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尚文
- 作品数:21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人食管鳞癌细胞株中RIZ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6种人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150,KYSE510,TE13,EC9706,CaEs17和EC109中RIZ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观察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对存在甲基化的细胞株RIZ1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对该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甲基化特异PCR(MSP)法检测6种人食管鳞癌细胞株中RIZ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PCR法检测5-Aza-CdR处理前后RIZ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度甲基化的人食管鳞癌细胞株TE13中RIZ1 mRNA表达量的变化;MTT法检测5-Aza-CdR对TE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1)6种人食管鳞癌细胞株中TE13,CaEs17,EC109三株细胞RIZ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2)5-Aza-CdR处理细胞株TE13后,RIZ1 mRNA表达量上调;(3)5-Aza-CdR能抑制TE13的生长增殖,并随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变明显。结论:启动子区CpG岛高度甲基化是人食管鳞癌细胞株TE13 RIZ1基因表达沉默的重要原因;5-Aza-CdR能使TE13 RIZ1 mRNA表达上调;并能抑制TE13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 崔元涛张鹏梁冬春董尚文王元国吕杨钟荣荣
- 关键词:启动子甲基化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 上调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结构基因1后食管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转染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结构基因1(RIZ1)后,食管鳞状细胞癌TE13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 培养TE13细胞株,1∶10传代后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脂质体法分别转染pcDNA3.1(+)和pcDNA3.1(+)/RIZ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成功后,应用Agilent人类全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转染前后的差异基因(差异倍数≥2.0或≤0.5),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验证结果和对差异基因功能分析.结果 差异基因总共有2123个,其中上调960个,下调1163个,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发育、病毒复制的监管等.RIZ1基因可能参与包括细胞因子受体互相作用等多种信号通路.结论 RIZ1基因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IZ1基因与食管癌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 李栋张鹏董尚文王元国陈渊徐聪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基因芯片
-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结构基因RIZ1/RIZ2表达失衡调控食管鳞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癌中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结构基因(RIZl/RIZ2)表达失衡对食管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RIZl及RIZl+RIZ2mRNA表达水平,选取前期实验中RIZl基因表达缺失的食管鳞癌细胞株ECl09,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实验组转染pcDNA3.1(+)/RIZl,对照组转染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eal—time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RIZl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验证转染效率,转染成功后Real—timePCR法检测RIZl+RIZ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的凋亡。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RIZl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和28.10±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57.758,P=0.ooo),而两者间RIZl+RIZ2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和1.08±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一1.180,P=0.249),食管鳞癌细胞株ECl09转染RIZl成功后,与对照组比较,RIZl基因mRNA表达水平上调,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3±1.94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11.308,P=0.000),RIZl+RIZ2mRNA的表达水平未见变化,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8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1,P=0.592),转染RIZl后食管鳞癌细胞株ECl09凋亡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97±2.33)%和(38.29±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4.560,P=0.010)。结论食管鳞癌中存在RIZl/RIZ2的表达失衡,这种表达失衡有可能引发细胞凋亡,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 崔元涛董尚文王元国张鹏
- 关键词:食管癌
- 案例教学法结合互动式教学在动脉血气分析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结合互动式教学在动脉血气分析培训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心胸外科实习的98名医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互动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匿名评分和测验分数进行评价。结果:案例教学法结合互动式教学在教学满意度及测验分数方面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案例教学法结合互动式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法,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且更利于知识理解。
- 董尚文张鹏崔元涛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血气分析心胸外科
-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早期左心功能的变化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肺切除术后早期左心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62例行肺叶切除术且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于术前1~3d、术后3d和8d行超声心动及组织多普勒检查,检测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A),计算E/A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计算E/Em;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并连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术前术后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d患者E、E/A及E/Em高于术前,Em、Sm低于术前;术后8dE/Em高于术前,Em低于术前(均P〈0.05);LVEF、Em/Am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肺切除术后早期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出现下降,收缩功能较舒张功能较早恢复至术前水平;组织多普勒检查能够更敏感的检测心功能变化。
