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学平

作品数:72 被引量:342H指数:10
供职机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2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8篇红茶
  • 11篇茶树
  • 11篇茶叶
  • 9篇香气
  • 8篇香气成分
  • 8篇绿茶
  • 6篇色谱
  • 6篇气相色谱
  • 6篇相色谱
  • 5篇砖茶
  • 5篇固相微萃取
  • 5篇
  • 4篇热风
  • 4篇萃取
  • 4篇茶品
  • 4篇茶品质
  • 4篇茶树品种
  • 3篇多酚
  • 3篇饮料
  • 3篇院校

机构

  • 53篇宜宾职业技术...
  • 17篇四川农业大学
  • 9篇重庆市农业科...
  • 7篇宜宾学院
  • 7篇四川省茶业科...
  • 4篇质量检验中心
  • 4篇宜宾川红茶业...
  • 3篇漳州天福茶职...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省茶业集...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测试技术...
  • 1篇四川省食品发...
  • 1篇北京东西分析...
  • 1篇天福茶职业技...
  • 1篇米易华森糖业...
  • 1篇四川省旭茗茶...

作者

  • 71篇罗学平
  • 42篇李丽霞
  • 15篇赵先明
  • 11篇李清
  • 11篇何春雷
  • 9篇敬廷桃
  • 7篇杜晓
  • 7篇李丹
  • 5篇先元华
  • 5篇成洲
  • 3篇唐茜
  • 3篇郭浩
  • 3篇周黎军
  • 3篇魏晓惠
  • 2篇邹瑶
  • 2篇边磊
  • 2篇单虹丽
  • 2篇刘琨毅
  • 1篇何珣
  • 1篇王波

传媒

  • 10篇南方农业
  • 6篇福建茶叶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宜宾学院学报
  • 2篇现代食品
  • 2篇农业工程技术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茶叶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颗粒形绿茶连续化初制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形绿茶连续化初制生产线,包括鲜叶杀青模块、连续揉捻模块、动态脱水模块、连续造形模块和足火烘干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振动输送机或提升机连接,所述连续造形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设备A、双锅曲毫机、输送设...
罗学平李丽霞钟晓雪李清李丹
不同焙火处理对四川乌龙茶香味与化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以四川早白尖茶树的开面二、三叶新梢为原料制作成颗粒形乌龙茶,并以电焙笼为焙火设备,设置不同的焙火温度(70、90、110℃)和焙火时间(2.5、3.5、4.5 h)处理,探讨焙火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0-110℃的焙火温度可促进四川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发展,并在90℃焙火3.5-4.5 h或110℃焙火3.5 h可获得最佳品质。在焙火过程中,生化成分发生较大变化。
罗学平李丽霞赵先明敬廷桃
四川黑茶降氟技术与理论的研究
黑茶是我国重要的茶类之一,但由于茶树具有吸收和聚积氟元素的生理特性,许多黑茶产品的氟含量较高,长期饮用已经在民族地区造成了慢性“氟中毒”。本论文以四川黑茶为研究对象,运用栽培学、加工学、生物化学以及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
罗学平
关键词:黑茶
文献传递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茶叶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探索
2019年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建设,建成了"从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的茶叶综合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建设,该实训基地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性实训初步实现,师资水平显著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实训基地技术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区域范围内重要的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基地,但该基地在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将重点探索实训基地"校中厂"运行机制,把茶叶实训基地打造成区域范围内重要的德艺双馨"茶匠"培养基地。
李丽霞罗学平周黎军李清先元华
关键词:茶叶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
影响乙酸乙酯对茶多酚和儿茶素萃取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乙酸乙酯(EtAc)萃取茶多酚(TP)和茶儿茶素类(TC),系统探讨了茶汤浓度、pH值、离子强度和萃取温度对茶多酚和儿茶素萃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EtAc萃取TP和TC的最佳工艺组合为:茶汤浓度4%,离子强度6%,茶汤温度30℃和pH5,按照该工艺组合萃取TP和TC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工业生产有指导意义。
何春雷罗学平陈强杜晓
关键词:乙酸乙酯茶多酚儿茶素萃取率
一种组合筒式采茶装置及识别和定位茶叶采摘部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筒式采茶装置及识别和定位茶叶采摘部位的方法,组合筒式采茶装置包括按键控制模块、茶叶识别模块、组合式筒式采摘模块和自吸式茶叶收集模块;所述按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按键信息获取采摘指令,并将采摘指令发送给茶叶...
吴强罗学平张松林
文献传递
反相HPLC同时快速测定茶饮料中的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被引量:2
2008年
建立了茶饮料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四种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150mm×4.6mmi.d.,5μm);流动相:0.02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95:5,v/v);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0ml/min;柱温:25℃;进样体积:10μl。本方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等特点,可同时检测茶饮料中四种食品添加剂。
罗学平魏晓惠郭浩郑云华李小兵
关键词:茶饮料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
不同提香时间对黄金芽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2025年
为探究提香时间对黄金芽红茶品质的影响,以未提香红茶为对照(CK),分析比较了80℃下提香2.0、2.5、3.0、3.5和4.0 h的黄金芽红茶的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提香能明显提高黄金芽红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且提香3.0 h的黄金芽红茶品质最佳,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达92.15分。提香后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均低于CK,但提香时间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提香时间超过3.5 h后,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降低,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降低,茶褐素含量显著升高。基于电子鼻分析不同提香时间黄金芽红茶的香气差异,发现W5S、W1W和W2W 3个传感器对干茶和叶底样品的响应值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提香时间对黄金芽红茶中的氮氧化合物、硫化物和芳香族成分的影响较大。
杨丽冉闫敬娜罗学平刘明丽蒋宾
关键词:电子鼻
马弗炉程序控温测定茶叶灰分含量被引量:10
2008年
茶叶总灰分是指茶叶经高温灼烧后的无机物质,一般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3.5%~7.0%,一般而言,高档茶灰分含量较低,粗老、含梗多的茶叶总灰分含量较高。
何珣魏晓惠郭浩罗学平
关键词:茶叶质量灰分含量马弗炉总灰分干物质
HS-SPME-GC-MS联用测定宜宾黄观音红茶香气成分被引量:1
2022年
为一步开发黄观音茶树资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宜宾黄观音红茶香气品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宾黄观音红茶中分离鉴定出61种香气化合物,主要的香气贡献成分是醇类化合物,含量为59.45%,其中主体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δ-杜松烯、芳樟醇氧化物Ⅳ、3,7-二甲基-1,5,7-辛三醇、水杨酸甲酯等24种物质,占香气物质总量的85.38%。宜宾黄观音红茶萜烯指数较低,这表明其属于高香型红茶。因此,利用黄观音茶树鲜叶制作川红工夫红茶具有品种优势,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罗学平李丽霞李丽霞练学燕陈岗杨凡云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茶香气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