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凡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试论中国对朝鲜半岛战略价值的判定
- 2014年
- 朝鲜半岛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这是长久以来的共识。但是,这一战略价值的内涵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中,基于国家安全的现实考虑,中国领导人得出了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判断,朝鲜半岛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地带"。中苏关系恶化以后,中朝两国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动,朝鲜半岛"缓冲地带"的战略价值开始削弱。冷战结束以后,中朝关系一度陷入低谷,而中韩关系却得到了深入发展。与此同时,朝鲜核问题、朝鲜南北分裂及其引发的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已经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对朝鲜半岛战略价值的判定。而在这一战略价值判定的思考过程中,中国不但要顾及到与朝鲜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与韩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王海凡姜龙范
- 国际核秩序演变研究
- 国际社会的核活动目前正处在依照某些特定规范运作而形成的一种稳定而有序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被称之为“核秩序”。国际核秩序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美国垄断时期、核技术扩散时期以及不扩散核武器时期等三个历史阶段。现时核秩序即国际...
- 王海凡
- 关键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历史演变
- 文献传递
- 中朝“唇齿关系”的确立与弱化
- 中朝'唇齿关系'确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决策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认知,是由当时中国的敌我关系判断、国内的现实需要以及其自身有限的军事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当时中国国内的现实需要对相关认知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
- 王海凡
- 关键词:弱化
- 文献传递
- 朝鲜的核战略与核外交被引量:3
- 2013年
- 朝鲜谋求核武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保障国家安全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复杂的动机导致朝鲜核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完善的渐进过程。两次核试验后,朝鲜的核战略目标已经得到阶段性的实现。本着争取时间,同时营造可控范围内的地区紧张局势来顺利推进核武器计划的原则,朝鲜的核外交历经两代领导人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内容随之转变为捍卫既得成果,促使国际社会适应朝鲜新的国家身份和地位。因此,在其核武器尚未实战化之前是促使朝鲜弃核的唯一时段。为更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周边国家需下定决心并付出相应的代价。否则,在这场核博弈中,朝鲜最终将成为除美国以外的最大赢家。
- 姜龙范王海凡
- 关键词:核战略博弈
- 中朝“唇齿关系”的确立与弱化
- 中朝"唇齿关系"确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决策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认知,是由当时中国的敌我关系判断、国内的现实需要以及其自身有限的军事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当时中国国内的现实需要对相关认知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
- 王海凡
- 关键词:弱化
- 国际核秩序与朝鲜核问题研究
- 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并使用,国际社会中形成了核秩序。核秩序是国际社会对核活动与核武器进行规范而形成的一种稳定而有序状态。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是核秩序的行为主体,有核武器国家与无核武器国家是核秩序内主权国家的国家身份,国家身份的...
- 王海凡
- 关键词:核武器
- 安倍第二任期日朝关系新变化探析
- 2015年
- 通过两国间的积极接触,日朝关系近期出现了松动。朝鲜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以重启对"绑架问题"的全面调查。与此同时,日本以部分解除对朝鲜制裁的方式予以回应。然而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将会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也不会改变日朝关系在战后日本国家战略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一揽子计划",还是被置于独立的优先地位,"绑架问题"及其解决都已经成为日本推进其战后国家战略的手段。安倍第二任期对朝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是在内政压力与外交困境下的选择,并没有摆脱冷战后日朝关系的内在逻辑。受制于日美同盟关系和美日韩三边协调机制,当前日朝关系的松动是脆弱的,其再进一步实现突破的可能性有限。
- 姜龙范王海凡
- 关键词:日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