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籍尹

作品数:1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党的生活(青海)》编辑部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灾后
  • 4篇灾后重建
  • 3篇隧道
  • 2篇党支部
  • 2篇党组
  • 2篇党组织
  • 2篇支部
  • 2篇社会主义
  • 2篇铁路
  • 2篇企业
  • 2篇企业党组织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铁路
  • 2篇青春
  • 2篇主义
  • 2篇经济人士
  • 2篇救灾
  • 2篇抗震救灾
  • 2篇非公经济
  • 1篇党工委

机构

  • 11篇《党的生活(...
  • 3篇《党的生活》...
  • 3篇《党的生活》

作者

  • 17篇许籍尹
  • 8篇陈奇
  • 3篇陈奇

传媒

  • 17篇党的生活(青...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泽东塑像,一个时代的印记
2014年
毛泽东,20世纪改变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他是人民的领袖,是思想者,是诗人,他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中国永远的旗帜。让我们走近原青海山川铸造厂院内的我省最大的一座毛主席塑像,一起缅怀伟人。
许籍尹
关键词:毛泽东塑像印记世界历史思想者铸造厂
新玉树:成就鼓舞人心 前进永不止步
2015年
2010年4月14日,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经过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在实际不到两年的有效施工期内,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屹立在雪域高原,创造了高原重建奇迹。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全国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充分体现了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凝结而成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伟大中国力量在青海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青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精神动力。
许籍尹陈奇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抗震救灾精神人心灾后重建雪域高原
山峦无声 使命有痕——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英雄谱
2015年
韩慧瑛,女,藏族,青海玉树人,生于1962年11月,1979年9月参加工作,199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玉树州卫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玉树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主任医师,中共青海省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代表,玉树州政协第十一届委员、第十二届常委,玉树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许籍尹陈奇
关键词:灾后重建抗震救灾主任医师
党旗在玉树援建前线飘扬——记中建八局二公司玉树援建党支部
2013年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在紧急组织完成抢险救援任务之后,立即着手安排灾后重建工作,并把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中建八局二公司等四家大型央企。大难当前显大爱,数万援建大军历时1000多个日夜,经过“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的奋战,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新玉树,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整齐漂亮的民居,
许籍尹陈奇
关键词:党支部党旗灾后重建工作抢险救援
新玉树的“点睛之笔”
2013年
三年重建,玉树以全新面貌亮相,由我国知名建筑设计师崔恺、何镜党、庄惟敏等设计的新寨嘛呢石经城申遗核心区、格萨尔广场、玉树州博物馆、康巴艺术中心、玉树州游客到访中心、玉树州行政办公中心、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文成公主纪念馆、结古镇两河景观和湿地公园、上巴塘示范区这些重点项目完善城市载体功能的同时,
许籍尹
关键词:建筑设计师行政办公地震遗址文成公主湿地公园
致敬!青海抗日猛将曾国佐将军——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2015年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承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回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长城抗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看到了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暴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许籍尹陈奇
关键词:抗战精神历史传承铭记将军抗日
灾后重建路上的先行者——记玉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征地拆迁领导小组组长张国强
2013年
玉树灾后重建,征地拆迁就像“拦路虎”,如果不尽力用最快的速度降住“它”,重建就无法顺利进行。灾区的住房、学校、医院、道路这些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就很难如期完成。受灾的群众就还会在帐篷里过冬、孩子们在风沙里求学、病人们在板房里求医问药。所以玉树灾后重建。拆迁势必先行。
许籍尹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主任组长
留在关角的青春
2014年
巍巍关角山,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是青藏铁路从天峻大草原驶入柴达木盆地的一道天然屏障。老关角隧道就位于关角山中,全长4010米,海拔近3700米,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咽喉工程,因为这里气候严寒,空气稀薄,长冬无夏,地质情况复杂,地下裂隙水丰富,因此老关角隧道的修建前后历时近20年。
许籍尹陈奇
关键词:青春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柴达木盆地隧道
青春之光闪耀天路之“关”
2014年
在关角隧道,有一个早起晚归、被子叠得像豆腐块,兵改工近30年来,仍然保持鲜明铁道兵风格的老党员,他就是罗文兵,一个干了30多年隧道的工程人。
许籍尹陈奇
关键词:青春老党员铁道兵隧道
我在现场
2014年
“各部门请注意,新关角隧道贯通爆破准备起爆10、9……3、2、1,起爆!”4月15日15时15分,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世界最长高原铁路隧道青藏铁路西格二线控制性工程新关角隧道,在近7年的艰苦鏖战后全线贯通。尽管现场烟尘还没有散去,尽管空气中还漂浮着浓烈刺鼻的硝酸铵炸药气味.尽管脚下的碎石还未清理,参建员工迫不及待地跑到掌子面,又搂又抱地欢呼:“通了!通了!”
许籍尹陈奇
关键词:铁路隧道青藏铁路硝酸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