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杨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尿道
  • 4篇尿道下裂
  • 4篇小儿
  • 4篇疗效
  • 3篇阴茎
  • 3篇治疗小儿
  • 3篇尿道板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阴茎头
  • 2篇游离包皮内板
  • 2篇手术
  • 2篇尿道成形
  • 2篇尿道成形术
  • 2篇皮内
  • 2篇气膀胱
  • 2篇腔镜手术
  • 2篇患儿
  • 2篇儿童
  • 2篇腹腔镜手术

机构

  • 10篇厦门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胡杨
  • 6篇徐波

传媒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茎上移法治疗小儿阴茎阴囊转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阴茎上移法治疗小儿阴茎阴囊转位(penoscrotal transposition,PST)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1年3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6例PST患儿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阴囊M形皮瓣法(A组),25例采用阴茎上移法(B组)。两组患儿年龄及PST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91,P=0.626;χ^(2)=0.710,P=0.790)。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PST矫正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尿道损伤。B组手术时间(70.36±9.76)min,较A组(96.62±13.18)min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3,P=0.000)。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13.2个月。A组术后发生皮肤坏死5例(23.8%)、瘢痕增生6例(28.6%),B组各发生1例(4.0%);B组上述两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9,P=0.047;χ^(2)=5.341,P=0.021)。术后6个月PST矫正评价,A组完全矫正15例、不完全矫正6例,B组完全矫正24例、不完全矫正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1,P=0.021)。结论采用阴茎上移法矫正小儿PST不仅手术操作简便,还能同时矫正阴囊分裂,术后并发症少,阴茎阴囊外观满意。
吴永隆胡杨王寿福徐波徐延波陈海琛
关键词:阴茎阴囊转位
改良气膀胱下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
2024年
目的:总结改良气膀胱下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5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改良气膀胱下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4.5岁;右侧5例,左侧9例,双侧1例。手术方法:建立气膀胱,膀胱内游离输尿管下段,末端输尿管口缝合牵引线,应用尿道口-输尿管开口-新输尿管裂孔三点一线原理,准确寻找膀胱外输尿管。将已游离的输尿管自新输尿管裂孔重新迁入膀胱内,建立黏膜下隧道,将输尿管远端包埋于黏膜下隧道内,缝合输尿管口,再置入双J管,完成Leadbetter输尿管再植手术。术后定期复查尿常规了解尿道感染情况,泌尿系彩超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评估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或狭窄、是否存在输尿管反流等指标。结果:15例患儿均经气膀胱下完成Politano-Leadbetter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单侧81~103min,平均(91.0±16.5)min;双侧136~165min,平均(149.0±15.4)min。术中几乎无明显出血。留置尿管7~8d,拔除尿管后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排尿困难、切口感染或裂开,住院时间8~15d。术后随访12~24个月,近期无尿漏、切口感染、尿路感染,远期无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彩超测得肾盂前后径为(0.95±0.35)cm,较术前的(2.68±0.75)cm明显减小;输尿管最大直径为(0.75±0.21)cm,也比术前的(2.85±0.65)cm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气膀胱下Politano-Leadbetter术已是一种技术成熟且易于学习的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保留了原始输尿管的开口位置与解剖走向,是治疗小儿输尿管末端狭窄类疾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马丽丽陈海琛胡杨徐波
关键词:腹腔镜
青春期前尿道下裂解剖数据测量: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研究青春期前尿道下裂各项相关人体测量学指标,数据化描述尿道下裂的解剖异常。方法 选择2021年3月—12月3个医学中心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16例青春期前(TannerⅠ级)尿道下裂初次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10~111个月,平均32.6个月。尿道下裂按照尿道缺损所达位置分型,远段型(尿道缺损在冠状沟或以远)47例(9.11%),中段型(尿道缺损在阴茎体段)208例(40.31%),近段型(尿道缺损在阴茎阴囊交界部或近侧)261例(50.58%)。测量以下指标:术前和术后即刻阴茎长度,重建尿道长度和尿道总长度;阴茎头区形态指标,包括术前阴茎头高度和宽度、AB、BC、AE、AD、有效AD、CC、BB、冠状沟尿道板宽度以及术后阴茎头高度和宽度、AB、BE和AD,其中A点为舟状沟顶点、B点为舟状沟侧方隆突、C点为阴茎头冠腹外侧隆突、D点为阴茎头冠背侧中点、E点为冠状沟腹侧中线;包皮帽形态指标,包括包皮帽宽度、内板和外板长度;阴囊形态指标,包括左侧、右侧和前方阴茎阴囊距;肛殖距,包括肛门阴囊距1(anoscrotal distance 1,ASD1)、ASD2、肛门阴茎距1(anogenital distance 1,AGD1)和AGD2。结果 远段型、中段型和近段型术前阴茎长度依次减少,重建尿道长度依次增加,术后尿道总长度依次减少(P<0.05)。术前远段型、中段型、近段型阴茎头高度依次递减(P<0.05),但阴茎头高度/宽度值大体接近;AB值、AD值、有效AD值依次减少(P<0.05);BB值、冠状沟尿道板宽度和(AB+BC)/AD值在各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阴茎头宽度各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值和AB/BE值依次增加,AD值依次递减(P<0.05)。3型包皮内板长度递减(P<0.05),外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段型、远段型和近段型左侧阴茎阴囊距依次增加(P<0.05)。ASD1、AGD1和AGD2从远段型至近段型依次递减(P<0.05)。其余指标仅在部分两两组间比较差异�
王学军陈海琛潮敏杨博毛宇覃道锐吴永隆张殷胡杨刘愉陈绍基唐耘熳
关键词:青春期前尿道下裂人体测量学
部分取向硅钢合金体系热力学数据库的建立及合金设计
硅钢亦称电工钢,是电力和电讯工业用以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互感器、继电器以及其它电器仪表的重要磁性材料。相图是材料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在金属材料成分设计中有重要应用,因此,有必要掌握取向硅钢的相图和热力学信息。本论...
胡杨
关键词:取向硅钢合金设计相图热力学数据库构建
改良尿道板镶嵌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镶嵌尿道成形术(grafted 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G-TIP),即阴茎头段G-TIP(glans G-TIP,GG-TIP)治疗尿道下裂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37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其中,75例采用GG-TIP(GG-TIP组)、62例采用经典G-TIP(G-TIP组)。两组患儿年龄、尿道下裂类型、阴茎长度、阴茎头宽度、阴茎头高度、阴茎下弯角度、口顶距、尿道板宽度,以及阴茎头舟状沟顶点分别至冠状沟背侧中点、腹侧中点的距离及两者差值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成形尿道长度、口冠距,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周最大尿流率,术后6个月采用国际尿道下裂客观评分标准(HOSE)评价疗效。结果GG-TIP组手术时间较G-TIP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形尿道长度及口冠距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尿道口均位于阴茎头前端,呈垂直裂隙状。两组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5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术后GG-TIP组发生尿道瘘3例、尿道狭窄2例、阴茎头裂开1例,G-TIP组各发生3、3、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IP组术后2周最大尿流率大于G-TIP组,术后6个月HOSE评分高于G-TI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G-TIP修复儿童尿道下裂安全、有效,与GTIP相比具有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尿流率改善明显以及阴茎外观美观的优势。
王寿福胡杨吴永隆徐波陈海琛
关键词:尿道下裂儿童
气膀胱下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比较气膀胱下Politano-Leadbetter与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51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的患儿,早期24例行Cohen术式,后期27例采用Politano-Leadbetter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比较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输尿管扩张恢复情况。结果:51例患儿均在气膀胱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2组手术时间[(114.42±29.84)min vs(129.59±47.42)min,P=0.18]、术中出血量[(5.88±4.81)mL vs(5.81±4.25)mL,P=0.96]、术后住院时间[(10.17±2.65)d vs(10.56±3.23)d,P=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无尿漏。2组患儿各有2例术后出现尿路感染1次,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术后1、3、6个月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2组患儿术后输尿管扩张情况均较术前好转,48例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其中Cohen组2例,Politano-Leadbetter组1例,术前均为巨输尿管,术后6个月复查排尿性膀胱泌尿道造影(VCUG)均未见反流,2组输尿管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气膀胱下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具有微创优势的特点;同时Politano-Leadbetter术的输尿管符合自然生理解剖特点,在输尿管游离范围、裁剪及黏膜下隧道长度方面具有Cohen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吴永隆陈海琛胡杨徐延波徐波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板头段镶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尿道下裂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板头段镶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glans grafted tubularised incised plate,GG-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166例应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手术修复尿道下裂的患儿资料。分为A、B 2组,其中A组为GG-TIP手术组,即在TIP手术中阴茎头段背侧加深纵切联合头段局部游离包皮内板镶嵌,B组为经典TIP手术组。记录A、B组临床随访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最大尿流率(Qmax)及尿道下裂客观评分标准(HOSE),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66例纳入分析,患儿平均年龄(21.20±9.64)个月,随访时间6~34个月。