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疏源
- 作品数:57 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锦屏普斯罗沟坝址右岸地下水连通试验被引量:12
- 2002年
- 连通试验证明普斯罗沟溪水与 PD0 7、PD47、PD0 1、PD2 9及其邻近泉存在水力联系。地下水涌水点的分布受 T2 - 3z2 ( 4 )层和 NW向张性裂隙带控制。涌水点水的电导率曲线具双峰特征 ,揭示右岸地下水系统具岩溶管道与岩溶裂隙双重并联型特征。右岸坝肩内地下水水力坡度较大 ,且裂隙及岩溶裂隙通道较为发育。普斯罗沟沟水是右岸坝肩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 ,但并非右岸坝肩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源 ,可能还存在其他补给源 ,锦屏山断裂属于区域性的导水带 ,通过该导水带有一定量的地下水从其南侧的解放沟方向越过普斯罗沟潜入了右岸坝肩。
- 李晓胡耀飞贾疏源
- 关键词:电导率地下水系统
- 川南古宋富安井田阳新灰岩岩溶水系及其铀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4
- 1996年
- 在川南古宋煤田富安井田上二叠统龙潭煤系勘探过程中,发现其底板阳新灰岩内深部岩溶发育。文章根据电网络模拟及水化学资料,建立了阳新灰岩的岩溶水系及其结构,并通过岩溶水系铀含量及同位素(234U及238U)组成的研究,进一步为分析分支水系补给区、径流区及排泄。
- 贾疏源冯先智夏先明易运昭何庆福卢义周
- 关键词:灰岩岩溶水铀同位素
- 朗久地热田深部热储初探
- 西藏朗久地热发电站,是在藏滇地热带上继羊八井之后的第二个地热发电站,建站后发现水热资源不足而停产。本组赴现场进行了考察,认为朗久热田仍有开发前景,开发深部热储是朗久电站获得水热资源的根本保证。本文着重介绍深部热储存在的理...
- 朗久考察小组孙世雄贾疏源
- 文献传递
- 沉积作用水文地质期沉积水运移的阶段性
- 1996年
- 根据沉积水所承受的负载种类,把沉积作用水文地质期分为浮水压力阶段、异常压力阶段及压实平衡阶段;讨论了各阶段沉积水的运移特征、沉积物释水过程及孔隙度、透水性的变化特点;
- 徐则民贾疏源姚军辉
- 关键词:油气藏
- 成都沙河水污染特征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通过对沙河不同河段水质分析,基本弄清了沙河水污染特征,即多污染源、较集中分布、水化学异常明显,并对此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沙河水质进行了分类。
- 王能峰刘国贾疏源钟国华于静王永利柳泽文孝
- 关键词:水污染水质
- 北川县通口水电工程区岩溶发育特征探讨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区岩溶形态有溶沟、溶槽、溶斗、落水洞、溶蚀洼地以及大量的溶洞;影响岩溶发育主要因素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地貌。坝址区岩溶具有分带性特点;河床地带有利于岩溶的发育,坝址右岸和左岸岩溶发育存在差异。
- 王永利贾疏源倪师军张成江魏伦武
- 关键词:岩溶
- 华蓥山隧道暴雨涌突水及其对隧道的影响
- 1998年
- 一、前言华蓥山隧道掘进初期,在嘉陵江组及飞仙关组地层段露出了大量充填溶洞和涌水点,隧道的岩溶涌突水问题引起人们注意。1997年11月,笔者赴现场调研,预测隧道西口左洞揭露长兴灰岩时将率先突水。11月7日晨,左洞掘至距长兴灰岩约50米的飞仙关底部发生突水,水流水平射程7米。与此同时,认为岩溶突水将是隧道掘进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 贾疏源姜云张广洋
- 关键词:隧道涌水突水
- 华蓥山隧道暴雨涌突水及其对隧道的影响被引量:12
- 1999年
- 本文根据当前水文地质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即地下水地质作用及地下水系形成演化的分析法,通过华蓥山隧道西口左洞的暴雨突水及有关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探讨了暴雨涌突水系的形成演化,进而分析了该暴雨涌突水系活动的特点,并预测了涌突水对隧道的影响。同时指出,若对现已形成的涌突水系不加研究和合理的治理,或在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暴雨涌突水将成为严重影响隧道工程质量与威胁隧道安全的隐患。
- 贾疏源姜云张广洋
- 关键词:公路隧道涌突水
-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主要产层孔洞的形成及演化被引量:10
- 1996年
- 通过准同生白云岩中石膏斑晶的形成及暴露潮坪环境双层水透镜体古水文模式的建立,合理的解释了中部气田主要产层溶蚀孔洞的成因机理及发育特征,并根据孔洞内充填物的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体划分了溶蚀孔洞的演化期次及其与烃类运聚的配置关系,从而为古岩溶储集层的成藏规律研究开拓了思路。
- 郑聪斌王世录贾疏源
- 关键词:陕甘宁盆地气田溶蚀孔洞矿化
- 多元统计在雅砻江某电站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对雅砻江某电站的水样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水样的八个指标Q型聚类,对地表水及地下水进行了水文地质初步分类,主因子分析反映了与地下水形成作用有关的三个重要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即岩溶作用、黄铁矿的氧化作用以及地下水的溶滤作用。结合多元统计结果以及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系进行了分类。
- 王永利贾疏源张成江于静苏金明
- 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岩溶作用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