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楠

作品数:11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通脉
  • 3篇通脉颗粒
  • 3篇中医
  • 2篇眼针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中医药
  • 2篇斑块
  • 2篇病变
  • 2篇沉疴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逆向转...
  • 1篇当归
  • 1篇当归四逆
  • 1篇当归四逆汤
  • 1篇导师

机构

  • 11篇辽宁中医药大...
  • 7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沈阳职业技术...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沈阳二中

作者

  • 11篇胡楠
  • 4篇石岩
  • 4篇于睿
  • 2篇张威
  • 2篇张欢
  • 2篇郭仪
  • 1篇李京
  • 1篇姜南辉
  • 1篇隋楠
  • 1篇陈靖
  • 1篇刘姿瑶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涵古蕴今 沉疴回春——臧佩林教授治疗抑郁症临床经验总结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其治疗方法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西医药治疗此病存在弊端甚多,运用中医药治疗此病的优势则日益显现出来。...
胡楠
关键词:抑郁症中医药
导师陈莹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总结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绝经前后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典型临床症状为月经紊乱或绝经、烘热汗出、心烦失眠、烦躁易怒、情绪不宁等,这些证候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可数月,长者可迁延数年,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古代医籍没...
胡楠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
文献传递
涵古蕴今 沉疴回春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其治疗方法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西医药治疗此病存在弊端甚多,运用中医药治疗此病的优势则日益显现出来。...
胡楠
关键词:抑郁症中医治疗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考察清脂通脉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考察清脂通脉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搜集各类草药及其化合物成分信息,通过Genecard获取动脉粥样硬化靶标蛋白,所获得的基因交集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在线数据库结合R语言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清脂通脉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在分子功能方面可能是通过影响核受体、转录因子、类固醇激素受体、谷胱甘肽转移酶、氧化还原酶的活性发挥作用;在生物途径方面,类固醇结合、谷胱甘肽结合、雌激素受体及氧结合、氧化应激等产生了影响;信号通路富集发现清脂通脉课题可能通过多种通路发挥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可以对清脂通脉颗粒进行作用机制全面预测,清脂通脉颗粒可能通过多靶点发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胡楠石岩石岩于睿郭仪刘姿瑶李京张欢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动脉粥样硬化
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并对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材料与方法:  1.选取144只SPF级SD雄性大鼠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分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
胡楠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胆固醇逆向转运
眼针联合保神汤治疗中风后不寐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中风后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辨证后取眼针穴区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都同时配合中药保神汤口服。4周后根据临床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不寐临床疗效确切。
胡楠于睿
关键词:眼针
白僵蚕化学成分及药用药效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23年
白僵蚕,又称天虫,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是我国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历史悠久且药用价值广泛。白僵蚕性平,味属辛咸,归肝、肺经二经,具有抗凝血、抗惊厥、降脂降糖、抗癌抑菌、镇静催眠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祛风解痉、通络止痛、散结化痰。可使用单方或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头痛、卒中偏瘫、外感发热、咳嗽咽痒、哮喘、皮肤瘙痒、癫痫、直肠腺瘤等多种疾病。白僵蚕主要由白僵蚕蚕体及白僵菌两部分构成,并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其中不同的化学成分能够发挥不同的药效作用,前期进行大量文献梳理,总结出白僵蚕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白僵蚕素、多糖、氨基类,分别介绍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白僵蚕的药用药效以及相关研究,以期能够为白僵蚕的药理学研究以及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胡楠石岩石岩隋楠隋楠陈靖
关键词:白僵蚕化学成分癌前病变
眼针联合疏肝清脂法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疏肝清脂法联合眼针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临床疗效。方法:辨证后将全部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取眼针穴区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都同时配合中药疏肝清脂方加减口服。12周后根据临床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疏肝清脂法联合眼针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临床疗效确切。
胡楠于睿张威姜南辉张欢
关键词:眼针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考察清脂通脉颗粒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探究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实验判断清脂通脉颗粒的细胞毒性;通过PMA诱导的人THP-1细胞实验,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后研究清脂通脉颗粒对脂质吞噬的影响;进行Westblot实验进行清脂通脉颗粒对蛋白影响的测定;通过NF-KB通路抑制剂JSH-23联合给予验证清脂通脉颗粒作用靶点。结果CCK-8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清脂通脉颗粒对THP-1细胞活性均无影响;模型组细胞总胆固醇显著增加(P<0.001);清脂通脉颗粒不同浓度组细胞中总胆固醇含量有减少的趋势,且100、200μg/mL组内胆固醇含量更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清脂通脉颗粒可减少NF-κB信号通路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CASP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CASP-9)、核转录因子κB-p65蛋白(p65)含量表达(P<0.01),减少B细胞淋巴相关X蛋白(Bax)蛋白含量表达(P<0.05),增加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含量表达(P<0.01);清脂通脉颗粒作用于巨噬细胞,与NF-κB通路抑制剂JSH-23作用靶点相同。结论细胞水平验证清脂通脉颗粒对其活性无影响、无毒性、安全可靠;清脂通脉颗粒可吞噬脂质、减少巨噬细胞中胆固醇含量;清脂通脉颗粒可通过调控NF-κB通路内相关分子蛋白表达发挥抗AS(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清脂通脉颗粒与NF-κB通路抑制剂JSH-23作用相同。
胡楠石岩石岩郭仪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NF-ΚB通路
中药复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两个人独立地系统检索中药复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语种为中文和英文。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数据库有: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Pub Med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和Note Express电子数据库,检索年限自建库年至2017年5月。并由两个人独立地整理并提取资料,如遇分歧,请求第三方协助解决。同时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本研究的数据处理。结果:最终共纳入12篇RCT文献,共计1052名中药复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Meta分析显示:I2=0%,Z=4.88,OR=3.07[1.96,4.81],P〈0.000 01,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ourse积分的Meta分析显示:I2=0%,Z=14.56,OR=-0.96[-1.09,-0.83],P〈0.000 01,试验组在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ourse积分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Meta分析显示:I2=46%,Z=17.78,OR=-0.09[-0.10,-0.08],P〈0.000 01,试验组在改善IMT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Meta分析显示:I2=98%,Z=12.57,OR=-0.20[-0.23,-0.17],P〈0.000 01,试验组在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Meta分析显示:I2=76%,Z=7.27,OR=-0.08[-0.13,-0.02],P〈0.000 01,试验组在调节血脂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所有纳入试验均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复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的斑块面积、斑块Course积分、血脂等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
胡楠张威张威于睿
关键词:中药复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血脂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