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坚
- 作品数:146 被引量:351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儿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 1995年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一病理形态学诊断,是血尿和肾病综合征非微小病变型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对12例原发性MsPGN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1992年6月~1993年11月期间共作经皮肾活检24例,其中确诊为MsPGN的12例为分析对象。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6~14岁,平均8.8岁。从发病到肾活检的病程为1月~6年,平均17个月。肾活检标本送检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其系膜病变分为轻、中。
- 徐晓华张碧丽周红胡坚郭志深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病理分析儿童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2例报告被引量:13
- 2001年
- 胡坚黄文玉张永梅陈晓颖潘春莹钱天维
- 关键词: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DIC
- 儿童风湿性疾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诊断和治疗尚未得到统一,总结分析我院6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4年风湿性疾病合并M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6例(女4例,男2例)患儿符合MAS的诊断条件。发生MAS前,4例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OJIA),2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所有病例确诊MAS时疾病状态处于低活动期,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峰形热(5/6)或中高热(1/6),肝脾肿大(6/6),淋巴结病(6/6),外周血3系减少(6/6),明显的肝损伤(6/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象(2/6)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6)。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酶升高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持续存在。3例骨髓涂片可见吞噬血细胞现象和浆细胞岛,其他3例未行此检查。3例患儿被证实存在感染,2例单纯疱疹病毒(HSV)和1例甲型肝炎病毒(HAV)。未发现药物相关因素。分别进行个体化治疗,重点在早期发现和联合抗病毒治疗,适度地联合免疫化疗(HLH-94或环孢素A)可以获得及时的缓解。1例SOJIA患儿严重肝损伤经连续性血液滤过/肾脏替代治疗联合免疫化疗获得迅速缓解。2例SOJIA患儿死于严重的内脏出血。结论MAS不仅见于SOJIA,还可以发生在儿科其他风湿性疾病的任何阶段,其发生率可能要高于以往的认识。感染可能是主要的触发因素。适时的免疫净化联合免疫化疗有益于严重肝损伤的恢复。
- 胡坚李崇巍马继军尹晶王晓敏黄文玉张咏梅
-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儿童
- 黏膜免疫失调在婴儿非感染性炎症中作用假说与临床分析
- 前言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不仅在食物过敏方面具核心作用,而且在婴儿未明原因的无灶性发热的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炎症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在4个病例的基础上提出的假说,或有益于提醒临床医生如何发现黏膜防御异常,解析临床现象,...
- 胡坚
-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一例报告被引量:1
- 1997年
- 红细胞生成性脓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并不罕见,但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近日收治1例,现报告于下。 患儿 女,9岁。主因颜面与双手背部反复肿痛、化脓、结痂7年半,双足肿痛5天于1996年6月20日入院。患儿自1岁半始,每年3至4次出现面部与双手背部红、肿、痒、痛,剧烈时哭闹。继之出现散仜皮疹,中央化脓,甚至溢脓、结痂,久后形成瘢痕。发作无明显季节差异,日光曝晒可使皮损加重。疼痛重时患儿喜将双手置于凉水中。从无多汗、乏力、吞咽因难、腹痛及尿色异常。数年间辗转于几所城市大医院,分别珍为“日光性皮炎”,“风湿病”,“
- 龚新顺胡坚王文红朱俊香侯梅荣安秀杰田庆春
- 关键词: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病例报告
- 儿童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1例
- 2016年
-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是对多发性肌炎(PM)及皮肌炎(DM)中抗合成酶抗体阳性患者所具有的一组特殊症候群的总称。Zampieri等报道在儿童时期,无论是PM、DM或者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发现抗Jo-1抗体实属少见。检索国内外文献,不乏成人的病例报告,但儿童病例报告罕见。天津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1例ASS患儿。报告此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时期ASS的认识,以免漏诊或误诊,早期治疗,现报道如下。
- 许晓辉刘力胡坚
- 关键词:儿童时期抗JO-1抗体病例报告多发性肌炎结缔组织病阳性患者
- 黏膜免疫失调在婴儿非感染性炎症中作用假说与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4例婴儿长期发热病例,探讨黏膜免疫失调在婴儿非感染性炎症中的作用,探求相关机制的假说.方法:将4例住院婴儿长期发热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重点分析黏膜免疫失调相关的实验室数据、病原学、基础免疫、抗感染和抗炎治疗效果...
- 胡坚
- 关键词:非感染性炎症病理机制
- 儿童期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被引量:3
- 2007年
- 在儿童,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是风湿性疾病(特别是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或炎症性疾病严重的、有时是致死性的并发症。然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临床报告多见于成人。文章重点对巨噬细胞活化等相关概念、感染致病、临床识别和治疗予以介绍。
- 胡坚
- 关键词: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风湿性疾病
- 第109例——反复发热、皮肤结节、脓疱及肝、脾、淋巴结肿大被引量:3
- 2003年
- 胡坚皮士红夏宇靖宋兰云胡晓丽
- 关键词:发热皮肤结节脓疱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 川崎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川崎病(KD)患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0例KD患儿急性期血清PCT水平和治疗前后的变化。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全部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和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根据是否存在胃肠道症状(A组:是,B组:否)组及是否存在肝功能异常(C组:是,D组:否)组。比较各分组之间PCT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期血清PCT在治疗前高于正常值的患儿共有56例(46.67%),治疗后血清PCT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KD患儿中CAL组共31例,其PCT升高率(38.71%)与NCAL组(4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L组与NCAL组血清PCT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CAL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CAL组。120例KD患儿中有胃肠道症状者共35例,其PCT升高率(62.86%)与无胃肠道症状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2组间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例KD患儿中有肝功能异常者共42例,其PCT升高率(52.38%)与无肝功能异常组(43.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CT值在此2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可以反映KD患者急性期的炎症状态,其水平升高不能预测CAL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但与胃肠道症状的出现或许有关。
- 刘力魏蔚胡坚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降钙素胃肠疾病川崎病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