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大奇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放疗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2篇三维适形
  • 2篇三维适形放疗
  • 2篇适形
  • 2篇适形放疗
  • 2篇晚期
  • 1篇电机
  • 1篇心肺功能
  • 1篇医院应急
  • 1篇应急
  • 1篇应急发电机
  • 1篇应急发电机组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支持
  • 1篇营养状况
  • 1篇远处转移

机构

  • 7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威海职业学院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作者

  • 7篇赵大奇
  • 2篇李春英
  • 2篇陈祥明
  • 2篇秦光
  • 2篇郝传国
  • 1篇马金波
  • 1篇李爱君
  • 1篇魏林
  • 1篇杨雪
  • 1篇高丽华
  • 1篇李传伟
  • 1篇周运生
  • 1篇王燕妮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功能性和立体...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1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局部晚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观察
2009年
食管癌确诊时约2/3的患者已处于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放射治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食管癌常规放疗的疗效不明显,5年生存率在8%~10%,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未控及复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技术,它在靶区确定、剂量分布均匀性、
陈祥明赵大奇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三维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化疗综合治疗远处转移局部晚期
康复训练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100例拟行放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组,单号者纳入康复训练组,双号者纳入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行肺癌常规放疗,康复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速度比值(E/A)]和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频率(PR)]。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的(2.11±0.53)、(2.97±0.76)L相比,康复训练组患者FEV1(2.38±0.57)L、FVC(3.28±0.67)L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LVEDD、E/A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的(50.19±4.58)%、(1.21±0.20)、(55.73±4.68)mm相比,康复训练组LVEF(53.52±4.47)%、E/A(1.47±0.15)均明显提升,LVEDD(53.15±3.51)mm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康复训练组6MWD、Borg评分、SpO2、PR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的(375.22±17.23)m、(97.14±0.87)%、(0.87±0.36)分、(87.04±3.57)次/min相比,康复训练组6MWD(387.16±17.08)m、SpO2(98.12±0.85)%均明显提高,Borg评分(0.58±0.35)分、PR(83.02±3.86)次/min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康复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
杨雪杨平平李爱君赵大奇
关键词:康复训练晚期肺癌放疗心肺功能运动耐量
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初次行单纯放疗食管癌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营养组和对照组(n=54)。对照组在放疗期间未进行营养干预,营养组在放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放疗前后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营养组放疗后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63.9±7.9)kg、(122.7±13.2)g/L、(263.4±20.7)g/L、(1.7±0.6)mg/L,与放疗前(65.2±8.1)kg、(124.5±14.6)g/L、(263.1±15.0)g/L、(1.8±0.8)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放疗后分别为(58.4±8.2)kg、(102.2±11.4)g/L、(195.6±19.5)g/L、(1.1±0.5)mg/L,显著低于放疗前(66.0±8.5)kg、(123.9±13.0)g/L、(269.7±20.2)g/L、(1.9±1.0)mg/L(P<0.05)。放疗后营养组前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营养组CD 3+、CD 4+、CD 4+/CD 8+分别为(70.3±3.9)%、(38.3±3.1)%、(25.7±2.2)%、(1.5±0.5)%,与放疗前(73.7±3.7)%、(41.9±2.9)%、(26.4±2.1)%、(1.6±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 3+、CD 4+、CD 4+/CD 8+水平分别为(63.5±5.8)%、(30.3±2.5)%、(27.1±2.5)%、(1.2±0.4)%显著低于放疗前(72.1±4.2)%、(40.8±3.3)%、(26.5±2.3)%、(1.6±0.3)%(P<0.05);放疗后营养组CD 3+、CD 4+、CD 4+/CD 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期间积极给予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赵大奇
关键词:肠内营养食管癌营养状况免疫
T2000-ROT食道癌精确定位系统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分析T2000-ROT食道癌精确定位系统的临床应用情况。材料与方法:采用带有N形标记柱的体部框架,内加真空负压垫。对病人身体进行固定和重复固定,服钡后,以3mm或5mm层厚进行CT断层扫描,将病人图像数据传输到治疗计划工作站,通过CT图像信息以及标记点,计算出肿瘤的三维坐标。根据现有的长方形旋转照射野剂量模型,计算某一照射方案下体模中任意一点的剂量值及横断面上的等剂量分布。利用直线加速器对病人实施治疗。结果:利用该系统治疗40例病人,有效研究病例36例,一年局部控制率为100%。结论:T2000-ROT食道癌精确定位系统,定位精确,能够使高剂量区均匀准确分布于病灶及亚临床灶区,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病人生存质量。
郝传国马金波秦光陈祥明赵大奇周运生
关键词:局部控制率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结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102例,采用抽签法分为3DCRT组和联合组各51例,3DCRT组给予3DCRT,联合组在3DCRT基础上加HIFU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淋巴结大小改变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吗啡用量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的梗阻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大小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淋巴结消退情况好于3DCRT组。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吗啡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吗啡用量均显著减少(P<0.01);联合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3DCRT组(P<0.05),吗啡用量显著少于3DCRT组(P<0.01)。两组患者的梗阻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淋巴结转移癌,3DCRT、HIFU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3DCRT,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李春英魏林赵大奇
关键词:淋巴转移高强度聚焦超声三维适形放疗
X-刀治疗颅脑疾病5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1999年
1997年3月~1998年4月,我院以SIEMENSMevatron12型电子直线加速器,JX-100X刀系统,共完成59例颅脑疾病的X刀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59例,男37例,女22例,年龄9~70岁。垂体瘤6例,丘脑胶质瘤...
郝传国赵大奇秦光高丽华李春英吴俊生
关键词:颅脑疾病X-刀疗效脑肿瘤
医院应急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阐述了采用PLC控制系统对医院应急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的过程,介绍了采用PCL控制的医院应急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过程,改造后的医院应急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灵敏性和可靠性都有了明显提高。
王燕妮赵大奇李传伟
关键词:应急发电机组PLC控制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