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文

作品数:56 被引量:45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报酬
  • 13篇劳动报酬
  • 11篇收入分配
  • 7篇人口
  • 7篇收入差距
  • 7篇就业
  • 7篇城乡
  • 6篇劳动报酬份额
  • 6篇份额
  • 5篇要素生产率
  • 5篇生产率
  • 5篇全要素生产率
  • 5篇经济增长
  • 4篇农民
  • 4篇居民收入增长
  • 4篇可支配收入
  • 3篇虚拟经济
  • 3篇农民工
  • 3篇农业
  • 3篇民工

机构

  • 5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2篇赵文
  • 23篇张车伟
  • 7篇程杰
  • 1篇张展新
  • 1篇钟甫宁
  • 1篇耿献辉
  • 1篇左停
  • 1篇王德文
  • 1篇吴国宝
  • 1篇王蕾

传媒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劳动经济研究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经济学动态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现代金融
  • 2篇中国发展观察
  • 2篇中国人口年鉴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经济研究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贸易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破解农业生产激励下降困局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向着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增长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要素投入。尤其是2000年以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增产的贡献开始超过全部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对增产贡献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变,那么农业劳动逐渐退出农业并不会影响农业的产出。
张车伟赵文
关键词:农业生产方式破解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科技投入技术进步农业增长
如何实现居民收入增长?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且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这使得实现到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成为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在分析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梳理了居民收入增长的特征,探讨了制约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目标需要守住经济增长的底线,提高劳动报酬收入,健全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同时还要改革资本市场,畅通资本收益转化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通道。
张车伟赵文
关键词:经济增长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变化与工资调整——“十二五”回顾和“十三五”展望被引量:1
2016年
"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发掘殆尽,工资上涨压力增大,劳动力供给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原因,就业雇员化带来了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报酬份额提高,但这并未带来劳动报酬份额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未来面对工资上涨的压力,要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依靠市场调节工资水平;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推行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慎重使用最低工资制度。
赵文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劳动力市场工资增长
数字经济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2024年
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在测算省级收入不平等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增加了城乡收入不平等程度,存在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数字鸿沟”。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鸿沟”效应主要是由于城乡教育和就业机会差距扩大以及城镇化水平的不均等所导致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低收入地区更显著,且在2016年后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变得更为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这种负向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还会扩大相邻地区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基于此,提出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积极促进劳动者数字技能提升与维护数字时代良好市场秩序的建议,以期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红利”发挥协调城乡发展的作用。
赵文张芳汀
关键词:数字经济收入分配城乡收入差距数字鸿沟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效率损失:分解与影响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本文测算了我国1998-2017年间由要素市场扭曲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将总体损失分别分解为省内与省际要素市场扭曲、各类要素市场扭曲。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当要素配置达到效率最优水平时,总体经济效率平均将提升88.12%。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呈现出先下降,至金融危机后显著加重的趋势,这种逆转趋势主要归因于省际劳动与土地要素错配程度的增加,省内要素市场错配造成的扭曲效应则保持相当稳定。从具体要素市场来看,改善资本、劳动、土地配置分别可使经济效率平均提升9.93%、16.55%、15.55%。短期内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削弱市场垄断势力是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重要渠道;长期策略中,增加地区建设投资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耿献辉伍茜蓉赵文
关键词:经济效率
人口转变后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被引量:5
2021年
本文引入人口抚养比和劳动就业率变量,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中国人口转变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路径,并通过另外11个经过了人口转变的经济体的经验加以佐证。经验表明,人口抚养比的提高与二元结构的终结的确会降低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但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劳动力配置仍然大有空间,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将为广义生产率带来配置效率,这一贡献远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传统要素的贡献。所以,人口转变后,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和人口抚养比提高同时发生,失去了人口红利和二元结构的光环,但劳动生产率仍将可以依靠其他经济体无可比拟的人口规模优势带来的要素重新配置的空间托高稳态增长率,缩小与世界前沿生产率的差距。
赵文
关键词:人口转变劳动生产率人口抚养比
功能性分配与规模性分配的内在逻辑——收入分配问题的国际经验与借鉴被引量:6
2017年
现代意义上的收入分配问题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而产生的,其演变过程经历了收入差距从扩大到缩小再到扩大的阶段。在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古典经济阶段,资本稀缺、劳动廉价导致收入分配格局被资本所主导,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入新古典经济阶段后,资本边际报酬出现递减,劳动相对稀缺,收入分配格局被资本和劳动的博弈所主导,其结果是,劳动报酬份额提高、收入差距开始缩小。然而,197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金融化程度的加深,资本主导收入分配的作用再次放大,同时劳动阶层内部分化,从而导致收入差距再度扩大。观察世界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长期演变历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把握收入分配变化的内在逻辑:生产方式决定了分配方式,功能性分配与规模性分配变化具有内在一致性。
张车伟赵文
统计方法对估计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重新测算被引量:4
2013年
目前对农业转移人口收入的统计,主要采取的是流出地方法,这容易导致统计项目遗漏和低估,结果是部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低估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的高估。而流入地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个体收入资料,但却普遍存在调查范围偏差的问题。在目前可以获得的调查数据基础上,本文结合两种统计方法测算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农民工和举家外出农民工的收入,重新估计了2001-2009年的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为全面理解流动人口收入调查和劳动力市场在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结果显示,结合使用流出地方法提拱的人口就业结构和流入地方法提供的个体收入资料,能够更为准确的得到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总体情况,为更加合理地判断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新的依据。
赵文张展新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工
平台之上, 劳动何以体面又幸福
2024年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规模不断扩大,新岗位新职业大量涌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这意味着要在发展平台经济的基础上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幸福指数。本期“经纬”栏目,从关注平台劳动者就业质量到为就业者量身设计保障之道,是对这一命题的具体回应。
赵文
关键词:就业者劳动者就业三中全会
重新认识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被引量:6
2011年
农民收入是中国农业政策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政府一直采取积极的措施,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于户籍制度及其改革滞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空间受到抑制,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并没有迎来城乡收入趋同的格局。近年来,"民工荒"的反复出现预示着中国经济进入了刘易斯转折点阶段。通过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以及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对改善收入分配的含义,并指出刘易斯转折点为中国缩小城乡差距创造了有利机会。如果加快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高效农业的发展,那么,就能够建立起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王德文程杰赵文
关键词:农民收入刘易斯转折点收入分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