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21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列腺
  • 3篇结石
  • 3篇抗体
  • 2篇医院感染
  • 2篇育龄
  • 2篇育龄妇女
  • 2篇征询
  • 2篇屎肠球菌
  • 2篇突变
  • 2篇前列腺癌
  • 2篇球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泌尿
  • 2篇泌尿系
  • 2篇泌尿系结石
  • 2篇敏感性
  • 2篇粪肠球菌
  • 2篇妇女
  • 2篇膀胱

机构

  • 21篇厦门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篇王涛
  • 12篇邢金春
  • 6篇张开颜
  • 5篇陈斌
  • 5篇李伟
  • 5篇王雪刚
  • 5篇吴准
  • 4篇黄宇
  • 3篇刘正升
  • 2篇张世阳
  • 2篇黄超
  • 2篇郑港森
  • 2篇王前明
  • 2篇洪国粦
  • 2篇黄辉萍
  • 2篇李珣
  • 2篇陈海明
  • 1篇戴淑惠
  • 1篇曾彦恺
  • 1篇房丽丽

传媒

  • 4篇现代泌尿生殖...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胖、血脂与前列腺癌发生及进展的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发生及进展的危险因素,探讨肥胖、血脂及脂蛋白等因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为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行"经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前列腺癌危险因素。结果 (1)总计428例患者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前列腺癌患者255例(59.6%)。前列腺癌组中,肥胖人群(BMI≥25kg/m^2)、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两组患者中有饮酒史、糖尿病史、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等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肥胖是穿刺阳性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前列腺癌高危组和非高危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和PSA是高危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1(Apo A1)是高危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吸烟和肥胖是前列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是高危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Apo A1是高危前列腺癌保护因素。
罗鹏赵松涛王涛白培德吴准张开颜李伟王雪刚王永锋李康邢金春
关键词:前列腺癌肥胖血脂
化学发光技术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结果与确证试验符合程度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及感染控制提供指导。方法对2009年11月-2011年12月申请HIV抗体检测的血清进行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中114份血清初筛阳性者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4例初筛试验确认阳性68例,阳性率为59.65%,男性阳性率(67.07%)明显高于女性(40.63%),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认试验阳性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阴性者,确认试验阳性组s/co值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检测HIV抗体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临床应用中,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男性、低龄及s/co值较高者,确认试验阳性率明显增高。
王涛黄宇黄辉萍赵元勋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
一种注射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包括有座体、针头、动力机构;所述座体中形成有一液体通路,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液体通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出液口的第一单向阀,以及靠近所述进液口的第二单向阀;两个单向阀之间形成储液腔;所...
曾彦恺王涛陈跃东
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疗方案征询被引量:2
2019年
患者,男,62岁。2018年7月因“体检发现膀胱占位 10d”就诊我院。平素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尿失禁、排尿困难,无脓尿,无腹痛、腰痛等临床表现。既往史:无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有吸烟史26年,吸烟指数520,已戒烟15年。1985年曾于外院行膀胱切开取石术。
白培德张开颜王雪刚吴准王涛李伟邢金春
关键词:膀胱占位性病变药物过敏史切开取石术肉眼血尿
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CT值≥1000HU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比较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CT值≥1000HU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8例CT值≥1000HU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行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硕通镜组),男45例,女16例;年龄(48.3±12.7)岁;体质量指数(24.7±2.7)kg/m^(2);结石位于左侧40例,右侧21例;结石直径(1.50±0.45)cm,结石CT值(1288.8±179.0)(1017~1738)HU。87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软镜组),男58例,女29例;年龄(48.5±13.0)岁;体质量指数(24.1±3.8)kg/m^(2);结石位于左侧56例,右侧31例;结石直径(1.45±0.40)cm,结石CT值(1311.3±188.9)(1009~1817)HU。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硕通镜组在直视下置入硬性输尿管通道鞘和标准镜(F7.5/11.5),退出标准镜,留置通道鞘,置入碎石镜(F4.5/6.5)和钬激光[功率为8~30 W(0.4~1.0 J/20~30 Hz)],采用"蚕蚀法"边碎石边吸出结石碎片。软镜组先用输尿管硬镜(F8/9.8)探查患侧输尿管,置入导丝后留置输尿管软镜鞘,再置入输尿管软镜(F8)行钬激光碎石术,采用套石篮取出较大结石碎片。术后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第1天和1个月行影像学检查,评估结石清除率。无残留结石或结石直径≤0.4 cm且无尿路感染或任何症状定义为结石清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一期输尿管通道鞘置入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按结石最大直径≥1.5 cm和<1.5 cm进行亚组分析,比较硕通镜组和软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结果硕通镜组手术时间短于软镜组(40.10 min与49.43 min,P=0.0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软镜组[3.3%(2/61)与13.8%(12/87),P=0.031],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软镜组[60.7%(37/61)与25.3%(22/87),P<0.01],住院费用低于软镜
赖龙辉张文炤林达伟白培德刘正升王涛崔澍王志平邢金春陈斌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输尿管上段结石CT值钬激光碎石术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20年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好发于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死亡率的第6位。而PCa的疾病预后与其早期诊断密切相关。近年来,关于PCa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的多有研究,但具体并未予以一个完全统一的共识。故本文将从多方面PCa的筛查指标及辅助检查作一综述,以指导PCa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闫厚煜邢金春张开颜王涛白培德(审校)
