。结果DIGFA对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5.65%和71.11%,对健康对照者的特异性为97.03%,Youden指数分别为0.93和0.68;IFAT的敏感性分别为95.65%和84.44%,特异性为96.04%,Youden指数分别为0.92和0.80。两法总Youden指数分别为0.76和0.84,总符合率为90.48%。结论DIGFA操作简易,适用于现场疟疾抗体的检测和监测。
蒋守富邱倩雯王龙英马晓疆何艳燕蔡黎
关键词:金标渗滤法疟疾抗体
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IgG亚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3
2001年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其 Ig G亚类。方法 采用 EL ISA试验 ,分别检测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Balb/ c和昆明种小鼠血清中 8种抗童虫 (SSA)、抗成虫 (SAWA)和抗虫卵 (SEA)抗体及 Ig G亚类。结果 首次发现东方田鼠抗 - SSA Ig G3水平明显高于 Balb/ c和昆明种小鼠 ,分别为后者的 1.44倍和 1.5 5倍 ,而抗 - SAWA Ig G3和抗 - SEA Ig G3水平则无明显增高。结论 东方田鼠体内确实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 。
蒋守富魏梅雄林矫矫潘彩娥李浩曹琳何艳燕傅志强邱倩雯王梅芳
关键词:东方田鼠日本血吸虫抗体IGG亚类
东方田鼠IgG3抗体抗血吸虫病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ELISA方法,平行检测东方田鼠、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在攻击感染前、后的血清抗血吸虫童虫(SSA)、成虫(SAWA)和虫卵(SEA)IgG3抗体水平,并进行体内、外试验,观察IgG3抗体抗血吸虫效应。结果攻击感染后第4周,东方田鼠抗SSA和SAWA的IgG3抗体水平增幅较大,分别较感染前增加79.6%和49.6%,BALB/c小鼠IgG3抗体在攻击感染后无明显增加。野生和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的IgG3抗体所致童虫死亡率分别为昆明小鼠的5.88和2.35倍,前者还诱生出较高的减虫率(39.8%)。提示东方田鼠IgG3抗体可能是其抗血吸虫感染的主要免疫物质。
蒋守富魏梅雄林矫矫潘彩娥邱倩雯何艳燕李浩石耀军
关键词:东方田鼠血吸虫
小鼠肌肉弓形虫包囊改良PCR方法检测
2011年
弓形虫病是一种全球分布的人兽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弓形虫包囊的肉品。在肉用畜禽中,猪、牛、羊、鸡均有感染,以猪的感染率最高〔1〕。由于肉品弓形虫检验缺乏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沿用的动物接种法操作繁琐,时问周期长达2~3周,检测效率不高。为提高检测效率,以小鼠弓形虫慢性感染动物模型,对肌肉PCR样品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具有较高检出率和特异性、用时短、操作简便、适于肌肉弓形虫包囊PCR检测方法。
蒋守富邱倩雯何艳燕张小萍江莉
关键词:弓形虫包囊PCR
上海市流动人员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检疫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估上海市流动人员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简称"三病")检疫效果,为流动人员疾病监测与管理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各区(县)1994-2008年流动人员"三病"检疫、人员培训及质量控制等资料,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1994-2008年,全市累计检测外来流动人员326.55万人次,年平均受检人数占登记人数的8.30%。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1%、0.55%和0.12%。病原学追踪检测16796人,检出"三病"阳性50人,阳性率为0.30%。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员"三病"检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强监测和管理。监测重点为来自血吸虫病、疟疾疫区的流动人员,监测方式应以主动和被动监测相结合。
张小萍蔡黎靳艳军江西均朱民洪国宝邱倩雯王真瑜傅英华朱倩
关键词: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检疫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员血吸虫病调查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 掌握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员中血吸虫病潜在传染源的现况。方法 以居住在上海市闵行、浦东2区6个乡(镇)的外来流动人员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以本地户籍居民为对照。结果 共调查2931人,血清学阳性率为6.41%,其中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传播阻断省和非流行省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8.10%、3.65%和2.40%。本地居民阳性率为3.56%,与来自传播阻断省和非流行省人员的血清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与流行省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来自血吸虫病未控制县和传播控制县人员的血清阳性率高于传播阻断县和非流行县的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中阳性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0~49岁,学历为小学和初中,来沪居住时间〈5年人群。结论 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员的输入可能对传播已阻断地区带来威胁。应加强外来流动人员的血吸虫病监测,防止传染源的输入。
