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波
- 作品数:65 被引量:29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CRISPR/Cas蛋白的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利用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免疫原理及Cas12a酶的特点构建一种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VP)的方法,实现对病原菌准确快速的检测和识别。方法本研究通过制备纯化Cas12a蛋白,筛选构建VP的g RNA,建立CRISPR-VP荧光检测系统,根据最终荧光扩增曲线判定CRISPR-VP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在CRISPR-VP检测方法中只在VP的序列存在时才会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基于CRISPR/Cas蛋白的VP的检测方法,为后续简易检测试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 王群李哲赵林王紫鉴赵宏群阚飙逄波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分子检测
- 脉冲场凝胶电泳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方法用于霍乱弧菌分子分型能力的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两种方法对霍乱弧菌的分型能力。方法应用PFGE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分析254株O1群和37株O139群霍乱弧菌,比较两种方法的分型力、分辨力和对暴发菌株的分析能力。结果 PFGE将254株O1群和37株O139菌株分别分为211和21个型别,分型D值分别为0.9952和0.9339;自动化核糖体分型将同样的菌株分为101和10个型别,分型D值分别为0.9075和0.8033。PFGE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均可以区分O1群霍乱的暴发相关和不相关菌株。PFGE能够将不同起O139暴发来源的菌株分开,同时将相同暴发来源的菌株分为相同的型别;自动化核糖体分型不能完全区分不同起O139暴发来源的菌株,也不能将同起O139霍乱暴发来源的菌株分为相同的型别。结论在霍乱弧菌分型方面,PFGE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方法均具有相同的分型力,但PFGE具有更高的分辨力和更好的暴发菌株分析能力。自动化核糖体分型方法在霍乱暴发调查中具有局限性,更适合用于菌株鉴定。
- 周海健张力韩辉刁保卫逄波章丽娟阚飙
-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霍乱弧菌
- 2株不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感染症一例
- 2003年
- 王树坤山德生罗曼玲逄波景怀琦
- 关键词:志贺毒素感染症
-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副溶血弧菌O3:K6血清型耐药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对分离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77株O3∶K6血清型副溶血弧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及其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对2002-2016年分离自上海市、深圳市、江苏省、浙江省的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和trh基因进行PCR扩增检测,并用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 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和trh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94.81%和1.30%。受试菌株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异恶唑、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7.79%、18.18%、31.17%、49.35%、54.55%,其中对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4.42%、36.36%、32.47%;对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6.10%、87.01%、81.82%、97.40%、93.51%;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多西环素、氯霉素均敏感。本研究中共分离到11株多药耐药菌株,全部为致病株,多药耐药率高达14.29%。结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离的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携带率较高,trh携带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差,对其他临床常用抗生素比较敏感,同时存在多药耐药现象。
- 陈美玲卢昕赵林李杰阚飙逄波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耐药
- 副溶血弧菌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被引量:11
- 2018年
-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其引起的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水产养殖业和临床上抗生素使用不规范,会直接导致或加剧副溶血弧菌耐药。一方面,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临床治疗副溶血弧菌感染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耐药菌中的可移动遗传元件可以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产生更大的威胁。本文主要概述了副溶血弧菌的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相应的耐药检测方法,为副溶血弧菌耐药产生、传播及控制提供参考。
- 陈美玲逄波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耐药
