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铭

作品数:65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专利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多糖
  • 7篇食品
  • 7篇污染
  • 7篇膜分离
  • 7篇活性
  • 6篇灵芝
  • 5篇纳滤
  • 5篇课程
  • 4篇多酚
  • 4篇三萜
  • 4篇细胞
  • 4篇抗氧化
  • 4篇教学
  • 4篇果汁
  • 4篇保鲜
  • 3篇蒸馏
  • 3篇溶剂
  • 3篇杀菌
  • 3篇思政
  • 3篇能耗

机构

  • 65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浙江寿仙谷医...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浙江中烟工业...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杭州娃哈哈科...

作者

  • 65篇蔡铭
  • 50篇孙培龙
  • 48篇杨开
  • 3篇林杨
  • 2篇胡安福
  • 2篇蒋健
  • 2篇刘琦
  • 2篇何荣军
  • 2篇郭向阳
  • 2篇邵平
  • 2篇郑勇
  • 2篇林威
  • 2篇杨君
  • 2篇徐梦婷
  • 1篇郜海燕
  • 1篇储国海
  • 1篇牛云蔚
  • 1篇叶帮伟
  • 1篇张瑞
  • 1篇徐欧官

传媒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发酵科技通讯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菌物学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轻工科技

年份

  • 5篇2024
  • 12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纳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淀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纳米淀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淀粉进行加热糊化并超声处理,再辅助乙醇沉淀法得到结晶度高且尺寸小、粒径均匀、孔隙率高的纳米淀粉颗粒。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高效省时且...
王舰张瑞黄镇宇王龑杨开蔡铭孙培龙
改进的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中式腊肉中8种挥发性N-亚硝胺被引量:10
2021年
基于改进的QuEChERS法建立测定中式腊肉中8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市售样品的初步风险评估。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冷冻和N-丙基乙二胺净化后水浴氮吹浓缩定容至微量体积;目标物经极性毛细管柱分离后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N-亚硝胺在对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基质效应为0.86~0.98;检出限为0.05~0.14μg/kg,定量限为0.15~0.47μg/kg;低、中、高3个含量(0.3、1.0、3.0μg/kg)加标回收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71.3%~94.1%,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11.2%;12份代表性市售样品中仅1份样品的N-亚硝基二乙胺含量(3.06μg/kg)超标,其余均低于单项和总挥发性N-亚硝胺的限量水平(3.0μg/kg和10.0μg/kg)。该方法净化效果好、成本低,检测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中式腊肉中8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检测;目前市售中式腊肉中N-亚硝胺的风险水平整体较低。
戴裕杰关荣发黄海智孙玉敬何荣军杨开蔡铭
关键词:N-亚硝胺腊肉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
一种具有益生活性的灵芝寡糖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灵芝寡糖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益生活性的灵芝寡糖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灵芝寡糖以灵芝子实体热水提取后的喷雾干燥粉的料液为原料,并经超滤膜超滤后收集分子量≤3000Da的成分,然后干燥制成。本发明的灵芝寡糖具...
蔡铭赵琴徐靖李振皓田宝明杨开王龑
文献传递
产学研用结合的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年
产学研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仪器分析”课程是食品专业本科生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分析涉及的专业知识广、难度大且多学科交叉、知识点繁多,在教学上很难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问题亟需解决。通过整合产业、高校、科研、应用4块教学内容,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增加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架起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桥梁和衔接,培养高素质专业型食品人才。
