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春容

作品数:67 被引量:358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市道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7篇细胞
  • 31篇白血
  • 31篇白血病
  • 21篇基因
  • 20篇急性
  • 17篇造血
  • 17篇造血干
  • 17篇造血干细胞
  • 17篇干细胞
  • 16篇造血干细胞移...
  • 16篇干细胞移植
  • 13篇淋巴
  • 9篇淋巴细胞
  • 9篇免疫
  • 7篇异基因
  • 7篇异基因造血干...
  • 6篇血细胞
  • 6篇髓系
  • 6篇髓系白血病
  • 5篇移植后

机构

  • 52篇北京市道培医...
  • 13篇北京大学
  • 9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作者

  • 67篇童春容
  • 27篇陆道培
  • 24篇刘红星
  • 24篇蔡鹏
  • 21篇吴彤
  • 16篇王静波
  • 14篇王卉
  • 14篇孙媛
  • 14篇赵艳丽
  • 13篇朱平
  • 12篇殷宇明
  • 12篇张弦
  • 11篇王彤
  • 11篇曹星玉
  • 9篇卢岳
  • 8篇杨君芳
  • 7篇林跃辉
  • 7篇费新红
  • 7篇达万明
  • 7篇顾江英

传媒

  • 11篇中国实验血液...
  • 9篇中华血液学杂...
  • 6篇中华检验医学...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第八届全国肿...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癌症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0篇2012
  • 14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断发热伴幼稚细胞增多
2010年
病例摘要 患者男,26岁,主因间断发热2个月,外院诊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个月,于2009年1月收入北京市道培医院住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体温升高,最高38.7℃,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PLT正常,Hb100g/L,抗炎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5d后体温又升高,具体不详。
王卉伍平凌文君张帅李燕燕康蕊刘红星王彤童春容
关键词:间断发热细胞增多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体温升高医院住院病例摘要
淋巴细胞输注与淋巴瘤和白血病免疫治疗被引量:1
2010年
进入21世纪以来,淋巴细胞输注在淋巴瘤、白血病,特别是淋巴细胞增殖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或动员后淋巴细胞输注(DLI/DSI)为移植后复发患者提供了再次缓解的契机,CIK/DC-CIK细胞免疫治疗有非MHC限制性抗肿瘤活性,人工合成肿瘤抗原激活的"CTL"细胞治疗有肿瘤特异性靶向杀伤效应,TCR转基因制备抗肿瘤淋巴细胞为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作者建立的母体淋巴细胞输注(NIMA)疗法既发挥抗瘤/病毒活性,又避免了HLA不合的免疫屏障.
朱平童春容邢海洲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瘤淋巴细胞输注
伴t(5;12)(q31;p13),FIP1L1/PDGFRα阴性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008年
目的提高对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CEL)的认识水平。方法报告1例伴t(5;12)(q31;p13),FIP1样基因1(FIP1L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Rα)(-)CEL的诊治过程。外周血及胸腔积液细胞的免疫表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染色体采用G显带分析,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肺及脾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1例16岁女性患者严重贫血、发热、脾大、血小板减少、嗜酸细胞显著增高,持续22个月。骨髓嗜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改变;肺和脾组织均呈嗜酸细胞浸润,伴脾栓塞。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为t(5;12)(q31;p13),不表达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外周血及胸腔积液细胞中除大量嗜酸细胞外,CD3^-、CD4^-、CD8^+异常T淋巴细胞分别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43%和1.66%。患者对羟基脲、泼尼松、干扰素和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共40d)治疗无效,小剂量阿糖胞苷、米托蒽醌、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泼尼松等联合化疗仅有短期效果。患者最终死于心、肺、肝、肾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本例FIP1L1/PDGFRα(-)CEL符合WHO诊断标准,对多种药物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无效,应在疾病早期尽早争取造血干细胞移植。CD3^-、CD4^-、CD8^+克隆性T细胞异常与CEL发病的关系值得关注。
罗荣牡武淑兰童春容邱镜莹伍平陆道培
关键词:白血病嗜酸细胞T淋巴细胞
多瘤病毒基因载量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多瘤病毒的基因载量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关系。预防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方法收集40例健康人和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20例合并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血液和尿液,合成多瘤病毒BKV、JCV和SV40基因引物,应用传统的PCR和EvaGreen染料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血液和尿液多瘤病毒BKV、JCV和SV40DNA。结果40例健康人和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液中BKV、JCV和SV40基因均为阴性;尿液中正常健康人BKV基因的检出率为15%(6/40),JCV基因的检出率为10%(4/4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BKV检出率为100%(40/40),JCV基因的检出率为12%(5/40),SV40基因均为阴性。20例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尿液中BKV基因载量均高于正常人和无出血性膀胱炎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结论正常健康人的泌尿系潜伏存在病毒BKV和JCV基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与BKV多瘤病毒DNA的载量有关。
童春容滕智平刘红星蔡鹏马思琨甄成亮曾毅陆道培
关键词:膀胱炎聚合酶链反应
