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振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地理
  • 4篇地理地图
  • 4篇地图
  • 4篇刻度
  • 4篇基本信息
  • 3篇潮汐
  • 2篇专题图
  • 2篇坐标轴
  • 2篇卫星高度计
  • 2篇精细化
  • 2篇计算方法
  • 2篇高度计
  • 2篇比例尺
  • 2篇TOPEX/...
  • 2篇垂向
  • 1篇信息产品
  • 1篇沿岸
  • 1篇跃层
  • 1篇中国沿岸
  • 1篇统计分析

机构

  • 1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1篇范振华
  • 5篇董明媚
  • 5篇徐珊珊
  • 4篇李响
  • 4篇刘玉龙
  • 4篇刘克修
  • 4篇纪风颖
  • 4篇李程
  • 3篇韩桂军
  • 3篇马继瑞
  • 2篇许崇金
  • 1篇武双全
  • 1篇颜文彬
  • 1篇周燕遐
  • 1篇董晓军
  • 1篇骆敬新
  • 1篇黄珹
  • 1篇范文静
  • 1篇王慧
  • 1篇张书东

传媒

  • 2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04
  • 3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沿岸ERA-Interim和MERRA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资料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选择33个沿岸代表性海洋站,采用1981—2012年海洋站观测数据统计计算中国沿岸整体的海气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历年逐月平均值,并对ERA-Interim、MERRA两种再分析数据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分析,为ERA-I、MERRA热通量资料的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历年逐月均值检验显示,两种再分析资料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海洋站计算结果均值差异不显著,ERA-I结果略高于海洋站结果,MERRA的均值与海洋站更接近。再分析资料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海洋站相关性显著,但方差差异均明显,ERA-I与海洋站的方差差异比MERRA小。2)季节变化特征检验显示,两种再分析数据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时间序列与海洋站统计计算结果相关性均显著,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沿岸整体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但也存在一些差异:2—7月中国沿岸整体的感热通量,海洋站数据明显低于再分析数据;潜热通量季节变化振幅海洋站大于再分析数据,MERRA数据季节变化振幅最小。3)年际变化特征的检验结果显示:1981—2012年,对于中国沿岸整体,ERA-I数据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年际变化和海洋站相关性显著,均下降趋势明显,可以用于海气热通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MERRA数据的感热通量年际变化略有下降趋势,但和海洋站的相关性不显著,MERRA数据潜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呈略上升的趋势,与海洋站计算的潜热通量趋势明显不一致,在1981—2012年不能代表中国沿岸整体的海气热通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骆敬新高志刚刘克修宋翔洲武双全范振华
关键词:感热通量潜热通量ERA-INTERIM中国沿岸
单要素变化曲线至地理地图的投影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要素变化曲线至地理地图的投影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投影要素曲线的初始计算参数;获取绘图区域的基本信息率;根据初始计算参数和基本信息计算待投影要素曲线坐标轴的左下角坐标;计算X轴和Y轴上的各刻度间...
张增健李响徐珊珊董明媚李程范振华纪风颖刘玉龙
南海海域BT资料、南森站资料计算温跃层——三项示性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4
2004年
南海海域海水温度调查资料主要为 BT 资料和南森站资料两种类型,为比较两种资料计算的温度跃层三项示性特征的区别,本文用同一种温跃层识别、统计方法分别对两种类型资料进行了判别和统计,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南海冬、夏季跃层强度分布图。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调查资料在计算浅温度跃层强度和上界深度上有较明显区别,BT 资料的温跃层强度计算结果大于南森站资料,温度跃层上界较南森站资料深,温跃层厚度亦有差别,但规律不明显。两种类型资料对深温度跃层三项示性特征值的计算结果差异不明显。
周燕遐范振华颜文彬张书东
单要素变化曲线至地理地图的投影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要素变化曲线至地理地图的投影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投影要素曲线的初始计算参数;获取绘图区域的基本信息率;根据初始计算参数和基本信息计算待投影要素曲线坐标轴的左下角坐标;计算X轴和Y轴上的各刻度间...
