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从松
- 作品数:56 被引量:3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MSCT对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DSA或临床证实的5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象特点,并结合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的重建显示方式,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的形态。结果 5例病例轴位及重建图象均能很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与DSA或临床结果相符。结论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 董从松姚立正戴真煜张广玉李文会颜利辉
- 关键词:动脉狭窄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扩散张量成像自动纤维定量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自动纤维定量(automatic fiber quantification,AFQ)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1例AD患者(AD组)和33例正常对照(NC组)的临床和MR资料。采用AFQ软件分析DTI数据,追踪脑内20根白质纤维束,比较各纤维束各项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的组间差异。沿每根纤维束走行方向分成100等份,将各等份的FA或MD值作为一个特征。筛选具有组间差异的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留一法交叉验证对AD和NC进行分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分类效能。结果20根纤维束中的11根[左/右丘脑前束(anterior thalamic radiation,ATR)、左/右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胼胝体膝部束(corpus callosum,CC Genu)、右下纵束(longitudinal fasciculus,ILF)、右上纵束(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SLF)、左/右钩状束(uncinated fasciculus,UF)和左/右弓形束(arcuate fasciculus,AF)]在所有受检者中被成功追踪。相对NC组而言,AD组2根纤维束(左/右UF)的FA值明显减低(t=-2.532,-2.391,均P<0.05),7根纤维束(左ATR、左/右CST、右ILF、左/右UF、左AF)的MD值明显升高(t=2.569,2.411,2.108,2.357,3.773,3.796,3.492,均P<0.05)。在11根纤维束的2200个特征中筛选出412个具有组间差异的分类特征,其中78个FA特征分布于7根纤维束(左ATR、左/右CST、CC Genu、右ILF、左/右UF),334个MD特征分布于9根纤维束(左/右ATR、左/右CST、CC Genu、右ILF、左/右UF、左AF)。SVM分类准确度为85.19%,敏感性为80.95%,特异性为87.88%,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7。结论基于DTI的AFQ分析在AD诊断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陈飞青钊戴真煜姚立正董从松穆天池李卫萍王澍张冰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阿尔茨海默病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时相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时相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52例经临床及磁共振诊断为不同时相(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单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DTI图像.在DTI序列各项异性指数(FA)、容积比各项异性(VRA)、平均扩散系数(DCavg)及衰减指数(Exat)参数图上选取病灶、近病灶边缘脑组织及相应对侧为感兴趣区(ROI),记录各ROI参数值并计算病灶-对侧各参数的相对值.同时以病灶及对侧ROI为种子点重建DTT图.比较病灶、近病灶边缘脑组织与相应对侧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病灶-对侧各参数相对值在不同时相脑梗死间的差异.结果 各时相急性缺血性脑梗死DTT图均可观察到纤维束损伤表现.脑梗死病灶区DCavg值各时相均低于对侧,Exat值各时相均高于对侧(P <0.05);FA和VRA值仅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低于对侧(P<0.05).脑梗死近病灶边缘脑组织FA、VRA和Exat值在超急性期高于对侧(P<0.05),DCavg值在超急性期低于对侧(P <0.05);FA、VRA、DCavg和Exat值在急性期与亚急性期脑梗死与对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超急性期到亚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对侧FA和VRA相对值逐渐减低(P<0.05),其中VRA相对值在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对侧DCavg相对值明显高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脑梗死(P<0.05),然而在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示病灶-对侧FA、VRA和DCavg相对值在超急性和急性脑梗死间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852、0.886和0.541;病灶-对侧FA相对值在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间最佳诊断界值为0.595.结论 FA、VRA、DCavg及Exat值在不同时相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存在特定的改变规律,临床可综合运用�
- 戴真煜陈飞姚立正董从松刘洋侍海存张志平杨乃忠张明生戴迎桂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脑梗死
- 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特征、MRI征象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总结乳腺纤维腺瘤临床特点、MRI征象及其与乳腺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4例经手术或穿刺检查证实为乳腺纤维瘤(n=29)及乳腺癌(n=15)患者的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总结乳腺纤维瘤临床特点,分析及与乳腺癌MRI征象差异。结果本组15例(19个病灶)乳腺癌均经MRI检出,检出率为100.0%;29例(38个)纤维腺瘤MRI检出27例,2例误诊为乳腺癌,检出率为93.10%。结论清晰边界,包膜完整,无强化分隔,内部信号均匀为乳腺纤维腺瘤MRI征象,当乳腺肿瘤MRI形态与表现功能不符时,应注意鉴别。