阴茎头型14例,阴茎体型127例,阴茎阴囊型25例,阴囊型及会阴型0例。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术后总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vs 15.74%,P=0.337);尿道瘘(χ^(2)=0.114,P=0.735)、尿道狭窄(χ^(2)=0.365,P=0.546)及阴茎头裂开(χ^(2)=0.506,P=0.477)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周的Qmax优于B组[(9.46±1.57)mL/s vs(8.12±1.18)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HOSE评分(15.09±0.98)分,且尿道口均位于阴茎头前端,呈垂直裂隙状,B组HOSE评分(14.67±0.85)分,A组HOSE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G-TIP手术修复儿童尿道下裂是安全、有效的,该术式操作简单,可改善术后尿流率,且阴茎外观美观,值得推广。
王寿福陈海琛胡杨吴永隆徐延波徐波
关键词:尿道下裂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血管瘤患儿血清miR-126水平与瘤体增生的关系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检测血管瘤患儿血清miR-126水平,分析其与血管瘤瘤体增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血管瘤患儿112例,分为增生期组(78例)和退化期组(34例)。另选取同期确诊为血管畸形的52例患儿为血管畸形组。应用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病变情况,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应用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26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VEGF、缺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结果CD34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血管瘤患儿血管内皮细胞胞质中。血管畸形组、退化期组、增生期组瘤体组织MVD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血清miR-12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畸形组和退化期组血清HIF-1α、VEGF、Ang-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退化期组、血管畸形组相比,增生期组血清Ang-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VEG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血管瘤患者血清miR-126水平与MVD,血清VEGF、HIF-1α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Ang-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126在增生期血管瘤患者血清中低表达,可能与瘤体组织血管生成和增生过程有关。
胡杨陈海琛吴永隆雷昕徐延波
关键词:小儿血管瘤MIR-126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前列腺囊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小儿前列腺囊发病率低,不过在重型尿道下裂术后发现前列腺囊的比例不在少数,因此,前列腺囊逐渐引起临床重视。前列腺囊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2种,开放手术常由于暴露欠佳手术完整切除困难,损伤大、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已逐渐被淘汰目前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因此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前列腺囊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收治手术的5例前列腺囊患儿,发病年龄1.2~5.2岁,平均2.3岁。其中1例为2岁患儿反复尿路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余4例患儿为尿道下裂术后反复附睾炎,经保守治疗无效,术前均行尿流率检查,除外尿道狭窄。5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前列腺囊切除,均切断双侧输精管。结果发现患儿在术后7~10 d拔除尿管,均无尿瘘发生;随访1~6年,5例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未再发生尿路感染或附睾炎,复查VCUG,均未见明显前列腺囊影。对于有症状的前列腺囊患儿,腹腔镜手术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手术的关键在于完整切除囊肿及与其相连的输精管并保持尿道完整通畅。
吴永隆徐延波胡杨陈海琛
关键词:前列腺囊儿童腹腔镜
改良阴茎头段Inlay术治疗尿道下裂患儿的短期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阴茎头段Inlay术治疗尿道下裂患儿的方法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改良阴茎头段Inlay术治疗的121例尿道下裂患儿,年龄10~69个月,中位年龄19个月。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_(max))及国际尿道下裂客观评分标准(Hypospadias Objective Scoring Evalution,HOSE)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121例患儿中,首诊病例98例,其中阴茎体远端型26例,阴茎体中部型44例,阴茎体近端型21例,阴茎阴囊型7例;再手术23例,为前置手术1~4次。手术均一期完成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术后并发症:尿道瘘6例、尿道狭窄1例,无阴茎头裂开。术后2周的平均Q_(max)为(9.05±1.17)ml/s。所有患儿术后尿道口均位于阴茎头前端,呈垂直裂隙状,平均HOSE评分为(15.03±0.96)分。结论改良阴茎头段Inlay术修复小儿尿道下裂是安全、有效的,该术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术后外观良好,值得推广。
陈海琛王寿福吴永隆胡杨徐波
关键词:尿道下裂保留尿道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