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文达

作品数:20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苦参
  • 5篇苦参碱
  • 4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增殖
  • 3篇脂肪
  • 3篇细胞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斑块
  • 3篇X线
  • 2篇凋亡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斑块
  • 2篇亚群
  • 2篇硬化斑块
  • 2篇脂肪性
  • 2篇肉瘤

机构

  • 17篇承德医学院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石文达
  • 12篇肖旭
  • 6篇王国玉
  • 6篇崔志新
  • 5篇张丹
  • 5篇李桂萍
  • 4篇潘诗农
  • 4篇刘强
  • 4篇李代晓
  • 4篇胡久丽
  • 3篇高岭
  • 3篇张杨
  • 3篇王莹
  • 2篇任广慧
  • 2篇徐繁
  • 2篇李青山
  • 2篇王浩宇
  • 2篇敖曼
  • 2篇黄伟
  • 2篇姚青

传媒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腺肉瘤的CT、MR表现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子宫腺肉瘤的CT、MR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腺肉瘤的CT、MR表现。10例接受CT检查,其中7例接受增强CT检查;13例接受MR检查,其中9例接受增强MR检查。结果 21例患者中,16例(16/21,76.19%)位于子宫体,3例(3/21,14.29%)位于宫颈管,1例(1/21,4.76%)同时位于子宫及宫颈管;1例(1/21,4.76%)位于盆腔。平扫CT示9例呈不均匀混杂密度影,1例以稍低密度影为主。MR平扫均表现为混杂信号。接受增强扫描的患者中,除3例呈轻度或中等度不均匀强化外,余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行增强CT及MRI扫描,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检查,可提高子宫腺肉瘤的诊断率,但病理学检查仍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刘强张成军石文达潘诗农
关键词:子宫腺肉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MRI诊断小儿Morel—Lavallee损伤二例被引量:2
2015年
例1男,9岁。因车祸伤,右肘部受到碾压11h,右上肢疼痛,无明显畸形。活动受限,于2014年9月26日收入我院。体检:右肘部后方及外侧皮肤擦伤,无活动性出血,无昏迷、呕吐。入院当天右上肢x线检查显示右尺骨近端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右肘关节MRI检查:右肘关节软组织肿胀,肱二头肌远端及肌腱连续性欠佳,右肘关节后方及外侧皮下脂肪间隙内见异常信号影,边缘不规则。
张杨石文达刘强赵相轩潘诗农
关键词:肱骨内上髁骨折小儿活动性出血软组织肿胀MRI检查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肺康复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血气指标、肺部功能,近期、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老年病科收治的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病人给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病人干预后3 d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6个月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Borg评分与BODE指数结果。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病人PaO_(2)、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57.50%),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6MWD、mMR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AT评分、Borg评分及BODE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改善疾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王国玉石文达王璐王浩宇
关键词:呼吸衰竭血气指标
氧化苦参碱对胶原蛋白诱导大鼠关节炎症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炎症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以及OMT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他5组建立大鼠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自加强免疫后第1天分别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取关节滑膜4%多聚甲醛固定,观察滑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OMT能降低关节炎指数评分(P<0.05),降低CD4+T细胞水平(P<0.05),升高CD8+T细胞水平(P<0.05),CD4+/CD8+比值降低(P<0.05),使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下调(P<0.01)。形态学观察OMT对滑膜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OMT通过调节T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任广慧黄伟肖旭石文达郑芳芳高岭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T淋巴细胞亚群
苦参碱通过调控膜联蛋白A3表达抑制乳腺癌4T1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4T1细胞,通过不同剂量的苦参碱(0. 1 m M、0. 2 m M、0. 4mM)进行干预后,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乳腺癌4T1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4T1细胞膜联蛋白A3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4T1细胞膜联蛋白A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苦参碱处理4T1细胞后,各组细胞的OD值均显著降低(P <0. 0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 <0. 05);膜联蛋白A3(Annexin A3,ANXA3) mRNA表达明显降低,膜联蛋白A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NXA3 mRNA及蛋白表达趋势相一致(P <0. 05)。结论苦参碱可通过抑制ANXA3的表达,抑制4T1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
石文达李代晓胡久丽王莹杨宁肖旭
关键词:苦参碱乳腺癌
合并颈椎间盘膨出和垂体微腺瘤的儿童Turner综合征一例
2016年
患儿女,11岁,因身材矮小就诊。查体:身高131cm,体重42kg,女性外貌,认知能力正常,后发际低,乳房未发育,阴毛、腋毛缺如。左手X线片示:左手第4掌骨短小,掌骨征、
石文达何蓉王亚捷刘强张杨孙念念潘诗农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垂体微腺瘤儿童身材矮小X线片示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2 mg/mL苦参碱处理Bcap-37细胞后,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c-Myc、生存素(Survivin)、p53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53mRNA表达。然后,在苦参碱作用基础上以p53抑制剂Pifithrin-α处理Bcap-37细胞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53表达水平,MTT法、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苦参碱处理Bcap-37细胞后,细胞OD值、Cyclin D1、c-Myc、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凋亡率、p5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 05)。加入Pifithrin-α后,与单用苦参碱比较细胞OD值、Cyclin D1、c-Myc、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 <0. 05),细胞凋亡率、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 <0. 05)。结论苦参碱可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基因表达有关。