- 李新张鹏刘毅梅宋世辉郑锴董尚文陈渊
- 关键词:肺切除术超声心动描记术
-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结构基因1真核表达质粒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和死亡平均水平位于恶性肿瘤前列。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化疗为主,但这些治疗手段不能明显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因此寻求新的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肿瘤的基因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研究认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结构基因1(RIZ1)其正常表达可导致细胞生长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我们通过建立人食管癌TE1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RIZ1真核表达质粒的方法,观察抑癌基因RIZ1对人食管癌细胞TE13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徐聪张鹏董尚文王元国李栋郭峰孙蓓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真核表达质粒裸鼠移植瘤人食管癌结构基因蛋白结合
- 积极的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在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积极的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在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腺瘤切除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的1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13例,采用积极的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对照组6例,采用传统的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策略。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pH、PaO2、PaCO2、HCO3-、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指标及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RR和H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观察组在ICU监护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3)观察组3人未行气管插管即可满意地进行呼吸支持,对照组中1人行气管切开,其余患者均未再插管。结论:积极的无创-有创-无创机械通气策略能改善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呼吸状态,提供完善的呼吸支持,且较单纯有创机械通气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
- 梁少杰彭民董尚文崔元涛王硕张鹏
- 关键词:肌无力危象机械通气胸腺瘤胸腺切除术
- LSD1和EZH2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表现遗传学是当前肿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和Zeste基因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蛋白表达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05-07-2009-8-20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85例。选取食管鳞癌组织85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30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SD1和EZH2蛋白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LSD1和EZH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LSD1和EZH2两者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和Logrank-test检验分析LSD1和EZH2蛋白表达与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4.7%(55/85)和70.0%(21/30);癌旁组织均为少量阳性表达(低表达),主要位于增殖较旺盛的鳞状上皮基底部;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01),食管鳞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EZH2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3%(53/85)、76.7%(23/30)和20.0%(6/30);EZH2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01),食管鳞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SD1和EZH2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r=0.239,P=0.028。LSD1蛋白表达水平与pT分期(P=0.007)和分化程度(P=0.021)相关。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pT分期(P=0.022)、pN分期(P=0.046)和分化程度(P=0.018)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LSD1高表达患者的mOS和mPFS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均P<0.001。EZH2高表达患者的mOS和mPFS均低于低表
- 张耀文董尚文周福有杨海军徐瑞平任润川孙荣刚郑志勇李磊郑安平
- 关键词:预后
- DNA启动子甲基化在脾酪氨酸激酶Syk肺癌表达中的影响
- 目的:
明确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在人低转移肺大细胞癌/(NL9980/),人高转移肺大细胞癌/(L9981/),人肺腺癌/(A549/),人肺鳞癌/(YTM...
- 董尚文
- 关键词:脾酪氨酸激酶肺癌启动子甲基化
- 文献传递
- 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全肠外营养对比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比较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的效果。方法将93例行开胸探查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EEN组(47例)和TPN组(46例),术后分别给予EEN支持、TPN支持,检测手术前后营养、肠屏障功能、炎性及免疫指标,观察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ALB、TFN、PA、CD4/CD8、NK水平降低,I-FABP、ET、D-Lac、CRP、TNF-α水平升高;术后第7天TFS、MAC、ALB、TFN、PA、CD4/CD8、NK水平降低,I-FABP、ET、D-Lac、CRP、TNF-α水平升高(P均<0.05)。与TPN组比较,EEN组术后第7天TFN、PA、CD4/CD8、NK水平升高,I-FABP、ET、D-Lac、CRP、TNF-α水平降低(P均<0.05)。EEN组、TPN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2%、78.3%,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3.2±5.6)、(82.4±16.7)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3±3.2)、(22.7±5.5)d,住院费用分别为(64 669±7 150)、(77 923±8 990)元,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食管癌术后EEN支持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等方面较TPN支持具有明显优势。
- 徐聪陈渊董尚文李栋郭峰张鹏
-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