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璐

作品数:11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慢性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螺杆菌
  • 2篇螺杆菌感染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干扰素
  • 2篇杆菌感染
  • 2篇肝炎
  • 2篇DC-CIK
  • 2篇IFN-Γ
  • 2篇肠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地奈德

机构

  • 11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11篇白璐
  • 8篇马英杰
  • 3篇张意兰
  • 3篇王郁杰
  • 3篇秦宝山
  • 3篇冯素萍
  • 3篇韩莉
  • 3篇韩际奥
  • 2篇郭云霞
  • 1篇王志凌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肝脏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爽颗粒对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肝爽颗粒对肝损伤模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均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肝爽颗粒组(1.8 g/kg、3.6 g/kg、7.2 g/kg),采用LPS/D-GalN腹腔注射法建立肝损伤SD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情况、肝组织凋亡及其相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爽颗粒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70.48±24.05)U/mg、(366.57±23.81)U/mg比(542.62±23.88)U/mg]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23.37±2.90)U/mg、(31.36±3.07)U/mg比(82.99±4.27)U/mg]低于对照组,而丙二醛(MDA)[(7.26±0.34)nmol/mg、(5.43±0.36)nmol/mg比(2.57±0.22)nmol/mg]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肝爽颗粒组SOD与GSHPx活性高于模型组,而MDA含量低于模型组,存在剂量效应(P<0.05)。各组大鼠肝组织炎性反应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爽颗粒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爽颗粒组TNF-α、IL-1β、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且存在剂量效应(P<0.05)。Tunnel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30.95±2.01)%、肝爽颗粒组(22.74±1.98)%肝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36±0.68)%,肝爽颗粒组肝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存在剂量效应(P<0.05);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模型组、肝爽颗粒组肝组织中Bcl-2相关X(Bax)、TLR4、MyD88、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肝爽颗粒组肝组织中Bax、TLR4、MyD88、NF-κB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而Bcl-2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存在剂量效应(P<0.05)。结论肝爽颗粒可以改善LPS/D-GalN诱导的肝损伤,可能与调节肝组织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有关。
白璐马英杰王郁杰
关键词:肝爽颗粒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性反应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09~2016-09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培菲康治疗,研究组予以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均治疗8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及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排便异常、腹痛、腹胀等不适均得到改善,研究组症状程度评分与症状频率评分分别是(0.51±0.01)分、(0.94±0.0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0.54)分、(2.84±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5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8.33%(5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2 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改善肠道微环境,减轻患者排便异常、腹痛、腹胀等不适,提升患者免疫力,最终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王志凌张意兰韩际奥白璐韩莉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布地奈德和美沙拉嗪对活动期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对Th17及IL-23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和美沙拉嗪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对Th17细胞及IL-23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来郑州人民医院治疗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的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Th17细胞水平及IL-23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Th17细胞水平及IL-23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疗效,改善Th17细胞水平及IL-23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白璐
关键词:布地奈德美沙拉嗪IL-23
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2018年
目的研究DC-CIK联合IFN-γ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接受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患者外周血HBV DNA、ALT和肝纤维化4项水平。并以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肝硬度值。结果治疗后3组受试者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9,P=0.027),DC-CIK联合IFN-γ组和IFN-α1b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要低于IFN-γ治疗组(P=0.044和P=0.010)。DC-CIK联合IFN-γ组以及IFN-γ治疗组治疗后肝硬度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4.403,P=0.000;t=2.611,P=0.015)。结论 DC-CIK联合IFN-γ治疗可提高IFN-γ的抗纤维化作用。
韩际奥马英杰张意兰白璐王郁杰韩莉郭云霞秦宝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干扰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胃镜室行胃镜检查的明确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81例,根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提出的Tygatat分级标准,将所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I~Ⅴ级,比较不同分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63.00%;在不同分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感染率Ⅰ级为67.84%、Ⅱ级为67.68%、Ⅲ级为54.64%、Ⅳ级为47.50%、Ⅴ级为33.33%,随着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程度的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降低,两者呈反比关系;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病情越轻,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越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疾病严重程度呈反比关系。结论幽门螺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随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时,应选择恰当的时机,以免使原有疾病加重。
白璐马英杰冯素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反流性食管炎胃镜
胃癌和胃息肉组织中脆性组胺三联体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胃癌和胃息肉组织中脆性组胺三联体蛋白(FHIT)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正常胃组织、胃息肉、胃癌患者各60例,应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病理组织中FHIT表达情况,并检测病理组织中HP的感染情况。结果正常胃组织、胃息肉组织以及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率为93.3%(56/60)、71.7%(43/60)和36.7%(22/60),HP感染率为0.0%(0/60)、53.3%(32/60)和83.3%(5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HP阴性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和胃息肉中FHIT蛋白表达与HP感染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正常胃组织、胃息肉组织以及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逐渐降低,HP感染率逐渐增加,且胃癌组织和胃息肉中FHIT蛋白表达与HP感染呈负相关关系。
白璐马英杰冯素萍
关键词:胃癌胃息肉幽门螺杆菌
miR-129-3p靶向LPAR3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miR-129-3p靶向LPAR3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肝细胞HL-7702和3种肝癌细胞SMMC-7721、HepG2和BEL-7402中miR-129-3p和LPAR3的表达情况。构建过表达miR-129-3p的SMMC-7721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LPAR3、Cyclin D1、MMP-2、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miR-129-3p和LPAR3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中miR-129-3p的表达显著降低,LPAR3的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miR-129-3p可抑制SMMC-772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LPAR3是miR-129-3p的靶基因,miR-129-3p可负性调控LPAR3的表达。过表达LPAR3可部分逆转miR-129-3p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miR-129-3p通过调控LPAR3抑制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结论miR-129-3p通过靶向下调LPAR3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白璐马英杰王郁杰
关键词:肝癌PI3K/AKT增殖
艰难梭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CDR)感染与炎症性肠病(IB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IBD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5月-10月于医院就诊58例IB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2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采用两步酶免夹心法以及终点荧光检测两组CDR,并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症状患者CDR感染率及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58例IBD患者中8例发生CDR感染,占13.79%;观察组患有克罗恩病、疾病为活动期、初发型以及累及结肠患者CDR感染率分别为28.57%、20.00%、37.50%、21.88%,显著高于患有溃疡型结肠炎、疾病为缓解期、非初发型以及累及非结肠患者的5.41%、0.00%、10.00%、3.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有克罗恩病、疾病为活动期、初发型以及累及结肠型IBD患者均分别与CDR感染呈正相关(r=0.684、0.781、0.703、0.639;均P<0.05)。结论患者发生CDR感染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白璐马英杰冯素萍秦宝山韩莉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艰难梭菌
盐酸依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分析盐酸依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87例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前者行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后者在此基础加用盐酸依托必利,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GQOL-74各项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盐酸依托必利与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消化性不良慢性胰腺炎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白璐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盐酸依托必利复方阿嗪米特
DC-CIK联合IFN-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 (DC)-细胞因子引导的杀伤细胞(CIK) 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患者自体外周血,培养自体DC-CIK,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活化后回输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同时予以IFN-γ皮下注射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患者外周血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后肝硬度值。结果DC-CIK联合IFN-γ治疗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HBV-DNA水平明显下降(7.04±1.02比5.62±1.99,P=0.001),病毒学应答率为56.7%。DC-CIK联合IFN-γ治疗后肝脏硬度值明显下降(9.65±3.75比6.63±2.48,P=0.000)。结论DC-CIK联合IFN-γ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并抑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过程。
韩际奥马英杰郭云霞秦宝山张意兰白璐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Γ-干扰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