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远

作品数:84 被引量:47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红外与低温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电子电信
  • 15篇机械工程
  • 15篇理学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军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6篇红外
  • 17篇红外辐射
  • 10篇激光
  • 10篇溅射
  • 10篇二氧化钒
  • 10篇磁控
  • 10篇磁控溅射
  • 9篇氧化钒薄膜
  • 9篇VO
  • 9篇VO2薄膜
  • 7篇相变
  • 6篇氧化钒
  • 6篇直流磁控
  • 6篇直流磁控溅射
  • 5篇相变特性
  • 5篇消光
  • 5篇消光系数
  • 5篇发射率
  • 5篇仿真
  • 5篇VO2

机构

  • 50篇解放军电子工...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9篇电子工程学院
  • 6篇安徽省红外与...
  • 5篇国防科技大学
  • 3篇安徽建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天测控...

作者

  • 84篇路远
  • 44篇凌永顺
  • 22篇乔亚
  • 13篇吴丹
  • 13篇冯云松
  • 8篇李玉波
  • 8篇徐凯
  • 7篇杨星
  • 7篇马超杰
  • 7篇金伟
  • 6篇宋福印
  • 6篇唐聪
  • 5篇李玉波
  • 5篇张鹏
  • 4篇侯德鹏
  • 4篇时家明
  • 3篇李晓霞
  • 3篇吴晓迪
  • 3篇陈杰
  • 3篇杨华

