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昌

作品数:25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缺氧
  • 8篇急进
  • 7篇药物
  • 7篇急进高原
  • 6篇转运体
  • 4篇药物转运
  • 4篇药物转运体
  • 3篇低氧
  • 3篇血气
  • 3篇血气分析
  • 3篇氧氟沙星
  • 3篇药物代谢
  • 3篇沙星
  • 3篇左氧氟沙星
  • 3篇氟沙星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药代
  • 2篇色谱
  • 2篇生理

机构

  • 23篇兰州军区兰州...
  • 18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王昌
  • 21篇王荣
  • 19篇李文斌
  • 14篇贾正平
  • 13篇鹿辉
  • 11篇谢华
  • 8篇张娟红
  • 7篇王延玲
  • 6篇尹强
  • 5篇张明霞
  • 4篇陶锐
  • 4篇赵安鹏
  • 3篇刘晶晶
  • 3篇孙玉环
  • 3篇靳婷
  • 2篇封士兰
  • 1篇张晓惠
  • 1篇胡芳弟
  • 1篇陈同强
  • 1篇魏志红

传媒

  • 6篇解放军药学学...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解放军医药杂...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医院与医学
  • 1篇第21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氧大鼠小肠中P-gp的变化及其对左氧氟沙星吸收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药物转运体对于促进扩散及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在缺氧时的变化将为提高药物在小肠的吸收提供重要依据。本实验研究了缺氧72 h后P-gp 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变化,并考察了P-gp变化后对其特异性底物(左氧氟沙星)在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后小肠组织中P-gp m 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下调了50.80%和71.30%(P〈0.05);缺氧组30-60、60-90、90-120和120-150 min各时间段的P_(eff)分别增加了56.16%、226.00%、77.74%和141.00%(P〈0.05)。这一结果说明缺氧会导致小肠中P-gp的表达下调,使左氧氟沙星的外排减少,增加其在肠道的吸收。
李文斌罗冰峰王荣鹿辉王昌赵安鹏贾正平
关键词:药物转运体P-GP急性缺氧有效渗透率
高原急性缺氧对大鼠药物转运体PEPT1及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寡肽转运体1(PEPT1)与药物疗效、疾病的关联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很有前途的一种策略,也是临床合理化给药的重要出发点。本研究考察了急进高原缺氧对大鼠PEPT1的表达及其底物药物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小肠、肾脏,高原组中PEPT1的mRNA、蛋白表达显著上升36.87%、216.21%、577.8%、535.9%;在肝脏,PEPT1的mRNA表达和蛋白却下降43.90%和84.7%。与平原组相比,高原组阿莫西林的AUC、t_(max)、C_(max)、MRT、t_(1/2)显著性增加312.17%、63.04%、110.93%、67.11%、16.96%,V_d明显降低74.51%。急进高原缺氧后,大鼠药物转运体PEPT1表达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影响底物阿莫西林的药代动力学。
罗冰峰张俊杨涛张娟红李文斌王昌张明霞王荣
关键词: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
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8年
氯吡格雷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尤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治疗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临床给药过程中发现,易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参与氯吡格雷反应抵抗的因素很多,目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CYP450酶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有关转运体和受体结合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综述较少,更少见高原人群、不同民族人群间的基因多态性研究。本研究主要从药物吸收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生物利用度的关系,药物代谢酶对氯吡格雷的生物转化,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与受体结合发挥药效的全过程进行综述,吸收转运体ABCB1基因位点突变会影响氯吡格雷的生物利用度;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YP2C19和CES1,应根据基因分型调整剂量;生物学活性基因P2Y12基因多态性会影响氯吡格雷的疗效。因此,掌握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给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抗血小板效应不足导致的血栓性事件或抗血小板效应过度导致的出血性事件。
孙月梅崔明霞李文斌张娟红陈玉艳鹿辉王昌王荣
关键词: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生物转化个体化给药
