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晓妹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价值体系
  • 3篇核心价值体系
  • 2篇性自由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人性
  • 2篇人性自由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教育
  • 2篇辩证
  • 2篇辩证关系
  • 1篇异化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基础
  • 1篇人民
  • 1篇人民大众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实践

机构

  • 6篇上海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6篇袁晓妹
  • 1篇王天恩
  • 1篇李本洲

传媒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实事求是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精神的辩证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中,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统治阶级的核心观念,在各种社会思潮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同时是否已取代或削弱了国民精神的力量,深刻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袁晓妹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统一科学观”的实践哲学基础——对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统一的再思考
2011年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互分离的认识进行了实践批判,矛头直指其对自然科学"唯心主义方向"的抽象解释和人的科学的空洞化理论建构,并力图将二者融入社会历史实践。不仅如此,马克思认为西方传统哲学始终未能触及作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共同基础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同样无法深入探讨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互分离的"感性活动的异化"的根源,因此,马克思强调诉诸社会历史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来扬弃现实的异化,消除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二分现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建立未来"统一科学观"的可能性。
李本洲袁晓妹
关键词:自然科学实践哲学异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实生活研究
2010年
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从两层含义来研究。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现实生活,与人民大众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体现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性;其二,核心价值体系与现实生活主要就是强调理论的当前性,当下社会现实产生的理论既不能指导过去也不能干涉未来,只能指导当下的现实生活,当前的现实生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体现其核心价值的生活舞台。
袁晓妹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人民大众社会实践
正确对待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
2010年
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被称之为核心是因为其包含有三种品质: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必须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必须赢得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同;政治力量对核心价值观念的推崇。研究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价值体系的关系是揭示核心价值体系自我生成的必然。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践。
袁晓妹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人性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被引量:5
2011年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争议颇多的问题之一。逻辑起点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而在现代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研究中,以"现实的人"为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观点较多。人性自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性的自由为起点,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辩证统一,才使得人性自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具有了现实性。
袁晓妹王天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人性自由
人性自由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随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不断突显,对人自身的重新认识,已然构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思想的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固然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局限于概念的传授和知识的堆积,仅从教育表象入手难以切入思...
袁晓妹
关键词:人性人性自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