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洁
- 作品数:55 被引量:21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鼓膜上皮干细胞的分布和培养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确定上皮干细胞在鼓膜上的分布 ,鼓膜穿孔后干细胞的变化 ,鼓膜上皮不同部位的体外培养生长特点 ,建立鼓膜干细胞体外培养和增殖的方法。方法 4只幼年Sprague Dawley (SD)大鼠和 4只成年SD大鼠 ,均为雌性 ,作正常鼓膜观察 ,2 8只成年雌性大鼠作鼓膜紧张部中央 2mm穿孔。于穿孔后不同时间取鼓膜冰冻切片 ,进行 β1整合素和角蛋白 19免疫组化检测。 15只成年雌性SD大鼠 30个鼓膜 ,体外用丝裂霉素C损伤黏膜面 ,分成鼓环上皮和紧张部中央上皮两部分 ,比较鼓环和紧张部细胞倍增时间。以 1h为标准 ,把鼓环细胞按贴壁时间分类。结果 角蛋白 19和β1整合素阳性细胞在紧张部分布于鼓环和锤骨柄区域 ,在松弛部散在分布 ,在紧张部中央无阳性细胞。幼年鼠和成年鼠无差别。紧张部急性穿孔后鼓环和锤骨柄阳性细胞数量增加 ,穿孔边缘无阳性染色。体外培养鼓环上皮细胞倍增时间 (5 1 1± 0 73)h明显短于紧张部中央上皮 (92 87± 5 6 5 )h。 1h内贴壁的细胞 ,生长活跃 ,产生较大的集落 ,富含上皮干细胞。结论 上皮干细胞在鼓膜紧张部分布于鼓环和锤骨柄区域 ,在紧张部的中央没有干细胞。在适当的培养液中 ,干细胞增殖良好 ,并可以通过贴壁时间进行初步的纯化。
- 王武庆王正敏田洁
- 关键词:鼓膜干细胞细胞培养角蛋白鼓膜穿孔
- 携带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观察能否获得持续的GDNF表达。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T4DNA连接酶连接,将GDNF插入慢病毒主体载体pGC-FU,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CMV-GDNF-EGFP)。将构建成功的慢病毒三质粒系统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于人胚肾细胞系(293T),测定病毒滴度。感染NSC,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GDNF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NSC转染后释放GDNF的量。结果构建的慢病毒载体能高效感染NSC,转染效率达77.7%,3个月后仍有73.7%,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GDNF成功在细胞内表达,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表明转染后细胞外分泌GDNF的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携带EGFP和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NSC,能使之持续表达GDNF。
- 施勇周梁田洁汪洋
-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神经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喉癌CD133^+侧群细胞的分离及体外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索喉癌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方法。方法联合应用藻红蛋白标记的CD133单抗、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分选及流式细胞仪荧光活化细胞分选技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及分选喉癌Hep-2细胞系中的CD133^+SP及CD133SP细胞,在体外对2个亚群细胞进行肿瘤干细胞特性相关的增殖、分化、球体形成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CD133^+SP细胞在喉癌Hep-2细胞系中占(0.30±0.12)%,远低于CD133^+亚群(3.15±0.83)%及sP亚群(17.1±2.0)%。在体外增殖实验中CD133^+SP较CD133^-SP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纯化的CD133^+SP细胞体外培养后可以分化出CD133^-SP细胞及非SP细胞,而CD133^-SP却不能分化成CD133^+SP;CD133^+SP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形成悬浮生长的球体;CD133^+SP较CD133^-SP有更强的化疗抵抗力。结论CD133^+SP较CD133^-SP具备更明显的肿瘤干细胞特性,较CD133^+亚群及SP亚群更有效地富集了喉癌肿瘤干细胞,可作为喉癌肿瘤干细胞研究的理想候选亚群。
- 吴春萍周梁谢明陶磊张明田洁
- 关键词:喉肿瘤糖蛋白类肽类侧群细胞
- TRAIL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的体外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的抑制作用。方法:CCK-8测定TRAIL和紫杉醇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TRAIL受体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Hep-2细胞对TRAIL诱导的凋亡不敏感,紫杉醇通过上调细胞表面死亡受体的表达而增强Hep-2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结论:紫杉醇可使Hep-2细胞克服对TRAIL的耐受性,两者具有协同杀伤效应,有望应用于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治疗。
- 张明周梁谢明田洁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喉肿瘤紫杉醇
- 鼻息肉组织TH细胞亚群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被引量:9
- 2007年
- 鼻息肉的发生机制尚不确定,细菌、真菌感染,变态反应可能作为解发因素。鼻息肉组织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可能在息息肉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功能不同的TH细胞存在的证据对基础和临床免疫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类型鼻息肉组织TH1及TH2细胞百分率,
- 程万民郑春泉田洁史桂英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组织TH细胞亚群临床免疫学TH2细胞变态反应
