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龙
- 作品数:82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步态自主平衡行为的下肢神经肌肉力学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步态过程滑移后的自主平衡恢复行为,建立了基于神经肌肉力学理论的下肢行走多杆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步态滑移现象发生后的自主平衡恢复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给出了步态自主平衡恢复行为中的主控参数,并对自主平衡恢复过程中下肢肌群的功效进行了讨论,计算了自主平衡恢复行为中的下肢肌群主控参数.两组不同受试者的滑后自主平衡恢复实验结果表明,该步态模型可用于分析滑跌后的自主平衡行为特征.
- 苏海龙张大卫李佳
- 关键词:步态下肢
- 约束复合踝关节运动对人体步态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目的是研究约束复合踝关节内(外)翻和旋内(外)运动对人体步态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在水平湿滑试验台上进行,对比了约束复合踝关节内(外)翻和旋内(外)运动(FIXED)以及无束缚(FREE)两种状态,分析了时-空步态参数、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以及利用摩擦系数(UCOF)。试验结果表明FIXED可能会导致步速和跨步长显著增大,双支撑期显著缩短。同时,FIXED可影响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关节角度在矢状面内的运动幅度。另外,约束后利用摩擦系数显著增大,这反映了滑跌概率的增大以及步态稳定性的减弱。因此,在助行器、双足机器人或者假肢设计中,应该进行结构设计以实现复合踝关节内(外)翻及旋内(外)运动。
- 李洋张峻霞苏海龙王新亭张琰
- 关键词:步态分析稳定性
- 绿色非ODS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介绍了绿色非ODS清洗的必要性,论述了超声波清洗的机理、特点、工艺参数选择及工艺过程,阐述了绿色非ODS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 张秀棉苏海龙张增辉
- 关键词:制造业
- 一种土栖小动物挖掘力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栖小动物挖掘力测试装置,其包括试验台底板、传感器支架、传感器、受力装置、测试通道,在试验台底板上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测试通道,在测试通道两侧对称安装传感器支架,在传感器支架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支架由X...
- 张琰张峻霞张鹏涛王新亭苏海龙
- 基于多维摄像系统的人体上肢运动参数求解
- 用基于普通摄像机的多维摄像分析系统对人体运动参数进行测量,需要研究位于人体上相应部位的标记点与选定的参考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标记点在参考坐标系中的运动特性,并对人体运动进行评估。通过对人体上肢运动模型的研究,并结合...
- 曾孝宇苏海龙陈伟张建国
- 关键词:生物力学人体上肢摄影测量
- 自给式下肢助行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给式下肢助行器,其由左右对称设置的腰部支撑架、大腿支撑杆、小腿支撑杆、脚部支撑板、髋关节旋转副、膝关节旋转副、踝关节旋转副、髋关节驱动机构、膝关节驱动机构、大腿紧固带、小腿紧固带构成。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科...
- 张峻霞王新亭苏海龙曹赛赛王泽
- 步态滑跌过程中人体下肢关节运动的力学效应研究
- 2024年
- 本文通过建立步态模型并结合试验验证,研究在水平步道行走受扰发生滑移后,滑动腿足跟接触步道时刻至非滑动腿足跟接触步道时刻内人体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的力学效应。本文募集10名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进行试验,采集分析了在油面步道环境行走时发生滑移后自主恢复平衡和滑倒两种情况下的人体下肢关节角度和关节力矩变化规律。综合步态模型和步态试验,对人体发生滑跌过程中下肢关节力矩和关节角度变化趋势和机理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人体避免滑跌损伤和下肢助行装置及康复辅具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 赵骋飞李丽娜苏海龙王春鹏
- 关键词:步态分析关节运动
- 滑跌步态实验行走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跌步态实验行走保护装置,由支撑机构、传动机构及安全保护机构构成,支撑机构由支撑吊架及固装在支撑吊架下部的滑轨构成,传动机构由驱动电机、传动链条及链轮构成,驱动电机固装在支撑吊架上,传动链条绕行于滑轨上...
- 张峻霞王新亭苏海龙杨喜飞张芸芸
- 面向老年用户的医疗自助终端包容性设计研究
- 2023年
-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医疗自助终端的功能升级与拓展,同时医疗自助终端面向广大用户群体,应具有良好的包容性,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体验。总结医疗自助终端现存的问题,提出面向老年用户的医疗自助终端的包容性设计原则,对医疗自助终端进行重新设计,使用眼动设备测试重新设计的医疗自助终端的可用性,并对青年组和老年组的眼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包容性设计原则重新设计的医疗自助终端在完成率、效率及用户满意度上都比较趋同,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且未影响青年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医疗自助终端的包容性。
- 王新亭辛亚文苏海龙张峻霞
- 背向行走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背向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变化,从而探究其对人体步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Pedar-X压力鞋垫)采集10名受试者在正向和背向两种行走模式下的足底压力数据。试验在跑步机上进行,以正向行走作为对照试验组。依据试验条件及预试验时受试者的直观感受,选取4个速度(2.0、2.5、3.0、3.5 km/h)分别进行两种行走模式下的试验,分析不同速度下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足底压力、足-地接触时间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速度的两种行走模式下,人在行走过程中的足底压力有所不同。背向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中心从足前部向足跟过渡,从内侧向外侧过渡。相比正向行走,背向行走时的足底压力显著减小,行走过程中的足-地接触时间有所增加。结论研究背向行走的压力分布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人的动态平衡机制,并为行走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 王新亭任静苏海龙张峻霞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