传媒

  • 11篇红外技术
  • 11篇激光与红外
  • 10篇红外与激光工...
  • 4篇发光学报
  • 4篇半导体光电
  • 3篇光学精密工程
  • 3篇航天电子对抗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光电技术应用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光电子技术与...
  • 2篇材料导报
  • 2篇现代防御技术
  • 2篇飞航导弹
  • 2篇压电与声光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光学技术
  • 1篇中国激光
  • 1篇红外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外加热激励源的中红外激光辐照VO_2薄膜温升研究
2017年
VO_2薄膜在中红外激光防护领域有着重要意义。为研究中红外激光辐照VO_2薄膜的温升累积效应及克服中红外激光器功率过小的困难,设计了一种外加热激励源的实验方法。首先利用ANSYS软件对中红外纳秒脉冲激光在不同激励源温度和不同功率密度下辐照VO_2薄膜的温升累积进行仿真,并做了实际验证。研究发现,随着外加激励温度的升高,可在一定时间(100s)内达到VO_2相变温度的激光功率密度逐渐减小,通过增加功率密度,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相变所需的激励源温度。两者均提高了VO_2薄膜的温升速率。然后在激励源温度为40℃、中红外激光功率密度为1 W/mm^2的条件下研究了中红外纳秒脉冲激光参数对VO_2薄膜的温升累积效应,结果表明,增加激光脉宽、增加重频或光斑半径均能有效增加VO_2薄膜的温升速率。
侯典心路远刘志伟胡杰
关键词:VO2薄膜
斜程红外辐射大气透射率的简易计算被引量:15
2007年
简述了计算红外辐射大气中透射比常用的方法,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大气中水汽(H2O)、CO2的光谱吸收系数,给出了水汽吸收系数与温度、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计算高空红外辐射透射比的方法。对于斜程的透射比,将路程按照一定的精度分成小段,各小段透射比相乘可以得到总的透射比,根据高度、压强、透射比之间的关系,通过推导得到了计算斜程红外辐射透射比的简易公式,可以简化斜程透射率的计算。本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路远
关键词:红外辐射
地面目标红外辐射及防护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本文从红外辐射的最基本理论出发,研究了地面目标的红外辐射及影响地面目标红外辐射的因素。通过对红外辐射的大气传输的研究,得到了红外系统的作用距离公式,举例计算了红外系统探测距离与目标温度、大气消光系数等一些典型参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地面目标红外防护的方法。
路远凌永顺李玉波
关键词:红外辐射大气传输消光系数防护方法
飞行器尾焰红外辐射及其被动测距被引量:7
2013年
旨在研究利用飞行器的尾焰辐射对飞行器进行被动测距。导弹和飞机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是飞机在波段的主要红外辐射源。建模计算了矩形喷管尾焰红外辐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不管观察方向如何,尾焰红外辐射强度色比是相同的。当辐射强度色比在大气中传输时,因为吸收和散射而被衰减,不同波长上红外辐射衰减幅度不同,辐射强度色比随着传输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色比包含了目标的距离信息。推导了目标尾焰色比与尾焰温度、辐射传输距离、大气消光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尾焰色比与尾焰温度的关系,推导出了红外三色比距离方程组,选取4.5、4.6、4.7 三个波长对三色被动测距进行了研究。利用测距方程组画出了测距图。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对尾焰进行三色测距。
路远冯云松凌永顺乔亚
关键词:被动测距尾焰红外辐射大气衰减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蒸气红外透过率仿真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在计算大气透过率方法中利用经验公式误差大和专业软件复杂低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正则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水蒸气红外透过率的计算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拟合特点,建立大气参数与水蒸气透过率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实测温度、压强和湿度作为输入向量,中红外平均水蒸气透过率作为输出,构建3-7-1式的BP神经网络。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大气参数下,与逐线积分法相比,本文方法在运算过程大幅简化的同时相对误差很小;与经验公式法相比,本文方法对透过率的计算精度大幅提升。
宋福印路远凌永顺杨星乔亚陈杰刘懿
关键词:水蒸气红外透过率BP神经网络仿真
卫星信息对抗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卫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的作用,总结了利用公开信息、光学跟踪系统、雷达跟踪系统、无源定位等对卫星进行搜索、监视的方法。对电子侦察卫星、成像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通信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等卫星的干扰方法进行了探讨。讨论了激光、粒子束武器等定向能武器对卫星的硬杀伤。
路远李玉波凌永顺杨丽
关键词:卫星信息对抗电子对抗定向能武器
退火对不同基底上氧化钒薄膜电阻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分别在普通玻璃与硅片上制备了氧化钒薄膜,在大气及真空氛围下分别对样品采取了退火处理,测量了退火前后薄膜的电阻,结合样品的XRD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普通玻璃和硅片上均得到了V2O5薄膜。经过大气氛围退火处理后,薄膜的结晶度明显增强,硅片上薄膜的电阻明显变小,而玻璃基底上的薄膜电阻变化则不明显。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Si片上薄膜电阻变化范围为56~0.54MΩ。而经过真空退火处理的薄膜其电阻均发生改变,升温过程中,玻璃基底与Si片上薄膜的电阻变化范围分别为52~16MΩ、4.3~0.46MΩ,说明经过退火后硅片上沉积的薄膜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
张鹏路远乔亚
关键词:直流磁控溅射氧化钒薄膜退火
磁控溅射氧化钒相变薄膜的电阻温度特性测量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MS500-B超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机,分别采用氧化法和还原法在普通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二氧化钒(VOz)相变薄膜;并在20-80℃内往复变化时,利用XMT-100数字精密温度计和SX1934数字四探针测试仪测量两类样品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两类样品均具有热敏相变特性;氧化法制备薄膜的电阻为9.96~0.06kΩ,相变温度约为30℃;还原法制备薄膜的电阻为80.3~7.4kΩ,相变温度约为52℃。
乔亚俞红兵齐博蕾路远凌永顺
关键词:直流磁控溅射退火
毫米波制导武器及其防护被引量:14
2004年
介绍了毫米波制导武器的特点以及国外已经装备或正在研制的毫米波制导武器。基于毫米波辐射及传输特点,讨论了对毫米波制导武器进行防护的方法。
路远凌永顺冯云松
关键词:传输特性
红外三色被动测距被引量:5
2012年
由于目标的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时其不同波长的辐射强度比值会随着传输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故波长的辐射强度比包含了目标的距离信息。基于上述原理,本文研究了利用比色方法依据空中目标的红外辐射对其进行测距的方法。推导了目标辐射强度色比与目标温度、辐射传输距离、大气消光系数之间的关系。在大气消光系数相对固定时,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辐射强度比值对目标进行了测距,推导出了红外三色比距离方程。根据大气辐射传输衰减计算模型,选择8.5、9.0、9.5μm 3个波长作为色比波长,2km处300K黑体作为被测目标,画出了色比测距图。分析显示,图上作业得到的目标距离和温度与实际目标的距离和温度基本相符。另外,利用本方法通过一次测量即可获得目标的距离和温度。
路远冯云松凌永顺乔亚
关键词:红外测距被动测距比色法大气衰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