张小萍蔡黎王龙英申惠国林涛陆敬青江西均邱倩雯王婉洋赵登学马杏宝洪国宝陆致钧
关键词:血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间接血凝试验胶体染料试纸条法
国内外16种弓形虫诊断试剂盒的评估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评估市售16种弓形虫抗体诊断试剂盒。方法采用敏感性、特异性、总一致性(crude agreement)及约登指数(Youden index)等分析指标作为评判标准,比较16种试剂盒对弓形虫IgG或IgM阳性血清和正常人血清的检测效果。结果4种进口弓形虫IgG试剂盒中,3种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97.0%,4种国产同类试剂盒中,2种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于80.0%,这5种试剂盒约登指数均大于0.8。4种进口弓形虫IgM试剂盒中,2种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87.0%,国产试剂盒仅1种敏感性为87.5%,其特异性仅为31.1%,其余3种敏感性低于6.25%;约登指数仅2种进口试剂高于0.8。结论进口试剂盒的检测质量优于国产试剂盒,国内研制的市售弓形试剂盒的检测效果和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尤以IgM试剂盒为甚。
何艳燕蒋守富马杏宝邱倩雯
关键词:弓形虫试剂盒约登指数
微量快速检测血吸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试剂盒研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现场使用的血吸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通过对原有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全面改进,建立新的快速检测血吸虫抗体试剂盒。采用双盲法,检测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100人份,正常人、乙肝患者及其他寄生虫病感染血清140人份。以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Kappa值等指标评价试剂盒的检测效果。结果试剂盒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5.08%,Youden指数为0.87,Kappa值为0.87,与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交叉反应率为5%。结论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试剂盒血清用量少,反应快,敏感性、特异性较高,适用于现场血吸虫抗体检测。
蒋守富邱倩雯刘静张小萍何艳燕马晓疆张莉张明敏蔡黎
关键词: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血吸虫病抗体
东方田鼠血清蛋白组分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东方田鼠血清蛋白组分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作用。方法采用逐级分离技术,包括硫酸铵盐析法、Sephacryl S-300分子筛层析法以及电泳洗脱法,将东方田鼠血清蛋白分离为球蛋白和白蛋白两大类,再按分子量大小依次将球蛋白分离为4个大的组分和12个小的组分,最后有重点地进行细分。然后,将分离的蛋白组分与日本血吸虫童虫共同培育48h,观察对童虫的杀伤效应。结果东方田鼠球蛋白所致的童虫死亡率为59.2%,加补体后的死亡率为68.4%,明显高于BALB/c鼠球蛋白(分别为40.8%和45.2%);东方田鼠球蛋白中的2、3组蛋白的杀伤效果同其总球蛋白,其中的3.2、3.3、3.4组分杀伤效果分别达到45.1%、57.6%和67.2%。这3组蛋白的分子量主带为375、205kDa和100~135kDa,后者的杀伤效果接近于总球蛋白,补体有增强作用;BALB/c鼠的4组球蛋白均无明显杀伤作用。这两种鼠的白蛋白对童虫的杀伤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东方田鼠球蛋白具有体外抗血吸虫童虫作用,其中的100-135kDa组分可能为主要效应分子。
蒋守富邱倩雯何艳燕魏梅雄
关键词:东方田鼠日本血吸虫球蛋白白蛋白
三种试验检测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抗体的分析
2001年
应用薄膜尾蚴抗原片的免疫酶染色试验 (IEST)、可溶性尾蚴抗原的 EL ISA(SCA- EL ISA)和可溶性成虫抗原的 EL ISA(SAA- EL ISA)对人工繁育东方田鼠的抗日本血吸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阳性检出率高低依次为 :SCA - EL ISA(71.6 % ,48/ 6 7)、IEST(71.4% ,5 0 / 70 )和 SAA - EL ISA(6 8.7% ,46 / 6 7)。三种试验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180 ,P>0 .0 5 )。IEST与 SCA- EL ISA、IEST与 SAA- EL ISA及 SCA- EL ISA与 SAA- EL IS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 91.2 % (6 2 / 6 8)、86 .6 % (5 8/ 6 7)和 89.2 % (5 8/ 6 5 )。卡方配对检验结果表明 ,三种试验中任何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相比一致。
何艳燕李浩魏梅雄张述义蒋守富林邦发林矫矫潘彩娥曹琳邱倩雯王梅芳
关键词:东方田鼠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