张增健李响徐珊珊董明媚李程范振华纪风颖刘玉龙
文献传递
引入差比关系法分析西北太平洋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测高数据被引量:12
2002年
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数据信息中存在周期成分混淆问题 .对其中的一类混淆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混淆的分潮进行分离 .卫星轨道交叉点资料包括升轨和降轨资料 ,资料量比沿轨点资料多 1倍 ,经分析发现 :在已有为期 6a多的观测资料时间序列中 ,在沿轨处混淆的分潮如K1和SSA在交叉点处不再混淆 ,可以直接分离 .因此首先对交叉点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然后由交叉点的分析结果得到分潮间的差比关系 ,处理到相近的沿轨点处 ,从而得到沿轨点的调和常数 .用引入差比关系方法 ,对西北太平洋海区 6a多的T/P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潮汐分析 ,并与沿岸及岛屿验潮站资料进行了比较 ,所得结果较满意 .
刘克修马继瑞韩桂军范振华许崇金
关键词:卫星高度计测高数据潮汐模型
用TOPEX/Poseidon资料研究南海潮汐和海面高度季节变化被引量:10
2002年
采用引入差比关系法对南海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潮汐分析;根据所得潮汐调和常数对卫星高度计测得的海面高度进行潮汐订正,进而得到南海各季节的海面高度距平。结果表明,南海冬、夏季季风强盛期海面高度距平位相相反,南海中部夏季为正距平,且有2个正距平中心;冬季为负距平,且有2个负距平中心。春、秋季是不同的季风过渡期,海面高度距平分布也明显不同:南海中部春季为正距平,且只有1个正距平中心;秋季为负距平,且只有1个负距平中心。研究表明,长周期分潮Sa和Ssa的叠加值可以很好地逼近南海海面高度距平。根据平均海面和海面高度距平得到了合成的海面高度和地转流场,发现南海表层地转流总体上是气旋式的;秋、冬季表层环流的西向强化十分明显,春、夏季较弱;冬季黑潮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北部,夏季基本上没有进入南海。
刘克修马继瑞许建平韩桂军范振华
关键词:海面高度潮汐环流
垂向剖面的要素值至地理地图的投影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向剖面的要素值至地理地图的投影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计算参数;获取绘图区域的基本信息;计算绘图边框坐标;计算垂向剖面要素投影后的深度值和数据值;计算垂向剖面要素投影后的X轴刻度坐标和Y轴刻度坐...
张增健李响徐珊珊董明媚李程范振华纪风颖刘玉龙
垂向剖面的要素值至地理地图的投影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向剖面的要素值至地理地图的投影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计算参数;获取绘图区域的基本信息;计算绘图边框坐标;计算垂向剖面要素投影后的深度值和数据值;计算垂向剖面要素投影后的X轴刻度坐标和Y轴刻度坐...
张增健李响徐珊珊董明媚李程范振华纪风颖刘玉龙
文献传递
渤海西部海平面资料均一性订正及变化特征被引量:22
2013年
海平面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海洋与气候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了海洋与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和预测工作的业务质量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以渤海西部资料序列变动明显的塘沽站(纳入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建站较短的京唐港和曹妃甸站为例,从长期趋势、年际和年代际周期波动、季节海平面变化以及与邻近站比较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资料序列发生突变的时间段诊断、变化原因、变动幅度以及订正方式。使用订正完的海平面月均及年均长期资料序列分析了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周期性波动、季节变化特征等,结果能很好地反映出局地区域的海平面变化特征,同时对于研究中国沿海以及西太的海平面变化及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慧刘克修范文静范振华
关键词:均一性
基于GIS海洋环境统计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2023年
介绍了海洋环境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主要功能角度描述了基于海洋环境综合数据库的海洋环境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主要功能。系统基于B/S架构和GIS技术,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实现了海洋环境水文气象要素横向上的覆盖,同时也实现了海洋环境水文气象要素从统计分析到气候变化分析,到现象分析纵向上的探索。系统实现了各级产品多种形式的GIS空间化,形成了制作统计分析与客观分析的散点图、填色图、等值线图、玫瑰图、流矢量图、台风路径图等产品的GIS制作能力,将为我国的海洋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经济、海洋军事等领域提供基础产品支撑。
张增健耿姗姗徐珊珊董明媚宋晓范振华
关键词:GIS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