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莉

作品数:37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卒中
  • 12篇急性
  • 10篇脑梗
  • 10篇脑梗死
  • 10篇梗死
  • 9篇脑卒中
  • 8篇动脉
  • 8篇缺血
  • 7篇血性
  • 6篇血管
  • 6篇疗效
  • 5篇脑血
  • 5篇老年
  • 4篇蛋白
  • 4篇脑血管
  • 4篇出血
  • 3篇溶栓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疗法
  • 3篇颈动脉

机构

  • 37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37篇袁莉
  • 26篇杨职
  • 17篇江先娣
  • 16篇陈海
  • 12篇冼明健
  • 7篇方玲
  • 5篇倪福文
  • 5篇雷建明
  • 5篇黄金波
  • 4篇蓝崧
  • 4篇李灏
  • 3篇蔡秀颜
  • 3篇刘乙毅
  • 3篇蔡勇
  • 2篇谭泽梁
  • 2篇黎朝茂
  • 1篇黄帆
  • 1篇张乃崇
  • 1篇麦建晖
  • 1篇赖廷海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临床实用...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比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年龄/〉60岁)186例随机分为抗凝组、抗血小板组和联合组,每组62例。抗凝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起始剂量2.5mg/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抗血小板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剂量100mg/d;联合组联合采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主要终点指标是出现缺血性卒中、严重出血、动脉栓塞表现。比较三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症状及体征,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抗凝组发生缺血性卒中3例(4.84%),抗血小板组11例(17.74%),联合组2例(3.23%),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抗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血流动力学及缺血性卒中症状、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联合组出现2例消化道出血,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预防中,抗凝治疗优于抗血小板治疗,而且较安全。
冼明健袁莉江先娣蓝崧杨职雷建明
关键词:抗凝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心房颤动
内外减压及颞肌贴附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2例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采用外科手段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病人均属额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均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去大骨瓣(9cm×11cm×12cm),特别强调去骨瓣应足够大,尽可能咬除颅骨平颅底,开放硬膜,根据术中情况吸除一定坏死脑组织内减压,同时行颞肌贴附。结果术后清醒8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自动出院1例(濒临死亡)。术后清醒时间最短12h,最长25d,其余均于1~10d内清醒。但均有不同程度偏瘫,肌力Ⅰ~Ⅲ级,肌张力增高,不完全失语者4例,动眼神经瘫3例。半年后随访发现偏瘫、失语等较出院有明显改善,2例有癫发作。结论本组采用去大骨瓣、内减压及颞肌贴附可拯救大部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率25%,初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赖廷海张乃崇袁莉李成林
关键词:去骨瓣大面积脑梗死
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期的疗效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的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按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地塞米松(DXM)组、甲泼尼龙(MPS)组及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MPS+IVIG)组,以治疗前后3组患者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平均评分的变化反映疗效,比较以上3种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疗法的疗效。结果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组EDSS评分减少较其他两组显著。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能较快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病程。
陈海江先娣杨职袁莉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
急性期脑梗死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并确诊为伴颅内动脉狭窄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64例,1随机分成观察组A(颅内动脉狭窄微栓子信号阳性组)84例和观察组B(颅内动脉狭窄微栓子信号阴性组)80例,2根据血管狭窄率将164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所有患者的病变血管分布、Lp-PLA2浓度、血脂浓度、脑梗死体积。结果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病变血管主要为大脑中动脉(35.4%);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增加,Lp-PLA2浓度升高;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Lp-PLA2浓度升高,微栓子阳性组升高较阴性组明显,LDL浓度与Lp-PLA2浓度相关,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PLA2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与斑块稳定性相关,Lp-PLA2水平增高可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其特异性高,是脑梗死风险的强有力指标。
李灏黄金波蔡勇袁莉杨职
关键词:急性期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机械取栓疗效及困难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机械取栓的困难并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机械取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9例同期未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中应注意手术操作,采取合理的方法取栓,尽可能快速开通血管,以减少血管损伤,避免血栓逃逸。
黄金波陈海袁莉杨职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斑块对脑卒中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脑卒中患者82例,将其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心血管疾病患者174例,将其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彩色超声检查,将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总狭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斑块回声特点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混合回声、表面不光滑回声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强回声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回声斑块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复发情况相比较:检出颈动脉斑块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明显高于未检出颈动脉斑块患者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引发脑卒中及脑卒中疾病复发主要因素。根据颈动脉斑块性质、位置、范围、病理类型等可预测脑卒中发生几率,并为脑卒中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蔡秀颜谭泽梁袁莉杨职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脑卒中疾病进展预后效果
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和介入治疗联用在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后,6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6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动脉溶栓与介入联合治疗,记录两组的血管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治疗前后的ADL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8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效果比常规组更好。结论对急性脑血管闭塞老年患者实施动脉溶栓和介入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疏通患者血管,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身体康复,改善其生活品质,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李培圣潘溶溶袁莉陈海
关键词:动脉溶栓介入老年患者
早期应用静舒氧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
2004年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静舒氧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和静舒氧组,3组均按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静舒氧组加用静舒氧治疗,每次250mL,2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高压氧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将患者置于高压氧舱中,0.2MPa,1h/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不进行静舒氧及高压氧治疗。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ther指数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ADL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评分均有增高,NFD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以静舒氧组改善最明显,治疗后FMA评分:上肢(38±9)分,下肢(75±10)分,Barthel指数(83±8)分,高于高压氧组:上肢(29±8)分,下肢(60±10)分,Barthel指数(74±10)分;NFD评分:静舒氧组(13±6)分,低于高压氧组(17±6)分(P<0.05);而高压氧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又明显高于对照组,NFD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静舒氧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无明显不良反应。
杨职陈海冼明健江先娣袁莉麦建晖
关键词:静舒氧脑梗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8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 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结果 :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最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初次脑脊液镜检确诊仅 7例 ,需反复腰穿取脑脊液涂片及培养确诊 11例。未经抗真菌治疗 4例均死亡 ,抗真菌治疗 14例、治愈 7例、好转 3例、死亡 4例。其中二性霉素B与氟康唑联合治疗 4例、治愈 3例、好转 1例。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常易误漏诊 ,反复行脑脊液涂片以及同时行真菌培养可提高诊断率。
杨职袁莉江先娣陈海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真菌培养二性霉素B氟康唑
葛根素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患者1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栓通10ml及胞二磷胆碱0.5g静滴,治疗组加用葛根素0.4g静滴,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并于早期开始进行主动和被动综合功能训练,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能有效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较安全。
袁莉冼明健江先娣杨职黎朝茂方玲蓝崧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葛根素血液流变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