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清玉

作品数:30 被引量:514H指数:1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气候
  • 6篇粒度
  • 6篇黄土
  • 6篇冰期
  • 5篇祁连山东段
  • 5篇季风
  • 4篇气候变化
  • 4篇青藏
  • 4篇青藏高原
  • 4篇末次间冰期
  • 4篇间冰期
  • 3篇东亚季风
  • 3篇剖面
  • 3篇隆升
  • 3篇末次冰期
  • 3篇黄河
  • 3篇古土壤
  • 2篇中更新世
  • 2篇沙尘
  • 2篇沙尘暴

机构

  • 30篇兰州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0篇管清玉
  • 21篇潘保田
  • 12篇高红山
  • 10篇邬光剑
  • 9篇王均平
  • 8篇苏怀
  • 4篇李吉均
  • 4篇李琼
  • 3篇陶燕
  • 3篇徐树建
  • 3篇李炳元
  • 3篇王勇
  • 2篇曾正中
  • 2篇张明泉
  • 2篇潘俊斌
  • 2篇刘志刚
  • 1篇刘小丰
  • 1篇王建力
  • 1篇业渝光
  • 1篇刘佳

传媒

  • 6篇中国沙漠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干旱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08年
对祁连山东段黄土-古土壤环境磁学的研究表明,在这一地区黄土-古土壤沉积中主要的磁性矿物是磁铁矿型矿物,而磁化率的增强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并不匹配,且存在着由剖面底部向上逐渐升高的趋势。我们认为在铁磁性矿物种类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磁化率的这种增强很可能是磁性颗粒物粒度变化或者来源相关的磁性颗粒含量的变化所引起。
王勇潘保田管清玉王建力
关键词:磁化率环境磁学西北干旱区
中更新世全球最大冰期与中国沙漠扩张被引量:21
2002年
位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交界带的沙沟黄土剖面 ,详细记录了 0 8MaBP以来东亚季风系统和沙漠演化的历史 .L6黄土层中 ,中值粒径和砂粒含量表明当时冬季风极端强盛 ,沙漠大规模扩张 ,其范围仅次于末次冰期最盛期 .在 0 6~ 0 7MaBP以前 (即深海氧同位素MIS16阶段 ) ,北半球高纬度大陆冰盖大规模扩展 ,全球冰量达到最大 ,并且西伯利亚冰盖的扩展 ,还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增强 ;同时 ,青藏高原上也发育了最大规模的冰川 ,从而强化了西风和东亚冬季风 .其结果造成了中国季风边缘区的沙漠扩张 .虽然全球冰量和青藏高原是影响沙漠演化的重要因素 ,但在不同的时段其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也不能忽略其它因素的影响 .
邬光剑潘保田管清玉高红山
关键词:青藏高原黄土沙漠演化粒度
豫西黄土中砂粒含量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9
2005年
研究表明,豫西黄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粒组分(>63μm),地域特定的地貌造成三门峡、扣马黄土中砂粒含量的增加。扣马剖面记录了自1.2Ma来砂粒百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在我国气候逐步恶化的总体环境下,区域地貌的改变叠加在全球变化之上。随着黄河的下切,大量松散堆积物暴露于大气环境中,为冬季风提供了丰富粉尘物源,汾渭盆地、三门峡盆地、黄河两岸滩地、沙滩以及两岸山地是豫西黄土砂粒的主要源区之一。
王均平潘保田高红山王勇苏怀管清玉刘小丰李吉均
关键词:黄河东亚季风
腾格里沙漠南部(河西走廊东段)沙尘暴代用指标初探被引量:2
2009年
沙沟剖面蕴涵着上风向腾格里沙漠南部(河西走廊东段)沙尘暴形成与演化的丰富信息.文中通过对沙沟剖面3个样品组粒径—标准偏差的分析,发现各样品组都存在4个敏感粒组,由古土壤层向黄土层、砂层各敏感粒组呈现出变粗的趋势.在粒度分布模式上,沙沟剖面3个样品组存在分异,S1(平均)、L1(平均)均为双峰分布模式,L1(砂层)则为三峰分布模式,即多了一个较粗的第三峰(275.4—550μm),这与现代腾格里沙漠尘暴样的粒度分布模式相一致,而且古砂层第三峰所处的粒径范围恰好与其4个敏感粒度组分之一基本吻合.由于L1(砂层)是腾格里沙漠沙尘暴过程的直接产物,因此可以将沙沟剖面275.4—550μm的粒组含量作为腾格里沙漠南部(河西走廊东段)沙尘暴的敏感代用指标.
管清玉潘保田徐树建邬光剑李娜赵明徐先英潘俊斌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沙尘暴粒度
近20 a兰州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时空演变规律
2024年
