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佑玲
- 作品数:48 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族际交流与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变迁——以双凤村土家语言的使用现状及其演变为例被引量:11
- 2001年
-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材料 ,从共时的角度描述双凤村土家语的使用现状 ,从历时的角度阐述其演变及其发展的趋势 ,并分析了双凤村土家族语言转用的原因 。
- 邓佑玲
- 关键词:土家语语言演变语言使用语言学
- 宏大主题的美学化实践方式
- 2016年
-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艺术种类多样,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盛宴,也是充满视听觉张力、充盈身心情感的审美盛宴,更是艺术的社会审美调节机制的强力释放。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生活,经过复杂的精神再生产,又回到社会生活之中,从而进入社会的自控系统,参与维持社会的动态平衡。在一定层面上,艺术主要是通过改善人的情感状态实现人类社会的稳态发展,提高人类自身和社会的有序化程度。从美学上来看,
- 邓佑玲
- 关键词:美学化情感状态艺术种类审美效应美感效应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生活:多学科对话被引量:3
- 2016年
- 2013年1月24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生活调查与研究项目论证会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推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生活调查与研究,促进国内各高校互相联合与交流,为民族文学生活的理论提升与规划提出设想。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杂志主编汤晓青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俐俐教授、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新建教授、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系博士生导师汪立珍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林继富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钟进文主持。本文是会议记录的整理稿。
- 钟进文徐新建汤晓青刘俐俐邓佑玲张涛汪立珍林继富王军林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博士生导师
- 中国舞蹈精神的探索——从戴爱莲的“边疆舞”实践谈起被引量:6
- 2020年
- 决定中国舞蹈根本属性的是舞蹈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审美。中国舞蹈的核心精神有如以太一样弥漫在中国舞蹈的身体训练体系、教育教材体系、表演体系、创作体系、作品以及作品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等一切舞蹈观念、舞蹈语言、舞蹈行为当中。以戴爱莲为代表的舞蹈人在追寻中国舞蹈文化之根的过程中,以采风为基础,以身体摹写和身体的创造性活动,编排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实现了从乡间牧区到都市剧场的场域转化,拓宽了各民族舞蹈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舞蹈历史和舞蹈研究的内涵,激活了舞蹈激励、感召、慰藉人心的革命价值和审美价值。
- 邓佑玲黄际影
- 舞蹈影像志初探被引量:3
- 2021年
- 舞蹈诞生于人类伊始,古人很早便开始用符号、图像、文字记录身体的形态。21世纪,随着影音设备的普及,镜头因其能完整捕捉动态的身体和场景成为书写舞蹈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民族舞蹈传承人影像志研究"项目赴青海玉树调研、拍摄和影片制作过程为基础,探索总结舞蹈影像志的概念、范畴、意义、方法和实践经验。舞蹈影像志是用影音技术纪录并展示舞蹈形态和文化的研究性文本,在舞蹈学和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发展的背景下,舞蹈影像志以镜头的方式探索和书写田野中的舞蹈文化,既是舞蹈人类学(Dance Anthropology)或民族舞蹈学(Ethnodancology)的研究成果,又可作为舞蹈学研究的新方法。
- 李念霖邓佑玲
- 关键词:舞蹈影像传承人
- 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40年被引量:4
- 2018年
-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逐步恢复发展。1978年10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1954年建校的北京舞蹈学校由中专改制为大学,北京舞蹈学校更名为北京舞蹈学院,并以此为标志,正式开启了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新篇章。中国舞蹈高等教育不仅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 邓佑玲
-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中国舞蹈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
- 社会转型时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价值与功能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变革时代,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物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经济上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问题及隐含其中的高能耗、低技术、低附加值等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问题;二是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日益物质化、功利化、金钱化,造成人性的单向度发展、人性异化的问题。在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氛围中,国民的人文价值观、文化精神家园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思和重建。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中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可为后工业社会中人性的恢复和心灵的救赎提供资源和回望的精神家园。社会转型呼唤文化转型,民族复兴需要文化上的复兴,以便使国民在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氛围中不断摆脱金钱与物的奴役,恢复情感、审美等非功利的、非物质的人性价值,构建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家园。
- 邓佑玲
- 关键词:社会转型少数民族艺术价值
- 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1978年10月,国务院批准北京舞蹈学校由中专改制为大学,即改名为北京舞蹈学院,从此正式开启了新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历史。三十多年来,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舞蹈教育体系。其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起步(1978—1992)、酝酿发展(1993—1997)以及迅速发展(1998—2011)三个时期。在国家经济结构、文化事业发展进入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回望舞蹈高等教育这三个时期的发展历史,有利于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在未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特别是在适应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方面找准定位,内涵式发展。
- 邓佑玲杨阳
- 关键词:舞蹈高等教育历史发展
- 语言濒危的原因及其复兴运动的方向——以琉球语为例被引量:2
- 2006年
- 语言复兴运动(language revitalization)是一种在族群集团意识觉醒背景下开展的以复活、扩大少数人使用的语言为目标的语言实践运动。由于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教育和禁止使用琉球语、实行佩挂“方言牌”的惩罚制度、强制推广标准日语以及美军异化统治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王国时期曾广为使用的琉球语(冲绳语)现已面临濒危处境。琉球语的语言复兴运动分为最初岛人的反抗和学者的呼吁、中期岛人文化意识和语言意识的觉醒与复苏、至20世纪90年代复兴运动全面展开几个阶段。琉球语的复兴运动及琉球语能否得到继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冲绳人对于冲绳县和日本国之间关系的认同。
- 邓佑玲
- 关键词:濒危语言琉球语复兴运动国家认同
- 冬奥推动“国潮”走向世界被引量:1
- 2022年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从大写意“冬梦”会徽,到雪游龙、雪如意、雪飞燕、冰丝带等场馆设计与命名,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立春、雪花、不点火之点燃火炬环节设计,到闭幕式折柳送别等场景表演,都高妙地化用了中国传统诗歌、节令文化、迎来送往的待人接物伦理、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合”友善之邦传统,冬奥会将国风、国潮推向世界。
- 邓佑玲
- 关键词:中国传统诗歌二十四节气大写意冬奥会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