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彬

作品数:40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HIV-1
  • 17篇病毒
  • 14篇感染者
  • 13篇免疫缺陷
  • 11篇缺陷病
  • 11篇免疫缺陷病
  • 1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0篇人类免疫
  • 10篇人类免疫缺陷
  • 10篇人类免疫缺陷...
  • 10篇耐药
  • 10篇基因
  • 8篇细胞
  • 6篇免疫
  • 6篇艾滋病
  • 5篇蛋白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4篇原发耐药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34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沈阳市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40篇赵彬
  • 33篇尚红
  • 30篇韩晓旭
  • 13篇徐俊杰
  • 12篇张旻
  • 11篇张子宁
  • 10篇代娣
  • 9篇胡清海
  • 9篇安明晖
  • 7篇姜拥军
  • 7篇张慧
  • 6篇楚振兴
  • 6篇王亚男
  • 5篇刘静
  • 4篇耿文清
  • 4篇丁海波
  • 4篇董西华
  • 4篇张晓丽
  • 3篇杨志军
  • 3篇殷丽丽

传媒

  • 8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工程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阳市新诊断HIV感染者整合酶抑制剂原发耐药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明确沈阳市新诊断的HIV-1感染者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s,InIs)耐药株的传播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沈阳市新诊断的HIV感染者80例,扩增血浆病毒RNA的整合酶编码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病毒基因型,以Stanford HIV耐药数据库解读耐药基因突变,计算原发耐药率并分析不同亚型毒株耐药相关自然多态性。结果80例HIV-1感染者中共检出CRF01_AE感染者51例,占63.8%;CRF07_BC感染者14例,占17.5%,B亚型感染者6例,占7.5%;其他不典型重组9例,占11.3%。2例CRF01_AE感染者检出R263K突变,1例B亚型感染者检出E138A突变,总体耐药率为3.8%。CRF01_AE感染者在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50、74、119、153位氨基酸具有多态性,频率分别为5.9%、2.0%、13.7%和4.0%;而CRF07_BC感染者在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50、74、157位上氨基酸具有多态性,频率均为7.1%。结论沈阳市新诊断HIV感染者InIs原发耐药率较低,但部分感染者在HIV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具有氨基酸多态性。需要加强HIV整合酶耐药监测及对我国常见HIV流行株的耐药基因型和表型研究,更好地解读HIV整合酶耐药突变的意义。
黄晓彤孙泽松安明晖赵彬王琳丁海波韩晓旭
关键词:HIV-1整合酶抑制剂原发耐药基因多态性
谷氨酸诱导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TP释放路径的研究
前言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元的营养与保护、诱导神经干细胞再生、免疫调节、参与信号传导、参与疼痛调节机制等中起到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机构和功能联系,通过神经元兴奋释放...
赵彬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广西地区HIV合并结核感染及其他因素对HIV复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分析合并结核( tuberculosis,TB)感染及其他因素对广西地区HIV感染者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 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间在广西招募到未接受抗病毒治疗、CD4+T细胞数<350个/μl的HIV/TB感染者61例,单纯HIV感染者34例.收集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信息,测定HIV病毒载量.结果 HIV/TB双重感染者与单纯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05±0.93) lg拷贝/ml vs (5.06±0.76) lg拷贝/ml,P=0.9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F01_AE亚型较其他亚型HIV感染者血浆病毒复制水平高,OR=8.07 (95%CI 1.07~61.20,P=0.04).年龄、感染途径、CD4+T细胞数,是否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及TB临床类型对病毒复制水平的影响均不明显.结论 广西地区CD4+T细胞数较低的HIV感染者中,合并结核感染对病毒复制影响不明显;CRF01_AE亚型HIV-1病毒复制水平较高,在监测和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关注.
韩晓旭安明晖徐俊杰成诗明周林赖钰基刘飞鹰张慧赵彬杨志军尚红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结核分枝杆菌病毒载量
中国HIV-1 B'亚型毒株nef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疾病进展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研究我国北方地区B'亚型HIV-1感染者病毒基因组中nef基因多态性、重要功能区的保守程度,探索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HIV-1 B'亚型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TNP)30例,典型进展者(TP)42例,从全血标本中提取全前病毒DNA,经nested-PCR扩增nef基因全长,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对测得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和氨基酸变异分析,并计算比较LTNP组与TP的HIV/AIDS组氨基酸突变位置和频率的差异.结果 nef氨基酸序列长度可变区R21K/E/H/I/Q取代,TP组突变频率(59.52%)低于LTNP组(93.33%,P〈0.005,OR=0.11).功能区外S15R/K/N取代,TP组突变频率(64.29%)高于LTNP组(33.33%,P〈0.01,OR=3.60);K39R/E/N取代,TP组突变频率高于LTNP组(P〈0.005).其他功能区内有少数序列发生变异,但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未发现中国北方地区HIV-1 B'亚型nef基因与疾病长期不进展相关联的明显缺失或缺陷,但nef基因序列长度可变区R21位K/E/H/I/Q取代R可能与疾病缓慢进展有关,S15R/K/N取代、K39R/E/N取代可能与疾病进展相关.nfe氨基酸序列的重要功能区较为保守.
董西华韩晓旭代娣赵彬张晓丽尚红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NEF基因多态性