游离缘指甲DNA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嵌合状态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用患者指甲游离缘标本进行短片段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分型和供受者嵌合率检测的适用性,并观察移植后患者指甲中供受者嵌合状态变化.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在北京市道培医院行allo-HSCT的25例患者及25名供者.采集患者及其供者外周血、骨髓、指甲游离缘和口腔黏膜标本.提取标本中基因组DNA,进行15个STR位点的基因分型和嵌合状态分析.将患者分为2组:第1组包括12例患者,在接受allo-HSCT后1个月内分别同时采集患者的指甲游离缘标本和口腔黏膜标本,并做嵌合状态的比较;第2组包括13例患者,观察患者行allo-HSCT后3个月指甲标本中的嵌合状态,并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多次指甲标本采集和嵌合状态检测.结果 在第1组12例患者中,指甲标本均检测为患者自身的STR基因型;在4份口腔黏膜标本中检测到供受者混合嵌合状态,供者STR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6.7%、32.1%、35.8%和60.7%.在第2组13例患者中,5例患者存在供受者细胞的混合嵌合状态,即受者指甲中出现供者的STR基因型,嵌合率在6.7%至82.6%之间.3例行allo-HSCT后多次检测指甲嵌合率的患者中,1例始终未检测到供者基因型的嵌合,另2例患者中检测到持续存在的供者基因型的嵌合.结论 移植后1个月内采集的指甲游离缘标本可用于患者STR基因型鉴定和供受者嵌合率分析,优于口腔黏膜标本.供者的移植物中具有可以分化成为皮肤组织的细胞,部分患者移植后皮肤中可长期存在供者来源细胞的嵌合状态.
刘红星王芳田文君喻新建朱娟韩旭滕文徐国林王岩顾江英赵艳丽孙媛孙瑞娟胥方童春容朱平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状态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卵巢癌抗独特型微抗体刺激树突细胞激活的T细胞对自体卵巢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背景与目的:以抗原肽、蛋白、肿瘤细胞冻融物致敏树突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已在多种肿瘤展开。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能模拟卵巢癌相关抗原OC166-9,本研究用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体外刺激树突细胞,以诱导出对卵巢癌患者自体肿瘤细胞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取10例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并诱导培养树突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用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刺激,促成熟后在体外激活自体T细胞。3H-TdR掺入法测DCs对自体T细胞刺激增殖的作用;51Cr6h释放实验测激活的T细胞对自体肿瘤细胞特异性的杀伤。结果:9例中有4例(#4,#5,#7,#10)6B11微抗体负载组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3H-TdR掺入的cpm值高于对照组;杀伤实验的10例患者中5例(#1,#2,#4,#7,#9)6B11微抗体负载组DC刺激自体T细胞(简称MINI-DC-T)对自体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在效靶比为20∶1时,各组不同的效应细胞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MINI-DC-T组25%~100%、F(ab)2-DC-T组18%~40%、unpulsed-DC-T组13%~43%、T细胞组9%~58%,MINI-DC-T组高于其它各组。在效靶比为20∶1时,4例(#1,#2,#4,#9)患者MINI-DC-T对自体肿瘤细胞及SKOV3、HLE、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5%~100%、5%~51%、2%~38%和2%~25%,MINI-DC-T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高于对照组靶细胞。
杨文兰崔恒冯捷昌晓红付天云叶雪张虹李小平温宏武冯立民童春容
关键词:树突细胞抗独特型抗体
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的临床经验与前景被引量:7
2017年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免疫治疗已获得一些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总结AL免疫治疗的结果和经验,如抗CD19抗原嵌合受体基因工程修饰T细胞、抗CD3/19双特异抗体治疗,使部分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efractory relapse acute B lymphocytic leukemia,r/r B-ALL)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本研究团队采用化疗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明显提高第一次CR期中低危险性A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其他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研究也逐步开展,如针对其他靶点的抗原嵌合受体基因工程修饰T细胞、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其他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针对免疫细胞周期卡控点的抗体或药物等。多种免疫治疗及方法的联合有望提高AL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从而减少采用对生存质量影响更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CT)的治疗方法。
童春容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
伊玛替尼治疗变异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鉴定1例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MLL)患者携带的变异型BCR/ABL融合基因,观察伊玛替尼治疗的疗效。方法联合使用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基因分析确定患者的变异型BCR/ABL融合基因,使用伊玛替尼治疗并定量检测该融合基因。结果患者人院时检查Ph染色体阳性,荧光定量PCR未见BCR/ABL融合基因。形态学检查原始粒细胞比例0.66,免疫分型发现髓系和B系两群幼稚细胞。患者经化疗和骨髓移植疗效不佳,进一步检测发现新的变异型BCR/ABL融合基因(GenBank:EF423615),该融合蛋白较常见的BCR—ABL b2a2型缺失10个氨基酸并伴H893Q变异。遂用伊玛替尼治疗并迅速获得缓解,变异型融合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5个月后转阴性。治疗中患者曾停药,变异型融合基因转为阳性,再次用药后又转为阴性。现患者已持续缓解12个月,生存状况良好。结论变异型BCR/ABL融合基因可能和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有关,使用伊玛替尼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刘红星曹星玉童春容吴彤王彤范桥珍伍平张弦蔡鹏朱平
关键词:融合蛋白质类
骨髓涂片荧光原位杂交在恶性血液病回顾性诊断中的应用
2013年
染色体异常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独立预后指标之一,对疾病的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治疗方案选择均有重要临床意义。但骨髓染色体制备难度大,部分患者在疾病初发时无染色体结果,从而使患者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等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我们针对骨髓形态学涂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并探讨其在回顾性诊断中的价值。
王彤曹巍殷莹张艳张琼洁王春芳李欢欢刘红星童春容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骨髓涂片恶性血液病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染色体异常预后评估
功能特异性淋巴细胞输注有效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首例报告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lc lymphohis-tiocyriysis, HLH),其共同特征为发热、肝脾大、...
邢艳萍童春容靳娴蔡鹏顾江英岑溪南朱平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疗效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