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及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使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法探究兰州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空间上提取植被覆盖度以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兰州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二者所占的比例在研究时段内有所下降.建筑用地比例在研究时段内持续上升,到2020年占到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7.94%.2010年之后其他用地向建筑用地的转移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2015年后研究区土地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大量耕地和草地转移为建筑用地,水体面积持续增长,未利用地和林地面积占比也由增加转为减少.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中部植被覆盖度较高,南北部植被覆盖度较低,植被退化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及西南部部分山地、近城区周围以及在建用地.
薛成起杨恩祺潘乐瑶孙玮文袁庭蔚管清玉
关键词: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
黄河宁蒙河段沙样粒度与分形维数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分形理论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黄河宁蒙河段附近地区沙漠表层沙样的粒度及其分形维数特征,发现其机械组成中以细砂、粉砂为主,粒度分形维数值与砂粒呈反相关关系,与粉粒、黏粒呈正相关关系.从腾格里沙漠沿河而下直到库布齐沙漠,4个沙区的分选系数、粒度分形维数值依次减小,并且两者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在粒度及分形维数分析结果中,0.10 mm粒径是一个重要的分界值.
管清玉桂洪杰潘保田王丽娟刘子变
关键词:粒度分形维数宁蒙河段黄河
西安重度以上污染天气PM2.5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被引量:9
2020年
为研究汾渭平原核心城市(西安)重度以上污染天气PM2.5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采集的PM2.5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采样期间重度以上污染天气(AQI>200)PM2.5中与人群暴露健康风险关联的9种典型重金属成分,利用相关性分析揭示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运用富集因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判断来源,借助美国EPA风险暴露模型表征重金属健康风险水平。结果表明:PM2.5平均浓度191.49±48.67μg·m-3,重金属的平均浓度(ng·m-3)顺序为Zn(324.98)、Mn(123.52)、Pb(118.59)、Cu(46.78)、As(18.11)、Cr(16.24)、Ni(5.37)、V(4.59)、Co(3.13)。致癌重金属中Cr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0.462),Ni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0.503)、Co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0.506)。Zn、Pb、As污染与人为源密切相关,Ni、Co、Cu污染是自然源和人为源的共同作用;交通和燃煤排放、风飏粉尘、岩石风化排放一次气溶胶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Mn元素具有较大非致癌风险,其他元素非致癌风险可忽略;Cr、As、Co风险值高于一般可接受水平,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王鑫肖舜董治宝曹军骥张宁宁刘随心沈振兴徐红梅管清玉陶燕蔡瑞婷王雨萌
关键词:PM2.5重金属污染特征
河西武威地区最近800ka黄土环境记录研究
本论文选取了祁连山东段北麓武威黄羊镇南一个199m厚的黄土剖面(沙沟剖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根据古地磁年代和沉积速率计算出剖面底部的年龄约为835Ka。选取了碳酸钙百分含量[CaCO3(﹪)]、磁化率(SUS)、土...
管清玉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文献传递
末次冰期旋回气候高度不稳定性研究
气候变化研究一直是近十几年来地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距现代全新世间冰期最近的间冰期——末次间冰期由于其记录承载体较丰富、分辨率较高、相互之间可比性较强,因此使其成为理解目前全新世间冰期气候自然变化的最佳选择对象。紧随...
管清玉
关键词:气候变化黄土剖面末次冰期
祁连山东段北麓近10 ka来的气候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29
1998年
磁化率、碳酸钙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可用作良好的气候指标,主要是反映了降水量的变化。祁连山东段北麓哈溪剖面研究表明,9560aB.P.时本区已进入全新世。大暖期是对温度而言,与气候适宜期是不同的概念,二者在时间上也不一定是同时的。本区的气候适宜期为6.8~3.6kaB.P.,气候最宜期为5.0~3.6kaB.P.,与其它记录有不同之处。在7.8~7.2kaB.P.和1.5~0.8kaB.P.间出现了“冷湿”的气候组合,这与传统的气候组合不同,但后一阶段的“冷湿”是有大量证据的。9.0~8.7kaB.P.间是全新世最干旱的时段,堆积了砂黄土。
邬光剑潘保田管清玉王建民赵志军
关键词:祁连山东段全新世气候变化古气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