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晓丹 作品数:8 被引量:8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客运交通枢纽站行人交通仿真软件开发与实现 2012年 为了更好的对行人交通流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可视化动态展示,本论文提出基于MAS复杂理论的行人微观交通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了行人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利用该软件以北京市国贸地铁枢纽为例,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实验场景,并进行模拟仿真,显示了仿真效果。通过对软件测试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能为客运交通枢纽内行人常态下的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持。 蔚晓丹关键词:客运交通枢纽 仿真软件 为生命让路 2016年 自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共同保障人体捐献器官转运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机制和基础。随着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不断深入, 郑宗杰 蔚晓丹 王剑 朱明慧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 让路 生命 人体器官 民用航空 中国铁路 软土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模式 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了解软土硬壳层的破坏形式,为硬壳层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道S204线南茅公路为依托工程,在现场工程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承载试验及数值模拟,对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模式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现场承载板试验发现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是典型的刺入式冲剪破坏,通过数值模拟总结出不同填土高度和不同硬壳层厚度时,地基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局部剪切破坏和整体剪切破坏2种类型,给出了不同工况时路堤的临界高度,结合公路工程特性认为对路基进行稳定计算时,应主要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性,不考虑路基的局部剪切破坏。 蔚晓丹 郑甲佳 吴立坚关键词:道路工程 破坏模式 数值模拟 山区公路沥青面层排水技术的研究 刘清泉 倪富健 曹东伟 陈荣生 敬世红 黄晓明 乔宏 桂志敬 魏道新 张璠 杨文军 窦有年 王刚仁 陈学文 唐国奇 陈彬 蔚晓丹 沈恒 李勇 钟科 徐皓 梁华 季天剑 汤荔华 诸永宁 周雪飞 陈忠 山区公路沥青面层排水技术是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研究项目,在山区公路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单位在攻关中首次建立了产生水漂时的临界速度预测模型和路面水膜厚度预估方程;分析了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水损坏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空隙率...关键词:关键词:山区公路 沥青面层 排水技术 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作为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65 1999年 介绍国际通用的路面平整度指标IRI 和我国规范采用的平整度检测指标即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的标准差σ和3 m 直尺测定的最大间隙, 并经过大量的对比试验, 得出了IRI 和σ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对我国目前能测定输出IRI 蔚晓丹关键词:标准差 公路路面 平整度 IRI 基于双目视觉和减背景技术的交通视频遮挡目标分割新方法 2012年 提出了基于背景减法和双目立体视觉算法的全新运动目标分割算法,用于解决运动物体存在部分遮挡情况下的目标分割问题。该方法通过背景减法从图像序列中提取运动物体,同时使用双目立体视觉算法计算出左右视图的视差信息。然后将两者的结果融合起来,用于分割被遮挡的运动物体。在综合了视频中的运动信息和视差信息之后,结合分割算法判断是否存在遮挡,并根据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运动目标分割。该算法使用了改进高斯混合背景模型来学习背景,使用了块匹配算法用于双目视觉的图像配准。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分割效果并具有精度高的优点,有能力处理这类遮挡情况并且可以扩展到多目标的情况。 周小勇 蔚晓丹 顾正晖 俞祝良关键词:交通工程 双目视觉 遮挡 日本桥梁防落梁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012年 日本桥梁防落梁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实际地震的考验,目前已较系统,其专门针对防落梁措施规定了详细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并且采用"多道防线、分级破坏"的设计理念,对运营期中小震、大震和超预期地震下的设防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明确了防落梁系统各要素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水平,降低了地震中上部结构的落梁风险。 韦韩 蔚晓丹 王克海 安同祥 李茜 李悦关键词:桥梁 抗震设计 基于改进D-S信息融合方法的发动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5 2012年 为提高发动机故障诊断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发动机非电控单元的故障诊断。针对经典D-S理论方法所存在的对高度冲突证据融合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将不同类型的故障诊断模型给出的诊断结果组成证据组,计算证据组各证据之间冲突的程度;利用证据冲突系数对证据组进行分类,计算各高冲突证据的重要度,应用证据间距离函数来判定各证据的可信度;根据重要度和可信度来修正证据的权重,并通过Dempster组合规则实现故障诊断信息融合。通过理论分析和发动机实车试验研究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与经典D-S组合方法和改进合成规则公式法比较,新组合方法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确定度。 蔚晓丹关键词:汽车工程 发动机 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