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方彬
- 作品数:60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联性探析
- 2016年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贯穿着两条核心线索,一是由“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科学发展,二是改善民生。这两条核心线索相互缠绕、相互贯通,共同串联起《建议》中的各部分内容,使其成为—个有机整体。因此,只有深入解析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内在关联,才能准确把握《建议》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现实要求。
- 贺方彬
- 关键词:改善民生中共中央
- 后危机时代语境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被引量:1
- 2010年
- 从后危机时代语境解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可以获得一种新的更为宏阔的视野,而且更能凸显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特质和深层意蕴,展现其完整图景,具体表征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变化和实践新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基本要义在于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特质是深入时代深处,把握时代逻辑,解答时代问题,创新发展理论,引领时代潮流。
- 贺方彬
-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特质深层意蕴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架构与思想资源
- 2009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首先要确立适当的切入视角,使其与相邻的学科划分出清晰的边界。其次要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建构,凸显它的核心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确认它的二元问题模式,勾勒它的复杂问题领域。并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集纳三类主要的思想资源:规范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与观点、当下马克思主义急需回答的基本现实与理论问题。
- 贺方彬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资源
- 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的结构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十分复杂。包含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版块结构、马克思主义层次结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念结构、马克思主义心性结构、马克思主义发展结构、马克思主义功能与价值结构等等。但是,在这些亚结构中,居于核心...
- 贺方彬
- 关键词:双重向度
- 文献传递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民生价值意蕴被引量:3
- 2016年
- 从民生视阈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整体战略思想,也是现阶段统筹民生发展的具体战略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民生发展指明方向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民生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为民生发展夯实法治基石;全面从严治党为民生发展奠定政治保障。我们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条件。
- 贺方彬
- 关键词:民生小康社会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改善民生被引量:2
- 2017年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深厚的民生价值,改善民生是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当前制约我国民生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增进民生福祉,亟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管理结合起来;把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与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结合起来;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由此提升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贺方彬
- 关键词:民生政府调控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制度
-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 2011年
-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主要表征在对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上。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社会主义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小康和富裕问题,它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它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它既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又是检验社会主义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对于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中国共产党人着重强调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民生之基,改革是基本动力,科学处理关涉民生的各种重要关系是重要路径,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是主要方法。
- 贺方彬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
- 论毛泽东的民生观被引量:2
- 2011年
- 毛泽东虽然没有专题论述民生问题,但是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毕生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解放和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而不懈奋斗,他的民生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中国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和发展的思想理论根基,对于当前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贺方彬
- 关键词:毛泽东民生观
- 试论胡锦涛的民生观被引量:1
- 2011年
- 作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一直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不断为保障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而奋斗。他的民生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当代中国形态,对于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贺方彬
- 关键词:民生观以人为本
- 论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被引量:1
- 2013年
- 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包含既相互区别又紧密关联的两个层面内容,一是怎么样认识社会主义民生,二是怎么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整体框架结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反复证明: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对于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都至关重要。不断向别人、向前人学习,向老祖宗请教,在实践中学习,在破中立,并力求持续优化,进行学理探讨,创立中国特色的民生学等,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途径。
- 贺方彬
-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