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TP)和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mgressors,LTNP)HLA-B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的研究,探讨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吉林、辽宁、新疆、云南五省收集356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样,其中289例典型进展者和67例长期不进展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其HLA-B等位基因特异性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他们的等位基因纯合子情况及Bw4/Bw6血清型,比较二组差异。结果:发现4个HLA-B等位基因位点在中国HIV-1感染人群中的表达频率较高,分别是HLA-B^*13(TP:11.8%;LTNP:15.7%)、HLA-B^*15(TP:17.3%;LTNP:8.2%)、HLA-B^*40(TP:12.5%;LTNP:17.9%)、HIA-B^*51(TP:9%;LTNP:10.4%)。其中长期不进展组HLA-B^*67的等位基因频率为4.5%,典型进展组HLA-B^*67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2,OR=0.26,95%CI=0.08-0.89)。典型进展组的B^*15的等位基因频率(17.3%)显著高于长期不进展组(8.2%)(P=0.009,OR=2.34,95%CI=1.18~4.76)。结论:HLA-B^*67等位基因可能与延缓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HLA-B^*15等位基因可能与加速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
赵彬韩晓旭代娣董西华张旻张子宁施万英尚红
关键词:HIV-1多态性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74例艾滋病初治患者三年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观察我国AIDS初治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为规范HAART提供依据.方法 对74例初治AIDS患者给予HAART并进行定期随访,分析随访3年来的疗效、毒副反应及耐药情况.结果 74例患者男46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岁.治疗前HIV病毒载量为(2.2±2.0)×105拷贝/ml,CD4+T淋巴细胞计数(62±71)个/μl;接受HAART后3、6、12、18、24、30、36个月,HIV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的百分率分别为:71.6%、83.8%、75.7%、77.0%、82.4%、81.1%、79.7%;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67±105)、(177±129)、(238±137)、(290±158)、(304±191)、(331±175)、(352±202)个/μl;各观察时段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幅度不同,以0~3个月时明显,显著高于其余时段的改变(P<0.01).74例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52例(70.3%),血脂升高52例(70.3%),骨髓造血功能抑制33例(44.6%),外周神经炎32例(43.2%),外周脂肪萎缩26例(35.1%).9例患者出现临床耐药并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结论 我国AIDS初治患者接受HAART后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效果好,临床耐药较低,但毒副反应较大.
陈谐捷唐小平蔡卫平张坚生陈劲峰刘启材钟活麟何浩岚李凌华赵彬尚红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IV感染者β2微球蛋白及其他临床免疫指标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AIDS是由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也无有效疫苗可预防。白1985年我国发现第1例AIDS患者以来,截至2005年底,我国HIV感染者MDS的报告例数已达106990例,估计实际感染例数已达84万。随着HIV感染者和MDS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已势在必行。因此正确运用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对判断病情、疾病进展程度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中国HIV感染者和MDS患者相关血清学检测指标报道少见。本研究对中国HIV感染者和MDS患者进行了B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以了解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范霞赵彬刁莹莹尚红
关键词:HIV感染者免疫指标AIDS患者免疫缺陷性疾病
男男性接触者HIV/STD感染及性行为调查被引量:26
2008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性传播疾病(HIV/STD)感染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沈阳市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螺旋体;采集尿道、肛门分泌物,检测衣原体及淋球菌。结果共调查231人,采集血样229份。HIV感染率为5.67%,梅毒感染率为28.9%,肛门拭子衣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8%,尿道拭子衣原体检出阳性率为1.8%,肛门、尿道拭子淋球菌检测均为阴性。首次发生同性性行为的最小年龄为10岁。1年中有男性性伴1~5人者有101人,占43.7%;有6~10人者有54人,占23.4%。40.57%的MSM同时与女性性交。与不同性伴(固定、商业、偶遇)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阳市MSM中HIV、梅毒感染率较高,非保护性性交等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HIv/STD在MSM中的流行,并防止其向普通人群传播。
王海龙张旻胡清海丁海波赵彬徐东兵金鑫张晓丽董西华范霞尚红
关键词:性行为梅毒
一种HIV分子传播网络可视化展示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HIV分子传播网络可视化展示系统和方法,包括:用户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待测HIV序列及阈值参数;容器模块,用于存储参考HIV序列、待测HIV序列和用于HIV分子传播网络的生成子模块;计算集群模块,通过调用容器...
康明明赵彬韩晓旭尚红
文献传递
三、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于HIV-1早期感染者的比较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价三代ELISA及四代ELISA对于HIV早期感染血样的灵敏度、窗口期和一致率。方法收集2008至2010年在沈阳市的男男同性恋人群随访中发现HIV抗体阳转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中发现的蛋白印迹试验(WB)确认带型不全患者HIV早期感染者血浆67份,进行三代ELISA、四代ELISA、WB确认试验及HIV-1RNA检测。比较三代ELISA、四代ELISA对阳转期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一致率并动态观察血清阳转过程分析窗口期。三代与四代ELISA试剂灵敏度比较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7份早期HIV-1感染者血清标本中,三代ELISA检出56份阳性,11份阴性,灵敏度83.6%(95%C172.5%-91.5%),四代ELISA检出63份阳性,1份灰区,3份阴性,灵敏度94.0%(95%CI85.4%-98.3%),四代ELISA灵敏度高于三代ELISA(χ^2=16.1,P〈0.01)。三代ELISA与四代ELISA一致率86.6%(95%凹76.0%~93.7%)。三代ELISA阳性者感染时间最早为16d,四代ELISA阳性者感染时间最早为9d。三、四代ELISA窗口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结论四代ELISA对于HIV早期感染标本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三代ELISA,窗口期更短。四代ELISA更适用于高危人群中的HIV早期感染的筛查。
韩晓旭欧阳金鸣孙宏楚振兴徐俊杰安明晖赵彬杨志军尚红
关键词:HIV感染HIV-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