- 血流感染O139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及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1株从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的耐药性及基因组特征。方法使用肉汤稀释法和全自动药敏分析仪测定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使用二代基因测序和纳米孔测序获得菌株的完整基因组序列,使用BLAST在线比对与CARD、Resfinder、ISfinder、VFDB等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明确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插入序列和毒力基因等,使用MEGA 5.1软件构建基于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系统发生树。结果霍乱弧菌SH400为O139群产霍乱毒素的菌株,携带了多个毒力相关基因和4个毒力岛。该菌株对链霉素、四环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并携带了相应的耐药基因。该菌株携带了大小为172914 bp并且含有10种耐药基因的IncA/C型质粒。结合基因组进化关系发现,菌株间携带耐药基因和耐药质粒的情况呈现出一定聚集性。菌株SH400的传统ST型为ST69,cgMLST型为与cgST-252高度相似的新型别。结论该株O139群霍乱弧菌携带ctxAB毒力基因、多种耐药基因和IncA/C型质粒,且存在多重耐药岛。
- 李杨逄波杜小莉胡锦瑞李臻鹏陈延莹王玥崔志刚周海健阚飙
- 关键词:血流感染耐药性基因组耐药质粒
- PulseNetChina数据库在安徽省4起霍乱疫情溯源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PulseNetChina数据库对安徽省2012年4起霍乱疫情进行溯源分析。方法应用PCR扩增霍乱弧菌CT和TCP毒力基因,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分型,使用BioNumericsV4.0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与PulseNetChina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16株菌经PCR扩增,CT和TCP基因均出现目的条带。菌株经NotI和踊I酶切,PFGE聚类分析显示,13株菌的同源性〉98%。其中2株菌与PulseNetChina数据库中湖南、四川、浙江、上海、湖北5省(市)同年霍乱疫情菌株同源性达100%。结论安徽省2012年4起霍乱疫情均源自食用霍乱弧菌感染甲鱼。PulseNetChina数据库能有效、快速地对霍乱疫情溯源和预警。
- 胡守奎郑田利胡万富王建军李伟崔志刚周海健逄波阚飙
- 关键词:霍乱
- 徐州市2000年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调查被引量:53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徐州市丰县和铜山县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 7∶H7引起的出血性结肠炎 (HC)在腹泻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 ,以及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 使用EHECO15 7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筛选粪便标本 ,阳性者使用免疫磁珠方法分离病原菌。对经过细菌学证实的EHECO15 7∶H7引起的HC患者 ,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和生化检验指标分析。结果 2 0 0 0年 5月份 ,丰县由EHECO15 7∶H7引起的HC占腹泻病患者 0 .98% ,6月份铜山县的HC患者占腹泻病患者5 .89%。在出现腹泻病症状的同时 ,18.5 %患者的肾功能已经出现异常 ,表现为尿蛋白、血清肌苷或血尿素氮等指标的升高。在 2 7例HC患者中 ,有 14和 13例分别分离到不产生志贺毒素和产生志贺毒素的EHECO15 7∶H7菌株。根据分离菌株是否产生志贺毒素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尿蛋白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 4 / 13和 1/ 14 ,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比例分别为 6 / 13和 3/ 14。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提示分离到产生志贺毒素的EHECO15 7∶H7菌株的患者 ,发生肾功能异常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此次调查证实了EHECO15 7∶H7感染所引起的HC在整个腹泻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感染产生志贺毒素EHECO15 7∶H7菌株的患者 ,发生肾功能异常的可能性要比不产生志贺?
- 李洪卫景怀琦逄波赵广法杨晋川徐建国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志贺毒素
- 我国部分产生志贺毒素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型被引量:2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地区产生志贺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 7∶H7菌株的分布、流行以及分型情况。方法 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GE)方法进行分型 ,辅以药物敏感性试验对 5 1株产生志贺毒素的EHECO15 7∶H7菌株进行研究。结果 根据细菌染色体DNA的XbaI酶切图谱 ,可将从江苏省徐州市等地分离的 5 1株产生志贺毒素的EHECO15 7∶H7菌株分成 8个PFGE型别 (PFGE1~PFGE8) ,宁夏菌株为PFGE1型和 2型 ,徐州菌株有 6个PFGE型。 1986~ 1988年的分离菌株属于PFGE7型 ,1999、2 0 0 0年病人分离株的优势型别分别是PFGE5型与 3型。 1999年爆发性流行期间从患者分离的 5株菌属于PFGE 5型 ,从家畜家禽的粪便、食品、蔬菜等标本分离的 19株菌 ,可以分为PFGE3~ 6等 4个型别 ,其中 ,PFGE5型占优势 (10株菌 )。结论 爆发性流行的发生与携带病原菌的家畜家禽粪便污染的食品、蔬菜等有关 ,从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EHECO15
- 逄波景怀琦郑翰孙晖赵爱兰徐建国
- 关键词:志贺毒素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脉冲电场凝胶电泳腹泻
- 对流行地区的E.coli O157∶H7病原学分析及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对流行地区O15 7∶H7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PCR方法对O15 7∶H7菌株毒力基因谱检测比较 ,同时用PFGE和RAPD方法对O15 7∶H7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 流行地区分离的O15 7∶H7菌株 ,10 0 %携带Hly、eaeA基因 ,95 35 %携带SLT2 基因 ,11 6 3%携带SLT1基因。PFGE图谱表明流行地区分离的O15 7∶H7菌株与日本分离的O15 7∶H7菌株有明显差异 ,为不相关菌株 ;与国内标准菌株 882 36 4为近似型 (相似 ,但不相同 )。流行地区病人分离菌株与外环境家畜家禽类便及昆虫肠道分离菌株的PFGE图谱完全相同。结论 携带O15 7∶H7菌株的家畜家禽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传染源。PFGE用于O15 7∶H7病原学分析 ,对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但不适宜基层。RAPD方法用于O15 7∶H7病原学分析 ,技术简便、省时。
- 杨晋川景怀琦万马权太淑逄波李洪卫赵广法徐建国
- 关键词:脉冲凝胶电泳志贺样毒素O157:H7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