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建民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物理系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贮氢
  • 4篇贮氢材料
  • 3篇能源
  • 2篇热力学
  • 1篇当代物理学
  • 1篇电池
  • 1篇新能源
  • 1篇能源开发
  • 1篇凝聚态
  • 1篇凝聚态物理
  • 1篇凝聚态物理学
  • 1篇汽车
  • 1篇氢能发电
  • 1篇氢能汽车
  • 1篇氢能源
  • 1篇氢燃料
  • 1篇氢燃料电池
  • 1篇燃料电池
  • 1篇热泵
  • 1篇热力学性质

机构

  • 8篇苏州铁道师范...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肖建民
  • 2篇李盘林

传媒

  • 3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新能源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大自然探索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节能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贮氢材料热泵的特性系数和配对工质被引量:2
1994年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贮氢材料热泵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致冷、增热和升温型贮氢材料热泵的COP公式,列举了一些重要的配对工质,并指出提高COP的途径和选择配对工质的基本原则。
肖建民
关键词:化学热泵贮氢材料
当代物理学的四个新领域
1995年
粒子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是研究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微观粒子的内部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学科。为了研究这一层次的物质结构,需要把粒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故它也称为高能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基元,它的答案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最初,人们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基元,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相继发现了电子、质子、光子。
肖建民
关键词: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
论能源过渡和新能源的开发前景被引量:5
1996年
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将被逐渐消耗殆尽,全世界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能源过渡,即以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并建立以氢能源为新的中介能源的能源体系的过程。本文论述支持能源过渡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技术背景;概述了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特点和技术应用前景。
肖建民
关键词:新能源能源开发
论氢能源和氢能源系统被引量:42
1997年
本文从能源过渡观点出发论述发展氢能源的重要性,概述氢能源系统及相关的氢能制取、储存和输运和应用技术,研究了几种一次能源与氢能源的组合系统。
肖建民
关键词:氢能源氢能汽车氢能发电
全文增补中
贮氢材料的热力学与化学性质被引量:7
1990年
根据热力学定律对贮氢材料的工作原理作了初步探讨,计算了60多种贮氢材料的△H和△S值,并介绍了钛系、镧系、镁系三大系列贮氢材料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
肖建民
关键词:贮氢材料热力学
二次能源存储技术被引量:2
1993年
肖建民
关键词:二次能源储能能源
氢能电池
1993年
到21世纪,人类将面临着化石燃料能源枯竭的严重挑战。为此,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力量和资金转向新能源的开发。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太阳能、风能等“软能源”。但由于它们具有无规律性、功率密度低、场地特异性等特征,因而难于作为稳定的能量供给使用部门。为此,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二次能源,才能构成稳定有效的能源系统。其最佳候选者便是氢能。这是因为氢具备以下特点:原料来源是水,储量丰富,用之不竭;燃烧产物也是水,洁净无污染;能够实现经济、
肖建民
关键词:贮氢电池氢燃料电池
一种可用于计算贮氢材料热力学性质的解析方法
1996年
本文提出一种解析方法,在已知一组元剩余偏摩尔量或系统剩余摩尔量时,可利用此方法计算了岵元系的热力学性质,还可以利用此方法计算贮氢材料的剩余化学势和剩余摩尔焓。’
肖建民李盘林
关键词:贮氢材料热力学性质
在贮氢材料中引发氘核冷聚变的可能性
1998年
研究和计算表明,贮氢材料吸氘后可能引发D-D冷聚变。指出,可能存在两种D-D冷聚变机制;(1)裂裂加速机制,估计其聚变截面在(0.04 ̄30)mb范围;(2)库仑屏蔽下的碰撞机制,估计其聚变率在(10^-15 ̄10^-4)/(cm^3·s)范围。
肖建民李盘林
关键词:冷聚变贮氢材料氘核贮氢合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