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硬化
  • 4篇血栓
  • 4篇免疫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水蛭
  • 3篇水蛭素
  • 3篇重组水蛭素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自身免疫性脑...

机构

  • 12篇川北医学院附...
  • 3篇川北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营山县人民医...

作者

  • 12篇谭强
  • 5篇余巨明
  • 5篇罗家明
  • 4篇郑江华
  • 4篇陈开
  • 3篇王晓明
  • 2篇柯莎
  • 2篇王莉
  • 1篇陈蓉
  • 1篇秦新月
  • 1篇黄敏
  • 1篇蒋国会
  • 1篇刘超
  • 1篇罗家明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四川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水蛭素对小鼠EAE模型脑组织S1P1受体表达的影响
罗家明谭强余巨明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重组水蛭素
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和影像学随访的8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其中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患者19例(IVCT组),未发生滤器相关IVCT患者67例(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变量参数,预测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风险,找出最佳临界值。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制动(OR=0.067,95%CI=0.011~0.411,P=0.004)、术后未规律抗凝(OR=0.104,95%CI=0.017~0.619,P=0.013)和下腔静脉直径(OR=1.466,95%CI=1.095~1.963,P=0.0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分析下腔静脉直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提示其预测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准确度较高。结论术后下肢制动、术后未规律抗凝及下腔静脉直径偏小是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下肢活动、规律抗凝和密切观察下腔静脉直径较小患者,可能有助于减少急性滤器相关IVCT发生。
张富钊李静郑国学康藤耀雍熙陈镜全谭强陈开郑江华
关键词:血栓形成下腔静脉
左下腔静脉畸形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被引量:3
2020年
患者,女,57岁,因"宫颈癌放疗后1月余,突发右下肢肿胀1天"于2019年5月29日住院入血管外科,当时有明显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症状。既往病史:2018年12月行宫颈活检证实:子宫颈腺癌Ⅱb期。入院查体:右下肢皮温及皮肤颜色正常,皮肤张力高,重度凹陷性水肿.
郑国学张富钊谭强陈开
关键词:凹陷性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外科既往病史子宫颈腺癌宫颈活检
重组水蛭素对EAE小鼠脑组织MMP-9表达和NO含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水蛭素(Recombinant hirudin)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4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EAE组运用MOG35-55构建EAE小鼠模型,CFA组由生理盐水代替MOG35-55构建模型,水蛭素组在EAE基础上给予重组水蛭素腹腔注射,CFA组、EAE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HE染色和LBF染色观察炎症及脱髓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MP-9表达,EL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O含量,RT-PCR检测MMP-9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mRNA表达。结果水蛭素组小鼠临床症状、炎症及脱髓鞘程度减轻,与EAE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蛭素组小鼠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和NO含量与EA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水蛭素组小鼠脑组织iNOS mRNA和MMP-9 mRNA表达与EA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水蛭素缓解EAE临床症状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EAE小鼠脑组织中MMP-9和iNOS mRNA表达,从而减少MMP-9和NO含量有关。
罗家明谭强陈蓉蒋国会王莉黄敏刘超王晓明秦新月余巨明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重组水蛭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
红细胞微粒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斑块内微血栓形成、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红细胞微粒特指由红细胞产生的含膜小泡,具有促进凝血、参与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循环的红细胞微粒可能包含潜在的有价值的生物信息,可用于开发心血管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并可以作为治疗使用的载体。因此,认识红细胞微粒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或可为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郑国学谭强郑江华陈开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免疫反应
切开取栓与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疗效比较
2021年
目的比较切开取栓与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缺血(ALL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我科治疗的51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及术后1月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切开取栓组(28例)和杂交手术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后30 d内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再干预率、死亡率、住院时长及日均住院费用。结果切开取栓组手术后30 d内总有效率高于杂交手术组(89.29%vs 78.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手术再干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手术组住院时长及日均住院费用高于切开取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取栓术与杂交手术治疗ALLI均安全有效,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杂交手术费用更高且住院时间更长,应优先推荐切开取栓术。
郑国学康藤耀谭强陈开
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杂交手术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MS)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法取病程5年以上与病程5年内MS患者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分析对比各组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病程5年内MS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颈动脉B超斑块检出率高于健康人群组和疾病对照组,病程5年以上MS组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B超斑块检出率高于病程5年内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患者较其他人群更易患缺血性脑血管病。
罗家明余巨明谭书伟谭强柯莎王莉王晓明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病同型半胱氨酸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近中期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比较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与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检索策略,收集截至2020年3月25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20篇文献均为观察性研究,共1566例患者,其中AngioJet组799例,CDT组7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DT组比较,AngioJet组的术后早期深静脉通畅率更高[MD=11.34,95%CI(6.16,16.51),P<0.0001],Villalta评分[MD=-1.90,95%CI(-2.71,-1.10),P<0.00001]、PTS发生率[OR=0.42,95%CI(0.23,0.77),P=0.005]、Ⅰ级血栓清除率[OR=0.40,95%CI(0.24,0.67),P=0.0005]、相关出血并发症发生率[OR=0.32,95%CI(0.21,0.49),P<0.00001]和住院时间[MD=-2.96,95%CI(-3.69,-2.22),P<0.00001]均较低(短)。结论在近期疗效方面,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后的早期深静脉通畅率较CDT更高、溶栓效果更好、住院时间更短且出血风险更低;在中期疗效方面,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能降低PTS的发生率,同时,其发生PTS的严重程度更低。
谭强陈航陈镜全郑国学郑江华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META分析
调节性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动脉血管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相关免疫机制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种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大量证据表明,Treg的数量变化和功能障碍与As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文章简要阐述Treg在As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介绍了Treg作为一种新型药物治疗靶点在预防和治疗As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提供新思路。
谭强郑国学郑江华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免疫调节
芬戈莫德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无特效治疗方法。芬戈莫德(FTY720)是近年研发的一种能有效治疗复发缓解型MS的新型药物。早前认为抑制淋巴细胞迁移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新近发现芬戈莫德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可能是其治疗MS更为重要的机制。文中就芬戈莫德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谭强罗家明余巨明
关键词:芬戈莫德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