肖旭敖曼石文达朴宗方李代晓胡久丽王莹李青山徐繁
关键词:苦参碱增殖凋亡
MRI DTI参数联合血清ACA、aβ2-GP1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联合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3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非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面积梗死组58例,中面积梗死组41例,大面积梗死组32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67例,中重度组64例;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90例,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血清ACA、aβ2-GP1差异,同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血清ACA、aβ2-GP1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ACA、ab2-GP1分别为(8.95±1.87)、(14.87±3.35)RU/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梗死面积增加,患者病灶FA值和ADC值降低,而血清ACA、aβ2-GP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患者FA值和ADC值分别为0.38±0.10和(2.88±0.91)×10^(-3)mm^(2)/s,均明显低于轻度患者,而ACA和aβ2-GP1分别为(9.82±1.32)、(16.46±3.08)RU/mL,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患者FA值和ADC值分别为0.36±0.12和(2.62±0.94)×10^(-3)mm^(2)/s,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而ACA和aβ2-GP1分别为(10.55±1.15)、(17.26±3.12)RU/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ADC值联合血清ACA、aβ2-GP1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面积为0.911,明显高于各参数单独预测的0.715、0.768、0.793和0.820,P<0.05。结论MRI DTI参数FA值、ADC值以及血清ACA、aβ2-GP1与脑梗死梗死面积、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且在联合预测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陶晓明石文达耿学丽刘伟丁萌陈向华赵维川王玲玲
关键词:脑梗死弥散张量成像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
MSCT评价肝脏体积、脾脏体积在诊断肝硬化和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2年
本研究讨论多层螺旋CT(MSCT)评价肝脏体积、脾脏体积在诊断肝硬化及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价值。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选取确诊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120例年龄、性别基本匹配且无肝脏疾患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SCT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全肝、各肝叶和脾脏的体积,并进行比较。病例组患者的全肝体积、右半肝体积、左内叶体积、全肝/脾脏体积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脾脏体积、左外叶体积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脾脏体积值、肝脏体积诊断患者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02、0.837。MSCT检查肝脏体积、脾脏体积对于判断患者肝硬化及肝脏储备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石文达崔志新张丹李桂萍王国玉赵晓彬肖旭王敏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脾脏体积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
肝/脾CT值比值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肝/脾CT值比值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测量肝、脾CT值,根据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判断是否合并动脉硬化斑块,并分为单纯NAFLD组和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CT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比三组受试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肝/脾CT值比值的差异,分析NAFLD患者肝/脾CT值比值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探讨肝/脾CT值比值对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单纯NAFLD组、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ALT、AST、GGT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NAFLD组与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NAFLD组、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TC、TG、LDL均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NAFLD组比较,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TC、LDL均更高,而HD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NAFLD组、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肝/脾CT值比值均低于对照组,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显著低于单纯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患者肝/脾CT值比值与TC、TG、LDL呈显著负相关,与HDL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CT值比值临界值为0.4550时,诊断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3%,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3。结论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肝/脾CT值比值显著下降,肝/脾CT值比值与血脂指标相关,且可以很好地鉴别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可以作为NAFLD筛查动脉�
石文达李桂萍崔志新张丹王国玉赵晓彬肖旭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硬化斑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