关键词: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早期筛查GLEASON评分
左侧肾上腺切除术后右侧肾上腺占位的诊疗方案征询
2018年
患者,男,57岁。2018年6月因“左侧肾上腺切除术后,右侧肾上腺肿物进行性增大12年”就诊我院。患病以来无头晕头痛耳鸣、无心悸胸闷、无乏力、无满月脸、无水牛背、无紫纹等临床表现。既往史:无高血压史,无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2006年曾因“双侧腰酸半年”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双侧肾上腺肿物(右侧肿物大小3.0cm×2.0cm,左侧肿物大小3.7cm×2.0cm),以肾上腺腺瘤可能收住院,入院后相关激素检查提示无功能腺瘤可能性大,应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我科于2006年5月31日全麻下对患者实施后腹腔镜下左肾上腺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左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大小为3.8cm×2.2cm。
白培德李伟王雪刚吴准张开颜王涛邢金春
关键词: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后右侧腹部CT检查肾上腺皮质腺瘤
膜联蛋白A1调控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机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ANXA1)在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以膀胱癌T24细胞为模型,取对数生长期的T24细胞进行转染,根据转染的质粒将细胞分为过表达对照组(ctrl组,转染pLV-Ctrl)、ANXA1过表达组(ANXA1组,转染ANXA1-OE)、敲降对照组(shctrl组,转染pLL3.7-shCtrl)、ANXA1敲降组1(shANXA1-1组,转染ANXA1-sh1)、ANXA1敲降组2(shANXA1-2组,转染ANXA1-sh2)和ANXA1敲降组3(shANXA1-3组,转染ANXA1-sh3),转染24 h后收集细胞用于实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NXA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ANXA1组和ctrl组的ANXA1表达量分别为15369.00±874.20和1.0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hANXA1-2组、shANXA1-3组、shctrl组的ANXA1表达量分别为0.51±0.04、0.51±0.02、1.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XA1组和ctrl组的细胞活性分别为2.04±0.02和1.6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hANXA1-2组、shANXA1-3组、shctrl组的细胞活性分别为1.40±0.002、1.31±0.003、1.7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ANXA1组和ctrl组G0/G1期细胞数量分别为28.14±0.33和46.19±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hANXA1-2组、shANXA1-3组、shctrl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分别为58.67±0.49、62.34±4.01、45.59±0.19,shANXA1-2组、shANXA1-3组与shctr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ANXA1组和ctrl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hANXA1-2组、shANXA1-3组、shctrl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04%、14.5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ANXA1组和ctrl组迁移细胞数量分别为(525.00±9.30)个和(385.70±13.4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hANXA1-2组、shANXA1-3组、shctrl组迁移细胞数量分别为(214.70±6.40)、(2
王涛白培德谢顺强孙安冉邢金春陈斌
关键词:膜联蛋白A1T24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流式细胞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癌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SR)等4个实验室指标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Anti-CCP,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CRP,仪器法检测SR,分别将2013年来该院就诊的90例RA患者、93例非RA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通过ROC曲线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经检测,RA组与非RA组比较Anti-CCP、RF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SR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CCP、RF、CRP、SR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0%、84.0%、51.7%和56.5%;Anti-CCP和RF的敏感度分别为90.0%和74.4%,特异度分别为94.6%和86.0%,Youden指数分别为84.6%和60.4%;CRP诊断敏感度仅为52.2%,SR诊断特异度仅为50.5%。结论 Anti-CCP、RF对RA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Anti-CCP诊断性能优于RF;CRP和SR诊断性能差,仅可作为疾病进展辅助参考,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更具临床意义。
黄宇王涛戴淑惠黄朝阳李珣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反应蛋白类风湿关节炎
厦门地区育龄妇女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厦门地区育龄妇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RSA)的相关性,为该地区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 326例育龄妇女的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基因型检测结果进行回顾统计,分析该基因型分布特征,并与已报道的其他中国南方城市进行比较;选取该时期无合并症的276例孕妇(对照组)和RSA就诊的317例妇女(观察组),比较两组间MTHFR C677T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 厦门地区育龄妇女MTHFR C677T基因CC型、CT型和TT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1.0%、39.0%和10.0%;677C和677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70.5%和29.5%。该地区MTHFR 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广东地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江苏苏州、安徽地区、上海浦东、浙江台州、浙江湖州、江西地区、湖北武汉等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厦门地区育龄妇女中,统计分析暂未发现RSA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存在直接关联。结论 厦门地区育龄妇女的MTHFR C677T基因呈现多态性分布,具有东南沿海地区的分布特征;未发现该地区RSA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具有关联性。
陈海明逯晓辉王前明刘伦杨园园王涛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复发性流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