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风雷
- 作品数:2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残喉气管瓣修补下咽食道术后咽瘘
- <正>目的:分析探讨残喉气管瓣修补下咽食道术后咽瘘的发生机理,以助于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推广。方法:对199r7年11月-1999 年9月7例晚期下咽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环后区癌3例,梨状窝内侧壁4例,其中累及食道入...
- 许风雷栾信庸潘新良张立强刘大昱雷大鹏
- 文献传递
- 喉癌患者外周血sIL-2R、单个核细胞HLA-DR和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00年
- 张立强栾信庸潘新良解光许风雷刘大昱雷大鹏
- 关键词:喉癌外周血SIL-2RT细胞亚群
- 通过生长曲线和杀伤曲线评价头孢羟氨苄体外抗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
- 1997年
- 通过生长曲线和杀伤曲线评价头孢羟氨苄体外抗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人体药理学研究已证实口服头孢羟氨苄的血液浓度比其他口服头孢菌素维持时间长。该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抗菌浓度仅为头孢氨苄的一半,约为头孢克洛1/4~1/8,但临床研究表明头孢羟氨苄...
- 许风雷王伟
- 关键词:头孢羟氨苄流感嗜血杆菌
- 头孢羟氨苄与青霉素V钾治疗细菌性咽炎的疗效及耐受性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头孢羟氨苄与青霉素V钾治疗细菌性咽炎的疗效及耐受性研究体外研究显示头孢羟氨苄对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包括凝固酶阳性、凝固酶阴性和产生青霉素酶的菌株)、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克雷白杆菌等均有效。早期应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经胃肠吸收率很低,...
- 许风雷王伟
- 关键词:细菌性咽炎头孢羟氨苄
- 单纯泌尿道感染中头孢羟氨苄和头孢氨苄的临床疗效比较
- 1997年
- 单纯泌尿道感染中头孢羟氨苄和头孢氨苄的临床疗效比较临床前研究表明头孢羟氨苄对许多G+和G-细菌有高效,且具有口服型头孢菌素杀菌和耐青霉素酶的特点,对β内酰胺酶不敏感,且在溶液中十分稳定。人体中进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头孢羟氨苄在血液和尿液中均可长...
- 许风雷王伟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
- 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在颈段气管修复中的应用
- <正>目的:介绍头颈部肿瘤侵犯颈段气管,利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气管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1988年1月至1999年 5月我们用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气管壁缺损8例,其中甲状腺癌3例,喉癌3例,均累及气管前壁,颈段...
- 雷大鹏栾信庸潘新良许风雷张立强刘大昱
- 文献传递
- 头孢羟氨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评价
- 1997年
- 头孢羟氨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评价头孢羟氨苄是头孢菌素类的口服抗生素,具有优于同类其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羟氨苄的血浆半衰期为1.27h,而口服相同剂量的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的半衰期分别为0.57h和0.61h。头孢羟氨苄...
- 王伟许风雷
- 关键词:头孢羟氨苄下呼吸道感染
- 喉癌喉咽癌P-GP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 1999年
- 应用流式细胞仪结合计算机辅助行数据、图像分析,用荧光标记抗体( M D R1 P E, Clone U I L2)定量检测34 例喉癌、喉咽癌组织和18 例癌旁组织的 P G P含量,并与肿瘤病理、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喉癌、喉咽癌细胞 M D R1 基因产物 P G 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显示,喉癌、喉咽癌 P G P阳性表达率为 588% (22/34); P G P表达与喉癌、喉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无关( P> 005),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01)。提示 P G P检测有助于估计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P G P有可能成为有效的预后指标。
- 李勇栾信庸张锑许风雷刘大昱
- 关键词:喉肿瘤下咽肿瘤糖蛋白
- 治疗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新术式:喉造瘘激光切除术
- 1998年
- 用喉造瘘激光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喉乳头状瘤1例,该术式可彻底暴露并精确地切除病变,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乳头状瘤的种植及复发,可多次切除病变而不需反复行喉裂开术,适用于治疗复发性多发的喉乳头状瘤。
- 张立强栾信庸解光潘新良许风雷刘大昱
- 关键词:喉肿瘤外科手术激光切除术
- 一期结扎切除双侧颈内静脉治疗累及颈内静脉的恶性肿瘤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及双侧颈内静脉可否一期切除双侧颈内静脉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并避免二次手术。方法 :总结 1 992至 1 998年 5例保留颈前静脉及颈外静脉一期切除双侧受颈部恶性肿瘤侵及的颈内静脉的临床资料 ,5例中喉癌 4例 ,下咽癌 1例。结果 :双侧颈内静脉结扎的 5例全部保留双侧颈外静脉及颈前颈脉 ,结扎切除双侧颈内静脉。术后 2 4 h内面部稍肿胀 ,4~ 6d肤色转为正常 ,无严重并发症出现。5例患者随访 5~ 1 8个月。存活 1 8个月 2例 ,1 0个月 1例 ,8个月 1例 ,死亡原因为癌复发及颈动脉破裂。1例随访 6个月 ,健在 ,偶有头晕及直立性晕厥。结论 :保留颈前静脉及颈外静脉一期结扎双侧颈内静脉是可行的。
- 潘新良许风雷刘大昱张立强雷大鹏栾信庸
- 关键词:下咽肿瘤颈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