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亚非
- 作品数:55 被引量:215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新式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在Zea Longa线栓法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改良线栓法进一步改进,为建立更加稳定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提供参考。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Zea Longa线栓法组、改良线栓法组、新式线栓法组三组,每组10只。比较上述3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时间,及再灌注24h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率及动物死亡率等指标,评价经过再改进后的新式线栓法制作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有效性。结果:Zea Longa线栓法组、改良线栓法组、新式线栓法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率,模型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1),但新式线栓法组的模型制作时间及大鼠死亡率明显低于Zea Longa线栓法组和改良线栓法组。结论:经过进一步改进的新式线栓法可以有效缩短模型制作时间,减少动物死亡率,优于Zea Longa线栓法组、改良线栓法组,使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的建立更加简易稳定。
- 范瑞娟罗亚非孙玉凤
- 关键词: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 探究式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教学方法的选择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是教师的责任,通过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克龙巴赫的研究认为,教学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教育者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方法适应不同的学生或不同情境中的学生,就能达到最优化。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 Teachingmethods,简称ITM)由美国教育家施瓦布和本达女士等人倡导,已成为国际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ITM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特定的问题环境,启发和诱导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去收集资料,以实验为手段,手脑并用,通过主动操作、思考、观察、
- 唐中生张作涛宋华陆莹吴春朋罗亚非
-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教学教学法教学水平教学过程
- 甘草多糖促进脐血源树突状细胞分化与成熟的初步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两种浓度的GPS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脐血单核细胞并分为2组,分别用低、高浓度为100μg/ml、400μg/ml的GPS悬液诱导DC。运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DC形态,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结果:GPS刺激后,两组DC均呈现典型成熟DC形态学特征,尤以高浓度组诱导的DC数量最多,形态学特征最明显,且上清液中IL-12的水平最高(P﹤0.01)。结论:GPS可刺激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的分化和成熟,以高浓度组最佳。
- 张作涛谢高宇唐中生罗亚非陆莹
- 关键词:甘草多糖树突状细胞脐血免疫活性
- 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电针智三针和尼莫地平治疗,连续20 d。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β含量,制作海马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能力、血浆Aβ含量、海马和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与VD模型组比较,电针智三针治疗后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5,P<0.01),血浆Aβ含量降低(P<0.01),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和变性减轻且数量增加。结论电针智三针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Aβ含量、调节脑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继而增加海马CA1区和大脑皮质神经元数量有关。
- 唐中生陆莹宋华谢高宇罗亚非张作涛
- 关键词:电针智三针血管性痴呆Β-淀粉样蛋白
- 《正常人体解剖学》说课例说——以“脊神经”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介绍了"脊神经"的教学设想,对备课、讲课等各教学环节从教育理论上进行阐述,把教师的教学设想、教学思想及其理论依据讲出来,与同行交流。
- 唐中生罗亚非田维毅
- 关键词:脊神经说课
- 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清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V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治疗,连续15 d。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β、TNF-α含量,制作海马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能力、血清IL-1β、TNF-α含量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VD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后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5,P<0.01),血清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埋线后降低血清IL-1β、TNF-α含量,缓解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 唐中生谢高宇陆莹陈波张作涛罗亚非
- 关键词:穴位埋线学习记忆能力
- 不同浓度甘草多糖促进脐血源树突状细胞分化与成熟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研究不同浓度甘草多糖(GPS)体外对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并分为3组,用不同浓度的GPS悬液诱导为DC。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DC形态,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MTT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GPS刺激后,各组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均呈现典型的成熟DC形态学特征,尤以400μg/ml GPS组诱导DC数量最多,最具形态学特征,且上清中IL-12的水平最高(P<0.01),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最强(P<0.01)。表明GPS可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DC的分化和成熟,增强DC的免疫学活性,尤以400μg/ml最佳。
- 唐中生罗亚非谢高宇陈波陆莹张作涛
- 关键词:甘草多糖树突状细胞脐血免疫活性
- 家兔前肢太阳经五输穴层次解剖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家兔前肢太阳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穴区的层次解剖结构。方法:先对15只雄性家兔、15只雌性家兔前肢太阳经五输穴进行体表定位标识,针刺各穴,并用多用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协助探穴,以确定上述五输穴定位准确性,然后麻醉家兔,分别从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灌注动脉填充剂和静脉填充剂,使前肢血管全部染色清晰,手术显微镜下逐一对腧穴进行层次解剖,观察并测量腧穴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家兔前肢太阳经五输穴浅层穴区以贵要静脉及属支、尺神经浅支为基础;深层穴区以尺动脉分支、尺静脉及属支和尺神经为基础。结论:"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和贵要静脉及属支、尺动脉分支、尺静脉及属支、尺神经及其浅支有密切的关系,这可能是上述5个腧穴穴区的形态学基础。
- 陆莹张作涛罗亚非唐中生徐照
- 关键词:前肢家兔
-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8年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将传统讲授式教学和慕课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新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课上以小组协作学习及教师答疑为主。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现报道如下。
- 陆莹罗亚非唐中生谢高宇吴春朋寇云芳范瑞娟朱世杰
-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法教学资源
- 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海马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CIA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血液流变学(BR)及海马CA1区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表达的影响,探讨CIAA对VD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D模型组、CIAA组、尼莫地平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CIAA组、尼莫地平组分别施行CIAA和尼莫地平治疗。血液流变快测仪检测BR相应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BR及p75NTR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大鼠BR、海马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VD模型组比较,CIAA组、尼莫地平组BR指标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AA可降低痴呆大鼠BR、下调海马CA1区神经元p75NTR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的神经保护机制。
- 唐中生李霞吴春朋罗亚非谢高宇寇云芳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穴位埋线血液流变学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神经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