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梓谦
- 作品数:26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VR导联ST段偏移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犯罪血管判断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aVR导联ST段偏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犯罪血管的判断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00~2008年IAMI(包括同时伴右心室梗死)76例,按入院时aVR导联ST段有否偏移分为aVR导联ST段偏移组37例,无ST段偏移组39例,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病后8小时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临床预后。结果①ST段偏移组37例患者中,aVR导联ST段抬高26例,其中右冠状动脉(RCA)闭塞24例,左回旋支(LCX)闭塞2例;aVR导联ST段下移11例,其中RCA闭塞1例,LCX闭塞10例。②无ST段偏移组39例患者中,RCA闭塞37例,LCX闭塞2例。③ST段偏移组合并有糖尿病、并发症、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无ST段偏移组;ST段偏移组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ST段偏移组。结论aVR导联ST段偏移情况对预测IAMI的犯罪血管、判断病情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再通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强力预测因素。
- 陈青萍黄学成邓梓谦张凤玲黄宁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描记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 急性心肌梗死墓碑形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墓碑形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AMI患者以ST段抬高的特征分为两组,墓碑形抬高组36例、其他形抬高组50例。观察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有否合并糖尿病),并比较两组AMI的发生部位、PCI前心梗后心绞痛、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首次CK值、各项心电指标及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心电图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墓碑形ST段抬高组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其他形ST段抬高组。结论墓碑形ST段抬高患者梗死部位特殊而广泛、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易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 陈青萍黄宁邓梓谦张凤玲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
- 间歇性不完全性左前分支阻滞1例
- 2009年
- 陈青萍邓梓谦张凤玲黄宁
- 关键词:左前分支阻滞
- S_(aVR)与R_(aVL)+S_(V_3)在诊断左心室肥大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aVR导联的S波电压在诊断左心室肥大(LVH)中的价值。方法以超声心动图(UCG)结果为诊断标准,测量有LVH者100例(A组)及无LVH者100例(B组)的RaVL+SV3电压和SaVR电压,计算RaVL+SV3电压、SaVR电压及两者联用标准在诊断LVH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①SaVR电压诊断LVH的敏感性低(35%),特异性高(100%),准确性为67.5%;②RaVL+SV3电压诊断LVH的敏感性(60%)较SaVR电压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下降(84%),准确性为72%;③两者联用可提高诊断LVH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特异性却无明显降低,分别为:69%、76.5%、84%;与QRS波电轴的关系:伴QRS波电轴左偏者,诊断LVH的敏感性显著提高,为77.9%,准确性与特异性相近,分别为:78.8%、82.3%;④两者联用的标准在成人各年龄组及不同体型者诊断LVH的价值差异无显著意义(X2=3.021,X2=1.916,P>0.05)。结论SaVR标准诊断LVH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与RaVL+SV3标准联用更理想,可弥补单用的不足。
- 陈青萍邓梓谦张凤玲黄宁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左心室肥大
- 远程无线实时多参数同步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远程无线实时心电、血压及血糖同步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50例和健康人50名分别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全部对象进行72h远程无线实时心电监测。高血压组患者行72h血压及血糖同步监测,同时检测尿常规、肾功能及心脏B超。发生心律失常和(或)ST-T改变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远程心电监测结果再分为两个亚组:伴频发早搏及(或)ST-T改变组(A组,n=30)和不伴频发早搏及ST-T改变组(B组,n=13)。观察各组心电、血压、血糖、尿常规、肾功能及心脏B超等情况。结果高血压组发生心律失常及(或)ST-T改变43例(86%),明显高于对照组(9例,18%,P<0.05)。高血压组以频发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为多见,对照组出现的早搏均为偶发性。A组血压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B组,凌晨血压急骤升高及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也高于B组(分别为63.3%比15.3%、93.3%比46.2%,P<0.05)。同时A组尿常规、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心脏B超指标异常分别为86.7%、76.7%、76.7%、83.3%,高于B组(30.8%、23.1%、23.1%、38.5%,均P<0.05)。结论采用远程技术进行人体多参数监测,可判断早搏的性质。高血压患者出现频发早搏或ST-T改变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不伴频发早搏及ST-T改变组。
- 陈青萍李建民黄学成黄宁邓梓谦张凤玲陈颖
- 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 重症肺炎患者肺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 2024年
- 近些年,随着重症肺炎的发病率提升,人们对患者病发后的肺康复治疗关注度也逐渐提高。肺康复治疗的主要作用即帮助患者减轻症状,降低其功能障碍程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呼吸肌训练、营养支持、抗阻训练等,均为重症肺炎患者的常用肺康复治疗手段。本文对肺康复概念、重症肺炎患者肺康复前评估、康复内容、展望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肺康复方案的制定提高参考。
- 邓梓谦
- 关键词:重症肺炎肺康复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墓碑形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墓碑形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AMI患者468例,依据心电图ST段抬高特征,其中有墓碑形42例,根据年龄分墓碑形老年组30例,墓碑形非老年组12例,另随机选择其他形态ST段抬高50例为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分析。结果墓碑形老年组100%合并有基础疾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心梗后心绞痛、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心电图ST段抬高及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振幅明显高于墓碑形非老年组;而墓碑形组的以上各项临床及心电图指标亦明显高于其他形态组;且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亦是墓碑形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墓碑形ST段抬高是AMI近期预后险恶的独立指标,尤以老年墓碑形ST段抬高者为甚,提示对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 陈青萍黄学成邓梓谦张凤玲黄宁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人
- 心电图R_(aVL)+S_(aVR)+S_(v3)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价值
- 2009年
- 陈青萍黄学成袁智萍李少春刘宇田黄宁邓梓谦张凤玲
- 关键词:心电图左心室肥大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肺疾病
- 浅谈心电学诊断科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的提高被引量:1
- 2009年
- 陈青萍邓梓谦张凤玲黄宁
- 关键词:带教质量心电图学在校期间感性认知
- 平板运动试验致R波电压降低及T波增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过程中引起R波电压降低(R波低)或T波增高(T波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分析30例在TET中出现R波低或T波高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结果:20例在TET中出现R波低,同时伴ST段水平压低(≥1mm,持续2min以上)4例,出现在V4~6导联16例,Ⅱ、Ⅲ、aVF导联4例;10例在试验中出现T波高,同时伴ST段压低2例,出现在V2~4导联8例,Ⅱ、Ⅲ、aVF导联2例;运动中发生心绞痛5例;30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病变20例,回旋支4例,右冠脉2例,左前降支加右冠脉4例。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30例,支架置入术26例。结论:TET诱发R波低或T波高是判断冠脉病变的可靠阳性指标。
- 陈青萍黄学成张凤玲邓梓谦黄宁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