- 白细胞介素-2对高糖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对高糖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殖及其分泌和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MTT自动比色法观察IL-2浓度对高糖状态下RPE细胞增殖的作用;ELISA法测RPE细胞分泌VEGF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RPE细胞表达VEGF的变化。结果0.1~10μg/L的IL-2均能明显促进高糖状态下RPE细胞的增殖,并能明显提高RPE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及提高VEGF在细胞中的表达。结论高糖状态下,IL-2可明显促进人RPE细胞的增殖并能提高RPE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和提高VEGF在RPE细胞中的表达,IL-2可能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起一定的作用。
- 沈玺谢冰田洁徐格致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视网膜病变
- 阿司匹林对萘性白内障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萘性白内障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150~160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萘性白内障组(每日0.5mg/kg萘灌胃3d后改为每日1mg/kg)和阿司匹林组(萘灌胃4h后每日100mg/kg阿司匹林灌胃)。应用定期图像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离纯化α-晶状体蛋白,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抑制热诱导的β-L晶状体蛋白变性的能力。结果3周时萘性白内障组晶状体开始出现混浊,程度逐步加重,阿司匹林组混浊早期进展较萘性白内障慢,6周后进展程度接近于萘性白内障组。实验2周时3组晶状体混浊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2,P=0.969)。实验第4、6、8、10周时3组晶状体混浊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31.130,P=0.000;F=115964.000,P=0.000;F=169846.500,P=0.000;F=195431.200,P=0.000),且空白对照组与萘性白内障组、空白对照组与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与萘性白内障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阿司匹林组的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高于萘性白内障组。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通过保护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延缓萘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的进展,此作用在白内障早期尤为明显。
- 陈燕卢奕蒋永祥邱斌田洁
- 关键词:阿司匹林Α-晶状体蛋白
- 雪旺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丝相容性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雪旺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丝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乳鼠坐骨神经和臂从神经取材进行雪旺细胞培养,经阿糖胞苷抑制成纤维细胞及差数贴壁纯化,传代增殖至一定数量,将雪旺细胞与PLGA丝复合培养,经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雪旺细胞可以在PLGA丝上贴壁生长,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可分裂增殖。结论:雪旺细胞与PLGA丝生物相容性好,可进一步应用于神经修复。
- 杜怀栋田宏斌周梁田洁
- 关键词:雪旺细胞生物相容性
- Microarray-based Analysis on N-methyl-N-nitrosourea-induced Photoreceptor Apoptosis in Rats and Transient Protection Effect of Minocycline
- 王克岩徐格致田洁
- CD133与喉癌肿瘤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 CD133在人喉癌细胞系 Hep-2中的表达,观察纯化的 CD133阳性肿瘤细胞、CD133阴性肿瘤细胞及未分选 Hep-2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中的成瘤性,筛选 Hep-2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的表型。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 CD133在 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 CD133阳性肿瘤细胞,分选所得各细胞亚群细胞以及未分选细胞以一定的数量级注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腹部皮下,比较其成瘤差异性。分选后的细胞进行了细胞周期的分析和 HE 染色观察生长形态,以排除成瘤差异由细胞周期分布不同及异源细胞引起。结果流式细胞仪示 CD133在Hep-2细胞系中呈微量恒定表达,表达概率(3.15±0.83)%。免疫磁珠富集的 CD133阳性肿瘤细胞并不处于细胞周期生长旺盛时相或优势分裂时相,而是与分选前周期分布相似且均匀的一类细胞;HE 染色示细胞形态亦符合恶性肿瘤细胞的病理生长特性。体外成瘤试验显示16/20个 CD133阳性细胞注射部位、7/20个 CD133阴性细胞注射部位、10/20个未分选细胞注射部位可见肿瘤生长,统计学分析表明 CD133阳性肿瘤细胞较 CD133阴性细胞(X^2=8.286,P=0.004)、未分选细胞(X^2=3.956,P=0.047)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具有很强的成瘤性。结论喉癌 Hep-2细胞系中,CD133阳性癌细胞具有强的体内增殖能力,CD133为喉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之一。
- 卫旭东周梁程磊田洁
- 关键词:喉肿瘤肿瘤干细胞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