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鹏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螺杆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8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栓剂
  • 1篇栓剂治疗
  • 1篇四联疗法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栓剂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机构

  • 5篇济南铁路中心...

作者

  • 5篇王金鹏
  • 3篇欧阳建东
  • 3篇高靖
  • 2篇夏培君
  • 2篇王建俊
  • 1篇沈超
  • 1篇郭宇婷
  • 1篇李明
  • 1篇李明
  • 1篇沈力
  • 1篇李士静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铁道医学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国铁道学会...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用猪脑磷脂制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试剂的评价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检测原理是在37℃下,以活化剂激活因子Ⅻ和Ⅺ,以部分凝血活酶脑磷脂悬液代替血小板提供催化表面,在Ca2+参与下,观察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情况下...
王金鹏王建俊王玉官
文献传递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黏膜癌前病变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方法,对58例慢性胃炎、42例慢性胃炎伴肠化生、36例异型增生进行比bcl-2蛋白表达及HP检测研究。结果 胃黏膜化生组及异型增生组的Hp感染率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84例Hp阳性者bcl-2蛋白表达34例,阳性率40.5%,52例HP阴性者bcl-2蛋白表达11例,阳性率21%,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胃黏膜HP的感染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步增高,说明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高靖欧阳建东王金鹏王建俊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癌前病变BCL-2蛋白
血清IL-8、TNF-α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机制与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则3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新入院及治疗一个月后IL-8与TNF-α水平.结论...
王金鹏王建俊沈超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
文献传递
锡类散栓剂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1
1999年
目的 观察自制锡类散栓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用免疫学方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鼠随机分为4 组:锡类散栓剂组( A 组) ;柳氮磺胺吡啶( S A S P) 栓剂组( B 组) ;基质栓剂组( C 组) ;空白对照组( D 组) 。前3 组各予中药栓、 S A S P栓及基质栓塞肛,连用2 周, D 组不作处理。第16 天处死大鼠,作结肠粘膜 S O D 活性测定及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 A、 B组治疗效果相仿,其结肠粘膜仅有充血水肿,明显好于 C组; C 组仍有糜烂及溃疡。 S O D 活性: A 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1) , B组与 C、 D 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5) 。结论 自制锡类散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肠粘膜内 S O D 活性而实现的。
欧阳建东高靖李明夏培君李祖苡徐文生王金鹏沈力
关键词:动物模型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栓剂
四联疗法治疗80例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欧阳建东高靖夏培君李士静李明郭宇婷王金鹏
关键词: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铋剂法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