- 戴迎桂陈飞董从松刘洋张志平杨乃忠张明生
-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MRI
- 磁共振DTI联合3D-pcASL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张量成像(DTI)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I)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单侧ACI患者(随访≥3月)的初次MR检查的DTI和3D-pcASL。依据随访3月末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A组)、预后中等(B组)和预后较差(C组)三组。在各项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DCavg)和脑血流量(CBF)参数图上选取病灶和相应对侧为感兴趣区(ROI),记录各参数值并计算病灶/对侧相对参数值(r FA、r DCavg和r CBF)。比较FA、DCavg和CBF在病灶与对侧间的差异,分析r FA、r DCavg和r CBF在三组间的差异和最佳诊断界值。结果三组脑梗死病灶区FA、DCavg和CBF值均低于对侧(P <0. 05)。A-B-C组脑梗死r FA和r CBF值逐渐减低(P <0. 05),其中r FA在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r CBF在B-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ROC曲线示r CBF值在A-B组间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 453;r FA值在B-C组间最佳诊断界值为0. 699。结论 FA、DCavg及CBF值在ACI中有其自身的改变规律;其中r FA和r CBF可有助于临床对ACI患者预后的判断。
- 潘文艳陈飞戴真煜董从松姚立正刘洋张志平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急性脑梗死
- 磁共振3D-pcASL技术在超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检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MR)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在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理论缺血半暗带检测及临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9例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随访12周以上,并回顾分析其MR图像。根据随访徒手肌力测试(MMT)分成预后好组(A组)和预后差组(B组)。计算理论缺血半暗带(IP)采用最大梗死层面脑血流(CBF)异常灌注(SCBF)减去DWI图梗死面积(SDWI)。分别比较两组理论IP区CBF与对侧的差异,并分析理论IP区病灶/对侧相对CBF(r CBF)在两组间的差异及诊断效能。结果 27例患者存在理论IP(SCBF> SDWI),另外2例患者SCBF≈SDWI。两组梗死区和IP区的CBF均较对侧明显降低(P <0. 05)。A组IP区r CBF高于B组(P <0. 05)。ROC曲线示IP区r CBF在两组间最佳诊断界值为0. 428。结论 3D-pcASL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理论缺血半暗带计算并有效判断患者预后及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
- 刘洋戴真煜陈飞姚立正董从松张志平胡建斌
-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脑梗死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2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确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7例患者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患者MRI均表现为垂体弥漫性增大,4例垂体柄增粗,6例患者神经垂体T1WI高信号消失。5例患者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均呈不均匀强化。3例患者可见相邻硬脑膜增厚强化,呈脑膜尾征。结论对于垂体弥漫性增大,垂体后叶短T,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临床有尿崩及垂体功能低下时要考虑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诊断,MRI对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董从松戴真煜刘洋潘文艳戴迎桂江舒仲海
- 关键词: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磁共振成像
- 血清BUN、Scr、PTH和核素骨扫描在肾性骨营养不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血清BUN、Scr、PTH和^(99)Tc^m-MDP核素骨扫描在肾性骨营养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一周内接受血清BUN、Scr、PTH检测和^(99)Tc^m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核素骨扫描,对核素骨扫描图像上可能出现的代谢性骨病显像特征的数量进行评价,并采用三级评分法对各代谢性骨病的图像特征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75例受检者血清BUN平均为20.31±7.95 mmol/L;血清Scr平均为730.2±275.4μmol/L;69例受检者的血清PTH平均为1477.4±781.9 pg/mI(13.7~3306 pg/mL)。核素骨扫描图像上,30例患者具备5个图像特征,具备4个、3个和2个图像特征的受检者数量分别为32例、11例和2例;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75例患者的合计评分范围为4~10分。结论血清BUN,Scr、PTH结合^(99)Tc^m-MDP核素骨扫描有助于为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谭俊元程旭董从松马捷阚琳包丽华
- 关键词:肾性骨营养不良甲状旁腺激素亚甲基二磷酸盐骨扫描
- 一种影像科胶片分类储存装置
- 一种影像科胶片分类储存装置,包括柜体、隔层板、横杆、支撑板、支撑杆,所述柜体具有柜门,柜门内部具有玻璃,柜门连接柜门把手,所述柜体具有柜体框架,柜体框架内侧连接隔层板,所述柜体框架内部具有一号凸起,隔层板两侧具有一号凹槽...
- 陈飞姚立正董从松王澍胡建斌张志平
- 文献传递
- 34例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4例不同病因引起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4例病人即刻止血33例,术后咯血完全停止;1例咯血明显减少,同时加药物内科保守治疗后咯血停止。结论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仇爱民董从松祁风亮陶章张海林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顽固性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