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芹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儿科
  • 2篇儿科学
  • 2篇儿童
  • 1篇丁酸
  • 1篇毒性
  • 1篇多动障碍
  • 1篇多动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坏死性...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病毒性...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颅内出...
  • 1篇治疗儿童
  • 1篇上线
  • 1篇石散
  • 1篇死亡率
  • 1篇酸酶

机构

  • 9篇大庆龙南医院
  • 2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9篇王瑞芹
  • 3篇赵晓忠
  • 2篇马文旭
  • 2篇柴昶红
  • 1篇唐军
  • 1篇郝彦峰
  • 1篇姚裕家
  • 1篇李秀岩
  • 1篇曹伟
  • 1篇李晋辉
  • 1篇张蓓
  • 1篇牟春山
  • 1篇朱晓莉
  • 1篇谢晓红
  • 1篇邹积茹
  • 1篇金冬梅
  • 1篇杨巨庆
  • 1篇戚拥军
  • 1篇张军
  • 1篇叶立伟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新生儿NEC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9月~2013年6月该院接诊的NEC患儿(实验组)38例和非NEC患儿(对照组)4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母亲因素、产时因素、新生儿一般资料、NEC发病前患儿情况等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从而得出新生儿NEC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实验组患儿在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产时窒息、发病前出现呼吸衰竭、感染肺炎、出生后吸氧、感染性休克、败血症、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发病前喂养以及发病前口服益生菌等11个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C的发生与肺炎、败血症、发病前喂养和口服益生菌相关。结论:肺炎、败血症、发病前喂养和口服益生菌与NEC的发生直接关联,这对以后临床预防新生儿NEC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瑞芹郑冬凌赵晓忠柴昶红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LOGISTIC
婴幼儿合理补钙干预性试验的研究
2006年
目的 对各种钙剂治疗佝偻病效果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04—01~2005—01期间,在儿科门诊就诊的0~3岁婴幼儿,根据“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中的全国统一标准诊断确诊为轻度佝偻病的患儿1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葡萄糖酸钙和凯思立D,每组患儿治疗前后均查血清Ca(mmoL/L),P(mmoL/L),BALP(U/L),PTH(pg/mL)。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a,P,BALP均明显上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每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血清PTH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组较A组抑制PTH分泌更显著。结论 钙剂多少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无显著差异,所以治疗佝偻病与钙剂量大小无关,主要与VD3有关。
马文旭王瑞芹李秀岩
关键词:儿科学
基于BOPPPS模型的儿科技能培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3年
分析基于BOPPPS模型的儿科技能培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3月到2023年4月选取我校 2019级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6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BOPPPS 教学模式,另外选取我校2018级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教材相同,授课教师相同,比较两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和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结果 教学完成后,实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模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BOPPPS模型的儿科技能培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叶立伟胡冰玉朱晓莉张军王瑞芹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
骨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筛选2005—01-12期间,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80例佝偻病患儿与100例正常儿童。依据按卫生部1986—05下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中拟订的简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检查。结果BALP对佝偻病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BALP检测对佝偻病诊断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之优点,再结合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既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还可以对佝偻病进行分期,指导治疗及监测。
马文旭王瑞芹杨巨庆
关键词:儿科学骨碱性磷酸酶佝偻病
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药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将40例ADHD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小儿智力糖浆口服;对照组(20例)给予利他林口服治疗。治疗12周进行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上无显著差异,药物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ADHD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王瑞芹赵晓忠牟春山曹伟
关键词:中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大庆农村哮喘患者死亡率的分析研究
2013年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农村哮喘患者的病死率。方法:随机调查大庆地区农村人口41384人,确诊哮喘患者721例。由各乡村基层医务调查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逐户调查并填写调查表。结果:哮喘患者总病死率12%,哮喘病死率7.0%,其中男性病死率19%,哮喘病死率12.3%;女性病死率5.8%,哮喘病死率8.2%;男女患病比1:1.52,男女病死率比1:0.87;哮喘患者死亡年龄42~81岁,平均70岁。哮喘患者非哮喘死亡的疾病主要脑血管疾病26%,心血管疾病27.5%,恶性肿瘤40%,其他30%。结论:本次调查反映了大庆农村地区哮喘患者的8年死亡率,有关资料为今后哮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郑冬凌郝彦峰王瑞芹
关键词:哮喘农村病死率
围产因素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围产期各种相关因素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91例早产儿颅内出血患儿,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91例无颅内出血早产儿作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8个相关因素中两组患儿有8个围产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孕周、出生体重、1分钟Apgar评分、胎盘异常、羊水异常、多胎、宫内窘迫和是否及时正确复苏;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易感因素。把这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孕周、出生体重、宫内窘迫和1分钟Apgar评分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对孕周≤32周,出生体重低,有宫内窒息以及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早产儿应提高对其发生颅内出血可能的预见性,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金冬梅姚裕家王瑞芹李晋辉唐军
关键词:围产因素颅内出血早产儿
儿童多动症的分析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总结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及诱发原因,介绍临床诊断的方法和治疗方案,对儿童多动症的矫治进行了分析综述。
赵晓忠戚拥军柴昶红邹积茹王瑞芹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首次1 000 mg,以后500 mg/次,4次/d,疗程3~7 d,对照组80例,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蓓谢晓红王瑞芹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酪酸梭菌丁酸蒙脱石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