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芳 作品数:92 被引量:273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经济管理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马氏珠母贝Dmrt5基因的克隆及时序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1 2009年 Dmrt(Double sex and Mab-3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基因是一类含有高度保守的DM(Double sex and Mab-3)结构域的基因家族,该基因家族的很多成员都参与了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的调控。目前已研究了很多物种的Dmrt基因,但对于具有重要进化地位和经济价值的贝类,却鲜见相关报道。Dmrt5作为Dmrt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是否也参与了动物的性别决定与分化的调控,至今为止没有定论。采用RACE-PCR技术,从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tensii,Dunker)精巢的SMARTcDNA中克隆了Dmrt5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pmDmrt5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海胆、线虫、青鳉、斑马鱼、爪蟾和小鼠的Dmrt5基因的一致性分别为17.2%、26.7%、24.8%、18.7%、20.8%和15.8%。虽然各个物种间同源性并不高,但他们的DM结构域是高度保守的。RT-PCR结果表明,pmDm-rt5基因在雄性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鳃、外套膜、闭壳肌、消化盲囊和雌性性腺;在早期雄性性腺、成熟期雄性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性腺发育其他时期。这意味着pmDmrt5基因可能参与了马氏珠母贝性别发育的调控。 于非非 桂建芳 周莉 王梅芳 余祥勇关键词:马氏珠母贝 企鹅珍珠贝同工酶表达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04年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 ,对企鹅珍珠贝鳃组织的酯酶 (EST)、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 (G6PD)、乳酸脱氢酶 (LDH)、苹果酸脱氢酶 (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5种同工酶进行了检测 ,并对酶谱特征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酶谱表型显示企鹅珍珠贝的同工酶呈现多态现象 ,同工酶表达上的多态性表明企鹅珍珠贝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王梅芳 师尚丽 刘永 黄琳琳 姚振峰 余祥勇关键词:企鹅珍珠贝 同工酶 多态性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育珠细胞小片和珠核处理技术研究 通过广西营盘海区插核育珠试验,比较6组不同的细胞小片处理液及珠核处理液的育珠效果,并与广东徐闻、海南陵水海区插核育珠的试验效果比较,进一步优化处理液匹配方案,筛选适宜的处理液匹配组合.育珠试验结果表明:1)处理组手术贝休... 王梅芳 余祥勇 宾承勇 豆伟 万正平 李咏梅关键词:马氏珠母贝 育珠 细胞小片 一种利用养殖尾水生产滤食性贝类的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养殖尾水生产滤食性贝类的系统,属于水产养殖系统技术领域。利用养殖尾水生产滤食性贝类的系统,包括藻菌混合培养容器、贝类养殖容器、过滤容器、水泵及用于为所述藻菌混合培养容器提供光照的光照组件;养殖尾水经藻菌... 余祥勇 王梅芳 刘庆辉 张鹤千 康敏 李祯 苏振宏文献传递 栉江珧生殖细胞的发生 被引量:10 2000年 通过观察栉江珧 (Atrina pectinata linnaeus)的未分化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 ,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与分布状况及核仁在卵成熟过程中的变化 ,对栉江珧生殖细胞发生及成熟过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王梅芳 余祥勇 王如才关键词:栉江珧 配子发生 生殖细胞 企鹅珍珠贝全人工繁殖、育珠与养殖示范和推广 余祥勇 符韶 梁飞龙 邓陈茂 毛勇 王梅芳 谢仁政 刘永 黄海立 何永蝉 建立了企鹅珍珠贝全工繁殖生产种苗的技术,首次开发了企鹅珍珠贝游离珠生产技术,在海南和湛江进行的示范养殖和珠海、三亚及洋浦等地的推广证明相关技术达到规模生产水平。关键词:关键词:企鹅珍珠贝 全人工繁殖 养殖示范 马氏珠母贝精子质量形态评定中不同染色法染色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2012年 为筛选出适宜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精子形态分析的染色方法,采用曙红Y和结晶紫染液对不同方法制作的马氏珠母贝精液抹片进行染色,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染色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将精液先抹片后染色(0.8 mg/mL曙红Y染液)的方法时,精子头部着色不完全,染色效果不随染色时间的延长而改善,精子形态特征不明显,故该方法不适于精子形态检测;2)将精液与20 mg/mL的曙红Y染液等体积混合后抹片,精子头部着深红色,尾部着浅红色,精子各部分结构清晰,形态特征明显,背景干净,对比明显;3)用5 mg/mL的结晶紫染液对精液进行渗透染色时,精子形态染色特征明显,头部着深紫色,尾部着浅紫色,背景干净,可较准确地判断精子的形态特征;4)依精子形态对马氏珠母贝精子进行分类,并确定了主要的畸形类型及其特点,马氏珠母贝精子畸形主要集中在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头部畸形情况较少;5)采用两种染色方法判定的正常精子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稳定,因此,这两种染色方法均可用于马氏珠母贝精子形态的评价中。 宾承勇 王梅芳 豆伟 余祥勇关键词:马氏珠母贝 精子 染色 二色裂江珧EST和SOD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5 2000年 取二色裂江珧 (Pinna bicolor)的消化盲囊、肾脏、后闭壳肌肌肉、外套膜和鳃等 5种组织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酯酶 (EST)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同工酶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酶谱表型及位点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二色裂江珧组织内的 EST和 SOD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 ,EST共检测出 15条酶带 ,SOD检测出 8条酶带 ,且两种同工酶在消化盲囊中活性最高。推测 SOD由 2个座位编码 ,可分为 s- SOD二聚体和 m- 王梅芳 余祥勇 杨荣权 李志文关键词:同工酶 组织特异性 EST SOD 斗嫁精子发生及雄性性腺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分布于粤西沿海的斗嫁(虫戚)Cellana grata(Gould)的精子发生和雄性性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斗嫁(虫戚)精子发生经历雄性性细胞的增殖、生长、成熟、变态等阶段.依据精子发生过程中生精细胞形态的变化,精子发生过程可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和精子形成期等5期。雄性性腺组织主要由滤泡构成,滤泡为生殖细胞增殖、生长、成熟、变态的场所,滤泡腔中的精子经生殖输送管向外输送。显微观察与分析表明:(1)精子发生中,生长期不明显,初级精母细胞较精原细胞小;(2)生精细胞及核的大小随发育逐渐变小,核嗜碱性逐渐增强;(3)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变态期长,易观察到变态过程中的不同形态的精细胞;(4)成熟精子为鞭毛型,头部短杆状,约0.5×(34)μm,尾部细长呈鞭毛状;(5)生长-成熟期的雄性性腺由形态较规则的(多边形)滤泡构成,滤泡界限清晰;(6)雄性滤泡壁由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精细胞依次排列,较原始的生精细胞呈嗜酸性,靠近滤泡膜分布,而发育晚期的生精细胞呈嗜碱性,渐离滤泡膜分布,成熟精子群集并呈涡旋状分布于腔中;(7)成熟雄性性腺可伸入足部或肝组织中;在肝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结构不同的4个级别的生殖输送管;8)斗嫁(虫戚)雌雄异体,但存在雌雄同体、性转化现象。还对斗嫁(虫戚)精子发生与成熟过程及雌雄同体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王梅芳 曹新云 于菲菲 余祥勇关键词:精子发生 雌雄同体 企鹅珍珠贝主要污损生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06年 王梅芳 刘永 杨涛 余祥勇关键词:企鹅珍珠贝 污损生物 多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