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凯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油田
  • 3篇油藏
  • 3篇曙光油田
  • 3篇稠油
  • 3篇稠油油藏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模型
  • 2篇油藏开发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水
  • 2篇气水交替
  • 2篇气水交替驱
  • 2篇辽河油田
  • 2篇勘探
  • 2篇值模拟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断层
  • 1篇断层封闭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陇东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祁凯
  • 4篇李凤华
  • 2篇徐怀民
  • 2篇魏凯
  • 1篇李风华
  • 1篇杜立冬
  • 1篇陈占军
  • 1篇宋必轩
  • 1篇崔军平
  • 1篇张蕾
  • 1篇杜立东
  • 1篇马明福
  • 1篇李秀娈
  • 1篇任战利
  • 1篇王志高
  • 1篇王静
  • 1篇高彬

传媒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2007年油...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第五届全国特...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成藏年代的确定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面积及储量最大的气田,也是中国陆上规模最大的气田.苏里格气田勘探面积5×104km2,截止2016年底,累计提交探明、基本探明储量47000×108m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
任战利崔军平陈占军祁凯陈志鹏于春勇李进步王继平
关键词:天然气田成藏年代地球化学特征鄂尔多斯盆地
气水交替驱技术在稠油油藏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1年
目前辽河油田的中深层稠油油藏大多数主力区块已进入蒸汽吞吐的中后期 ,蒸汽驱是蒸汽吞吐后提高采收率最有效的接替技术。对于不适合转蒸汽驱的稠油油藏如何提高采收率 ,在曙光油田杜 66块曙 43 5 3 0井组进行了气水交替驱的先导试验。试验已实施近 1年 ,井组产液量、产油量明显增加 ,油井动液面上升 ,油藏能量得到补充 ,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已处于吞吐中后期、油藏能量亏空严重而不适宜转蒸汽驱的普通稠油油藏来说 ,注入烟道气等非凝析气体进行气水交替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开采方式。图 2参
李凤华王静祁凯李秀娈
关键词:稠油油藏开发气水交替驱驱油
一种快速评价三维储层地质模型的新方法
在油气田的勘探评价和开发阶段,储层研究以建立定量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为目的,这是油气勘探开发深入发展的要求,也是储层研究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体现。本文对油田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不同储层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以曙266断块为例,采...
李凤华祁凯宋必轩魏凯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储层地质模型矿床地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稠油剩余油形成分布模式及控制因素分析——以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藏为例被引量:14
2004年
从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采油特点出发,总结了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稠油油藏剩余油形成控制因素和分布模式。确定了五个级次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微观级、单井单层级、井间单层级、层间级和平面级。提出了剩余油形成的三大控制因素,包括油藏地质类、油藏工程类和井网部署等。强调了油藏地质条件的关键作用,阐述了各种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王志高徐怀民杜立东祁凯
关键词:稠油油藏剩余油蒸汽驱
曙光油田曙2-6-6块CO2非混相驱数值模拟研究
根据曙光油田曙2-6-6块油藏的地质特征和高含水开发生产历史,利用ECLIPSE软件的E300组分模拟器,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和油田开发生产历史拟合。在动态预测方案中,模拟计算了继续水驱、CO<,2>+水段塞驱、气水交...
李凤华祁凯张蕾魏凯
关键词:地质模型非混相驱气水交替驱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曙光油田社212断块断层封闭性研究
2001年
以曙光油田杜212断块为例,在精细研究其断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方法,考虑有关断层封闭性的7个因素,即:岩性配置关系,断层力学性质,断层活动强度,断层及两侧储层排驱压力,断面产状,断层产状配置关系和含油饱和度,对杜212断块控制油藏形成的主干断层封闭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断层封闭与油气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而为该块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祁凯李凤华
关键词:断层滚动勘探曙光油田
杜48块难动用储量开发配套技术研究
以杜48块杜0组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反演技术识别薄层有利单砂体,并综合应用三维储层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开展油藏精细描述.通过低阻油藏成藏规律认识,结合现场试采,重新修正四性关...
李风华祁凯高彬
关键词:稠油油藏开发测井解释
文献传递
曙光油田杜212区块大凌河组稠油储集层岩矿特征及对开采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辽河坳陷曙光油田杜 2 12区块沙三中亚段大凌河油层组是稠油储集层 ,因埋藏较浅而胶结疏松。根据 11口井的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 ,其岩性主要为砾岩、杂砂岩、中细砂岩等 ,吸附性成分 (泥岩岩屑和蚀变的长石颗粒、火成岩碎屑等 )含量高 ,黏土矿物 (以蒙脱石为主 ,伊利石、高岭石次之 )含量较高 ,结构成熟度为中等到差 ,为低稳定型砂砾岩。大凌河油层下油层组的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高于上油层组 ,致使纵向非均质性强 ,横向非均质性相对较弱。注蒸汽开采稠油时 ,高温、高pH值的蒸汽易使储集层中的不稳定矿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导致孔、渗性下降和非均质性加剧 ,而开采速率过高会造成大量出砂。应对上、下油层组制定不同的开采方案 ,选取合理的注入液ph值、加入适量的钾离子 ,使注采液的流速不超过油层内微粒迁移的临界值。图 2表 4参
马明福徐怀民杜立冬祁凯
关键词:辽河油田储集层岩矿特征黏土矿物非均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