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兴
- 作品数:19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崽崽小说中的“闯海人”被引量:1
- 2012年
- 海南作家崽崽的小说,在"土著"与"闯海人"相对照的视野中,塑造了"闯海人"的形象,为社会转型期的海南留下了生动的文学肖像。
- 程振兴
- 关键词:土著
- 来函照登
- 2010年
- 程振兴
- 关键词:当代中学生鲁迅作品鲁迅观
- 记忆的组织——论冯雪峰的鲁迅回忆被引量:2
- 2017年
- 在卷帙浩繁的"鲁迅回忆录"中,冯雪峰对鲁迅回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冯雪峰身份特殊。作为鲁迅晚年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熟知1928至1936年的鲁迅,并几度担任晚年鲁迅的"代笔人",曾被许广平誉为鲁迅研究的"通人"。其次,冯雪峰的鲁迅回忆内容丰富,蔚为大观。其中既有散篇文章,如《回忆片断——关于智识分子的谈话》(1944年)、《党给鲁迅以力量——片断回忆》(1951年)等;又有专著,如《回忆鲁迅》(1952年版)、《回忆鲁迅》(1957年版)等。
- 程振兴
- 关键词:立三路线
- 假“私”济“公”的回忆--论许广平的鲁迅纪念被引量:3
- 2014年
- 对许广平而言,鲁迅身后的"鲁迅",是一份被有意背叛的遗嘱,一份被精心保存的遗物,更是一份必须不断重访、需要反复阐释的精神遗产。在某种意义上,许广平在建国后,尤其是"文革"中的鲁迅纪念,假"私"济"公",塑造了一个"被虚构的鲁迅"①。一、被背叛的遗嘱许广平与鲁迅的相濡以沫,有诗为证:"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②。
- 程振兴
- 关键词:回忆精神遗产建国后
- 《金陵十三钗》的性别叙事:无主名的牺牲被引量:2
- 2012年
- 《金陵十三钗》中慷慨赴死的12个秦淮河女人,是历史上无名的失踪者。中国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尤其是其中充满了傲慢与偏见的性道德,鞭策她们做了无主名的牺牲。
- 程振兴
-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性别叙事
- 鲁迅书信的征集与择取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动乱的年代,鲁迅书简的存世量并不多。而且,鲁迅书简在收信人和征集者那里,已经历了一个"被过滤"的过程。因此,存世的鲁迅书简不能搜集完备,搜集到的一部分鲁迅书简又因种种不便明言的原因,未能公之于世。
- 程振兴
- 关键词:书简
- 建立与鲁迅的“个人关系”
- 2020年
- 今天是谁在研究鲁迅?这是我们回顾鲁迅研究史,并试图在其中确立自己的坐标时,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是一群栖身于学院体制之内,高度依赖于“学校—学报—项目”三位一体建制的研究者,我们属于“学院派”。在学术大数据时代,我们是高速运转的学术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齿轮”或“螺丝钉”。被“学术工业化”的大潮所裹挟,如今我们已深陷“项目化生存”的悖谬情境:论文和著作不叫“论文”和“著作”,而叫“科研成果”;阅读过程被简化为“查资料”,著书立说有一条流水线上的规范程序——“做项目,搞科研”。
- 程振兴
- 关键词:鲁迅研究研究鲁迅流水线著书立说大数据时代
- 现代语境中的“讲故事的人”——以《故事新编》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 2020年
- 说鲁迅是文体家,可能有些过甚其辞;但说鲁迅是一个有着深厚的体裁修养和鲜明的文体意识的小说家,可谓恰如其分。无论是撰写中国小说史,还是从事小说创作,鲁迅都表现出强烈的小说意识。在《中国小说史略》序言中,鲁迅的第一句话开门见山:"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①,据说常有读者在这句话后加上:"有之,自鲁迅先生始",堪称恰到好处。在中国小说史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既是经典之作,也是开山之作。
- 程振兴
-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故事新编》小说意识现代语境《中国小说史略》文体意识
- 1938年版《鲁迅全集》中的“鲁迅”——以序言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程振兴
- 关键词:《鲁迅全集》序言出版工作历史意义鲁迅形象参与者
- 童心来复梦中身——重读鲁迅《故乡》
- 2021年
- 1933年3月,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写道: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①上文中鲁迅对其小说的自我定位是“启蒙主义”——这也是全部鲁迅文本中唯一直接提及“启蒙主义”之处。
- 程振兴
- 关键词:病态社会《故乡》童心消闲疗救鲁迅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