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军红

作品数:66 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肿瘤
  • 15篇腹腔
  • 15篇肠癌
  • 14篇直肠
  • 14篇腹腔镜
  • 13篇手术
  • 12篇直肠癌
  • 12篇胃癌
  • 8篇术后
  • 8篇切除
  • 8篇外科
  • 7篇结直肠
  • 6篇胃肿瘤
  • 6篇细胞
  • 6篇疗效
  • 6篇结直肠癌
  • 6篇标本
  • 5篇结肠
  • 4篇低位直肠
  • 4篇低位直肠癌

机构

  • 64篇河南大学
  • 3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4篇胡军红
  • 21篇王晨宇
  • 17篇张军杰
  • 16篇任学群
  • 10篇李诗杰
  • 10篇杨德生
  • 10篇史朝晖
  • 7篇孟继明
  • 7篇姚坤厚
  • 6篇李柄辉
  • 5篇康玉华
  • 5篇李福春
  • 5篇马万里
  • 5篇孙嵩洛
  • 4篇索智敏
  • 3篇孙俊聪
  • 3篇陈宏超
  • 3篇华龙
  • 3篇郑立
  • 3篇刘大晗

传媒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华结直肠疾...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相关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肝胆外科手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按照营养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8.1±3.2),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马万里郑立胡军红秦长江孙嵩洛任学群
关键词: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
多学科工作团队模式提高肿瘤学被引量:27
2013年
多学科工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是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固定工作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的临床讨论会。肿瘤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目前的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培养方向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培养。MDT为肿瘤学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多学科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史朝晖孙俊聪刘大晗胡军红任学群
关键词:肿瘤学临床思维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3年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手术后3年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58例开腹根治手术患者,54例腹腔镜根治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后根据临床分期接受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肿瘤安全学指标以及3年总体生存率、3年无病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5 9.6)、(23.0 8.5)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3%、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8)。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之间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3.4%和6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8)。结论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有效,3年内疗效与开腹手术的无明显差异。
孟继明秦长江王朝阳胡军红任学群
关键词:腹腔镜进展期胃癌疗效
九节龙皂苷-Ⅰ对胃癌移植瘤的影响
胡军红王晨宇张军杰陈河金李兴旺
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在HBV感染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核富集转录体1(NEAT1)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5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97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NEAT1在组织中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ncRNA-NEAT1预测预后的截点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及COX预后分析。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NEAT1表达量分别为3.26(2.85,5.63)、1.52(0.45,1.7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NEAT1预测三年无进展生存情况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0.713~0.892),最佳截断值为3.16,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78%、60.82%;lncRNA-NEAT1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包膜侵犯、临床分期、远处转移、AFP水平等资料相关(P<0.05);NEAT1高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总体生存时间低于NEAT1低表达患者(P<0.05);包膜侵犯、临床分期、远处转移、NEAT1高表达是肝癌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包膜侵犯、远处转移、NEAT1高表达是肝癌总体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癌组织存在LncRNA NEAT1表达水平的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肝癌临床参数及预后相关。
王晨宇华龙李兴旺张军杰陈江涛姚坤厚胡军红
关键词:肝癌乙肝病毒长链非编码RNA
妊娠期胃癌5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妊娠期胃癌由于发病率低,临床上较为罕见,据报道发病率占同期胃癌的0.97%。对其特点认识不足,未能引起临床足够重视,容易误诊及漏诊,以致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现对我院1997—2007年所收治的5例妊娠期胃癌误诊原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胡军红史朝晖任学群
关键词:妊娠期胃癌误诊分析手术根治误诊原因发病率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手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18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胆管一期缝合组101例和T管引流组88例,观察2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结果 一期缝合组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方面与T管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胆漏、腹腔感染及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胆管一期缝合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痛苦更小,安全可行。
胡军红史朝晖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一期缝合术T管引流
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脾切除、断流术后10例(66.6%)。发生在术后4周内11例(73.3%)。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6例,CT确诊5例,剖腹探查确诊4例。11例行小肠及其受累系膜切除、小肠端端吻合,治愈8例,术后因中毒性休克、MODS死亡3例。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由药泵给予溶栓、抗凝及激素治愈4例。12例出院后继续服抗凝药6个月,随访6个月~5年,除1例失访外,11例均无血栓复发。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出现腹部隐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发热、血小板升高或腹泻时,应警惕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及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最佳选择。对无腹膜炎体征者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导管给予溶栓、抗凝及激素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出现腹膜炎时急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继续抗凝是巩固疗效、防止血栓复发的关键。
叶金芳华积德胡军红刘大晗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肠系膜静脉血栓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根治术在老年患者应用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109例老年(70岁以上)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124例老年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102.5±34.3)ml比(181.7±73.8)ml,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更快[(2.8±0.6)d比(4.0±1.2)d,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0.7±7.5)d比(14.2±6.5)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0.1%(11/109)比21.0%(26/124),P〈0.05],但手术时间较长[(231.2±51.4)min比(208.5±53.6)min,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枚数相当(31.4±14.2比32.6±11.7,P〉0.05)。腹腔镜组术后短期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和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且微创优势显著。
胡军红杨德生郑立李诗杰王晨宇任学群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腹腔镜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Ⅲ期胃癌手术老年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均行D2根治术并完成消化道重建,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抗感染、止疼,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试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热化疗灌注机(RHL-2000A)进行热灌注化疗。灌注奥沙利铂100 mg/m^2+地塞米松10 mg溶于4 0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腹腔灌注,1次/d,连续4 d。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及术后肿瘤转移复发时间。结果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14例;试验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4例,试验组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风险比(HR)=0.40,P<0.05];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与对照组(13.64%)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复发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姚坤厚魏伦收马万里胡军红
关键词: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奥沙利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