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晖
- 作品数:81 被引量:252H指数:9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口腔正畸临床用推磨牙向后移动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口腔正畸临床用推磨牙向后移动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引导管、夹闭头、牵引头、唇挡丝、基托挡板、推簧、游离牵引钩;引导管颌方的近远中各焊接固定一个夹闭头,夹闭头的下端与固定矫治的主...
- 王文惠范存晖刘利民姜春苗丁弘刘晓洁房晓旭杨彩秀郑英泽
-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内埋伏牙定位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内埋伏牙的定位成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颗颌骨内埋伏牙行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GEAW4.1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以获得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图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全方位地展示埋伏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
- 陈杰范存晖许涛李绍科
- 关键词:埋伏牙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成像
- 拔除第一恒磨牙的临床矫治体会——附8例临床病例分析
- 第一恒磨牙因其特殊的功能和解剖位置,正畸矫治中常被用来作为支抗磨牙,很少作为减数拔牙的对象。但是因为其龋患率最高,临床上常遇到正畸病人的第一恒磨牙因重度龋致残冠残根无法保留,这对正畸医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此时拔除...
- 范存晖陈杰刘新强
- 关键词:第一恒磨牙临床矫治第二恒磨牙临床病例分析
- 加强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必要性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学研究生进行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必要性。方法结合当前国内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的美学教育现状,分析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医学美学的关系,讨论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口腔医学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果口腔医学美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结论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应加强口腔医学美学教育。
- 范存晖杨茜陈杰
- 关键词:口腔医学正畸学美学教育
- 安氏分类与矢状骨型分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安氏分类与矢状骨型分类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我科近 5年收治的正畸病例 3 61例 ,年龄 14~ 18岁。将样本按安氏分类法进行分类 ,统计出对应的矢状骨型分类的分布 ;再按矢状骨型分类法统计出对应的安氏分类的分布。将安氏分类及矢状骨型分类分别依Ⅲ类、Ⅰ类、Ⅱ类进行等级划分 ,应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氏分类与矢状骨型分类之间的相关系数τ =0 .464 3 ,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u =4.3 68>2 .5 8,P <0 .0 1)。结论 :安氏分类与矢状骨型分类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安氏Ⅰ类对应的矢状骨型三类的分配比为 4∶1∶1;安氏Ⅱ类为 2∶1∶0 ;安氏Ⅲ类为 1∶0∶2。矢状骨型Ⅰ类对应的安氏三类的分配比为 3∶2∶1;矢状骨型Ⅱ类为 2∶3∶0 ;矢状骨型Ⅲ类为 1∶0∶3。
- 刘新强徐宏刘王君范存晖陈杰孙雪玉
- 关键词:口腔正畸安氏分类
- 婴儿期唇腭裂的术前鼻齿槽塑型治疗
- 范存晖陈杰
- 口周力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颌骨在静息状态口周力作用下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提取1名替牙期UCLP患者的CBCT图像,建立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双侧切牙区、尖牙区、第一和第二前磨牙/乳磨牙区、第一恒磨牙区的唇(颊)舌侧的牙槽突区作为施力部位,垂直于牙槽突表面施加前期研究所获得的口周力值,分析模拟口周力作用后上颌骨的应力及位移变化。结果:在口周力的作用下,上颌骨的健、裂侧在三维方向上均发生应力及位移的改变。VonMises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位移的方向主要是向后向内,前段向后移位最明显,健侧中后段大于裂侧。健、裂侧和前后部的抑制作用分别呈现出不对称性及不均衡性,唇颊侧压力较大或(和)舌侧压力较小。结论:口周力对UCLP患者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在三维方向上有不同程度地抑制,矢状向抑制程度最大,前段受抑制最明显。
- 杨彩秀范存晖许涛房晓旭王文惠郑英泽刘晓洁
- 关键词:唇腭裂上颌骨口周力
- 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病人下颌骨对称性的锥形束CT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病人下颌骨的对称性。方法选取UCLP病人20例(UCLP组)、非唇腭裂病人(CLP)20例(非CLP组),对两组均行锥形束CT(CBCT)扫描,用Mimics 17.0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定位标记点,对髁突长度、喙突长度、下颌角长度、下颌体中段长度、颏部长度、下颌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髁突横径宽度进行测量。结果UCLP组下颌骨裂隙侧喙突长度大于非裂隙侧(t=-2.135,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CLP组下颌骨左右两侧各指标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牙期UCLP病人下颌骨存在不对称性,其中裂隙侧喙突长度大于非裂隙侧,其余下颌骨结构基本对称。
- 王宏扬范存晖杨茜姚品伊李然欧阳汉斌
- 关键词:腭裂下颌骨
- 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与语音功能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与患儿语音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3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患儿为试验组,并随机选择40名替牙期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由语音专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语音进行判听,将患儿发音错误数量与其X线头影测量片的牙、颌、面的软硬组织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患儿大多数存在发音异常,错误发音与反覆盖及OB(J覆与覆盖之和)呈高度相关,与上下切缘间的距离呈高度正相关,与TD-PW(舌背最高点至咽后壁距离)呈正相关。结论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患儿大部分存在语音功能障碍,发音功能障碍与切牙关系及舌位置有关。
- 王兰磊杨加峰陈杰刘新强范存晖刘珺
- 关键词:头影测量语音
- 正畸记存模型修整器修整法的改进
- 2010年
- 目的对正畸记存模型传统的修整器修整法进行改进,探讨更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修整方法。方法选择正畸记存模型154副,用传统法修整89副,改进法修整65副,统计比较两种修整方法出现震荡破损的模型数。结果传统修整器修整法制作89副模型中,有8副在修整上下颌后壁、侧壁、短夹壁的过程中出现牙列破损;改进修整器修整法制作的65副模型无牙齿缺损的表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χ=4.47,P<0.05)。结论改进的修整器修整法适用于不同错类型模型的修整,并且在预防修整过程中的模型牙列震荡破损方面优于传统法。
- 姜松磊范存晖杨茜
- 关键词:正畸学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