田宝明孟凡娟关荣发蔡铭邵平刘晓凤
关键词:产学研用仪器分析教学改革食品专业
案例教学在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与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将案例教学引入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以食品安全问题"除草剂草甘膦在食品中的检测方法"为例,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意义、构建和实施、成效。案例教学在食品专业中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成效。同时,提出了案例教学在食品专业等工科类课程中的应用注意点,以提高案例教学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课程内容的严谨性。
蔡铭杨开孙培龙
关键词:案例教学食品专业仪器分析
基于GC-MS和GC-O联用法分析佛手精油关键香气成分被引量:23
2015年
研究佛手精油的挥发性物质和关键香气成分。佛手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对挥发性物质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GC-MS-O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34.69%)、γ-松油烯(20.42%)、β-甜没药烯(4.59%)。采用稀释法和强度法分析发现D-α-蒎烯、D-柠檬烯、β-芳樟醇、别罗勒烯、4-松油醇、α-佛手柑烯具有较大的香气强度;D-α-蒎烯、β-蒎烯、β-罗勒烯、橙花乙酸酯、α-佛手柑烯具有较大风味稀释因子。综合分析认为D-α-蒎烯和α-佛手柑烯是佛手精油的关键特征香味成分。
杨君郜海燕储国海李泽桦牛云蔚蔡铭胡安福蒋健
关键词: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灰树花渣碱提多糖改善肥胖功能研究
以碱法提取灰树花加工渣,获得灰树花碱提多糖(Grifola frondosa alkaline polysaccharide, GFAP),分析其理化性质,探究体外消化及发酵时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肥胖人群肠道菌群调节作用;...
田宝明耿艳蔡铭孙培龙叶帮伟杨开
关键词:灰树花减肥小鼠肠道菌群
一种杨梅保鲜杀菌包装设备
一种杨梅保鲜杀菌包装设备,包括机架、用于输送杨梅同时可以转动杨梅的输送轨道、对杨梅和包装袋进行杀菌的杀菌组件和用于对杀菌后的杨梅进行包装的包装机,输送轨道安装在输送轨道上,包装机固定安装在输送轨道上,杀菌组件套设在输送轨...
杨开郑勇蔡铭王龑能静邹仙果关荣发孙培龙
文献传递
基于膜技术的灵芝粗多糖分级分离及抗氧化活性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本文主要研究膜分离技术对灵芝粗多糖分级分离效果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灵芝子实体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后用100、10和1 kDa超滤膜多级组合对灵芝粗多糖进行分级分离,分别记为GLP100、GLP10和GLP1。比较3种不同孔径膜对灵芝粗多糖的分级效果、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结果证明3种多糖样品均具有典型的β-型糖苷键吸收峰,刚果红与圆二色谱分析证明了3种粗多糖是具有螺旋结构的多糖,且GLP100和GLP10是具有三螺旋结构的多糖。SEM结果表明三种多糖颗粒大小明显不同,进一步验证了不同膜是可以对灵芝粗多糖进行分级。还原力、OH自由基、2, 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结果表明,3种粗多糖样品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存在些许差异。其中三种多糖还原力十分接近,GLP100的OH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好于其他两种多糖, GLP1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比其他两种多糖效果更好。实验结果表明,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灵芝多糖进行分级。
蔡铭邢浩永徐靖李振皓邹仙果孙培龙杨开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抗氧化活性
直接膜法与顺序膜法处理蓝莓汁的工艺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该文采用直接超滤、直接纳滤和顺序超滤+纳滤3种工艺澄清和浓缩蓝莓汁,研究对比不同膜法工艺处理后的果汁特性。直接超滤截留液中总花色苷与总酚的保留率分别为92.7%和81.5%,其渗透液澄清度91.76%,总花色苷及多酚含量分别为11.92 mg/L和0.24 g/L。直接纳滤得到的截留液中蓝莓浓缩汁的总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分别为430.94 mg/L和3.81 g/L,顺序超滤+纳滤得到截留液中蓝莓汁澄清度为63.35%,总花色苷及总酚含量分别为65.87 mg/L和0.76 g/L。得到相同体积减少系数的蓝莓汁时,直接超滤、直接纳滤及顺序超滤+纳滤分别需要的时间约为120、180和133 min。同时,直接纳滤和顺序纳滤的膜通量分别下降了87.8%和75.6%。因此,与直接膜法相比,顺序膜法得到较澄清且活性成分较高的蓝莓汁的同时,其相对于直接纳滤而言效率更高。
蔡铭谢春芳王龑邹仙果杨开
关键词:蓝莓汁花色苷纳滤膜污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