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迎利
-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颈部恶性淋巴瘤15例误诊分析
- 2006年
- 王萍窦迎利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误诊
- 菌阴肺结核诊断方法探讨
- 2002年
- 痰结核菌阴性肺结核(菌阴肺结核)的诊断是目前肺结核病人诊断的难点和热点,各种方法不断被应用于临床[1-3],但各种方法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存在不足.
- 窦迎利苏振修盛喜玲祁敏现
- 关键词:菌阴肺结核病理学诊断
- 肺部疾病中痰巨噬细胞对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的临床研究
- 1997年
- 目的:测定肺结核、肺肿瘤及非特异性炎症患者注射结核菌素前后痰巨噬细胞的不同数量变化,由此提供一种新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皮内注射结核菌素、收集注射前、后痰液,测定痰巨噬细胞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结果:肺结核病人在结核菌素试验后痰巨噬细胞明显增加,肺部肿瘤及非特异性炎症则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肺部患者测定结核菌素前后痰巨噬细胞变化,可作为菌阴肺结核与肺部肿瘤及非特异性炎症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 窦迎利李瑞琴李淑娟刘传玉朱玉芬胡天勇张朝晖
- 关键词:肺疾病结核菌素试验
- Bcl-2,P^(53),C-erbB-2蛋白在肺癌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肺癌中Bcl 2 ,P53 ,C erbB 2蛋白的表达及其在肺癌发生、转移、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76例肺癌中Bcl 2 ,P53 ,C erbB 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小细胞癌 (sclc)Bcl 2蛋白阳性率 ( 60 .0 % )明显高于腺癌 ( 16.0 % ,P <0 .0 5 )。高分化鳞癌P53 阳性率 ( 3 0 .8% )明显低于低分化鳞癌 ( 73 .8% ,P <0 .0 5 )。高分化腺癌P53 阳性率 ( 3 0 .0 % )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 ( 87.5 % ,P <0 .0 5 ) ,淋巴结有转移组P53 表达较无转移组高 (P <0 .0 5 )。腺癌C erbB 2阳性率 ( 5 2 .0 % )明显高于小细胞癌 ( 10 .0 % ,P <0 .0 5 )。高分化腺癌C erbB 2阳性率 ( 2 2 .2 % )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 ( 75 .0 % ,P <0 .0 1)。Bcl 2和P53 蛋白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Bcl 2蛋白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 ,组织分化越好 ,Bcl 2表达率越高。P53 基因改变不但与肺癌发生有关 ,而且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病程进展有关。C erbB 2基因改变与sclc关系不大 ,但与肺腺癌关系很密切。Bcl 2与P53
- 窦迎利郑晓芙赵庆夏
- 关键词:肺癌免疫组化BCL-2C-ERBB-2
- 免疫组织法探讨胸腺瘤的分类
- 1997年
- 采用Ⅳ型胶原抗体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18例胸腺瘤内Ⅳ型胶原的分布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分别根据Sayler和Eggleston及Marino和Miler-Hermelink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显示:采用Marino和Miler-Hermelink分类方法,Ⅳ型胶原分布和胸腺瘤组织学类型及病人临床阶段明显相关;而采用Sayler和Eggleston分类方法则相反。因此建议:Marino和Muler-Hermelink分类方法能反映病人的预后。
- 祁敏现梁庆正盛喜玲盛喜玲胡天勇窦迎利张云汉
- 关键词:胸腺瘤免疫组织化学
- 联合病理和血中抗体检测对痰结核菌阴性肺结核诊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3年
- 窦迎利甄新安盛喜玲祁敏现
- 关键词:肺结核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核抗体检测
- 胃癌及不同胃组织疾病ras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 1997年
- 胃癌及不同胃组织疾病ras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窦迎利1张钦宪2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但其癌变的分子学基础和发病机理尚不清。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实验应用相当于rasP2...
- 窦迎利张钦宪
- 关键词:胃肿瘤RAS癌基因基因表达
- 384例肺癌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
- 1996年
- 本文收集384例经纤支镜检查的肺癌病人。结果显示,发病部位以两肺上叶较常见,年龄多分布于40~70岁。纤支镜下,增殖型改变者多见于鳞癌,浸润型改变者多见于小细胞癌。若同时进行活检及刷检可获得较高阳性率。8例纤支镜检无阳性发现病人,后经疾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因此建议,对可疑肺癌病人纤支镜检查应同时行活检及刷检,若纤支镜检无阳性发现,可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 祁敏现盛喜玲窦迎利王峰王宁
- 关键词:肺肿瘤支气管镜检
- 人体甲状腺癌组织红外光谱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红外光谱的研究,分析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在红外光谱上的特异性,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甲状腺癌组织的特征,为实现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取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用生理盐水洗净后冻干,用KBr压片法制成薄片,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进行红外光谱测量。结果实验发现两者的红外光谱在波数为2000~400cm^-1的范围内有显著差异,具有特异性。结论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可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在含量、结构、构象上的差异,揭示甲状腺癌组织的特征。
- 刘仁明冀勇唐伟跃张建民窦迎利
- 关键词:甲状腺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红外光谱的比较与分析
- 2005年
- 目的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红外光谱的比较与分析。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粉末样品红外光谱,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1536cm-1处蛋白质酰胺Ⅱ带和1169cm-1处蛋白质分子COH伸缩振动谱带在肺癌组织中向高波数频移;肺癌组织中核酸分子磷酸二脂基团PO-2的对称伸缩振动的相对吸收强度明显增强;正常组织中脂类分子弯曲振动谱带吸收峰相对强度明显强于甲基变角振动谱带的相对强度,而在肺癌组织中这两处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大小基本相等。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对良、恶性肺部组织进行鉴别诊断,有望发展成为肺癌快速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 孙雷明唐伟跃付莉赵元黎葛向红张晓冬窦迎利
- 关键词:肺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