氨茶碱对急进高原大鼠的多重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暴露在高原缺氧环境(海拔4300 m)对Wistar大鼠体质量、血清中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脑和肺生理病理的影响及氨茶碱干预对缺氧大鼠的多重保护作用。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原空白组(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3次,每次0.5 ml)、高原给药组(氨茶碱,每日3次,剂量17.86 mg·kg-1)、高原对照组(乙酰唑胺,每日2次,剂量22.33 mg·kg-1),药物均以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配制。大鼠进入高原24 h后开始给药,连续灌胃给药5 d后,解剖大鼠,完整摘取脑、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期间于实验第1、5天称体质量,于实验第1、3、5天取血样,检测血清中的TNF-α、NO含量。结果大鼠急进4300 m高原后,在缺氧适应5 d过程中,体质量变化情况分别为:空白组下降2.4%,给药组上升3.2%,对照组下降6.5%;第5天血清促炎因子TNF-α浓度变化情况为:空白组(184.85±24.09)ng·L-1,给药组(208.79±22.23)ng·L-1,对照组(213.41±15.26)ng·L-1;第5天血清NO浓度为:空白组(19.81±0.87)μmol·L-1,给药组(22.24±1.49)μmol·L-1,对照组(21.91±1.78)μmol·L-1。病理切片显示,氨茶碱组大鼠脑、肺组织损伤亦较高原空白组大鼠减轻。结论氨茶碱通过促进营养的吸收、炎症应激的快速反应、改善呼吸功能及调节NO舒血管作用,达到对急进高原大鼠的多重保护作用。
王昌王荣谢华尹强贾正平李文斌王延玲鹿辉陶锐
关键词:急进高原氨茶碱TNF-ΑNO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缺氧环境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H19印记基因编码的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细胞内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缺氧细胞中,H19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涉及的转录因子以及蛋白表达相应发生变化。在特异性蛋白1的参与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直接与H19启动子结合,诱导缺氧条件下H19表达上调。在缺氧情况下,肿瘤抑制蛋白p53也可能通过干扰HIF-1α活性来介导H19基因的表达。H19外显子1编码的miR675-5p,通过促进细胞核内HIF-1α的积累和降低HIF-1α的生物抑制剂VHL基因表达来促进缺氧反应。另外,缺氧条件下细胞膜表面转运蛋白表达发生变化,细胞内糖代谢途径从有氧氧化向无氧糖酵解的转变也与H19的参与有关。H19可能是维持缺氧条件下细胞内代谢平衡,促进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适应性生存的一个关键基因。
岳新瑞王荣李文斌王昌鹿辉张娟红
关键词:缺氧转运体糖代谢
醋甲唑胺干预对急进高原大鼠的损伤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急进4 300 m高原对Wistar大鼠机体血气生化改变、病理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影响及醋甲唑胺干预对大鼠高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8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平原(海拔55米)对照组、高原(海拔4 300 m)模型组、醋甲唑胺组、乙酰唑胺组,分别灌胃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醋甲唑胺(每日2次,剂量为2.23 mg·kg-1)和乙酰唑胺(每日2次,剂量为22.33 mg·kg-1),对大鼠进行生化、血气分析、病理比较,并检测所得血清样品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结果血气、生化和病理结果显示,高原组大鼠出现脱水症状,与平原对照组比较,高原模型组各指标变化显著(P<0.01),与高原模型组比较,醋甲唑胺组和乙酰唑胺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酸碱度(p H)、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缓冲碱(BB)、剩余碱(BE)等指标显著下降(P<0.01),总蛋白(TP)、尿素(UREA)、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钠离子浓度、氯离子浓度等指标显著上升(P<0.01),表明两组均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且肝肺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其中,与乙酰唑胺组比较,醋甲唑胺组损伤较小。与平原对照组相比,高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性升高,白细胞介素-1β显著性降低,其中,乙酰唑胺组和醋甲唑胺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醋甲唑胺能改善急进高原大鼠的生理生化状况,减轻炎症损伤,具有较好的缺氧保护作用。
王昌王荣谢华贾正平孙玉环陶锐
关键词:急进高原醋甲唑胺炎症因子
布洛芬对急进高原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
目的:探究布洛芬对急进高原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抗高原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海拔55m)组,缺氧组、缺氧+布洛芬组、缺氧+乙酰唑胺组(海拔4300m),每组8只,分别灌胃给予...
王昌王荣谢华李文斌鹿辉赵安鹏罗冰峰
关键词:布洛芬急进高原血气分析细胞因子
红景天对急进高原大鼠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平原Wistar大鼠急进海拔4300 m高原后,给予红景天药物干预,观察大鼠生理和病理状态变化情况。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原缺氧组(空白组)、高原缺氧+乙酰唑胺组(对照组)、高原缺氧+红景天组(给药组),急进高原后连续给药5 d后,取眼眶静脉丛血分析其主要生化指标,同时解剖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分析其主要血气指标,完整摘取肝脏和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HB、Hct、CCl-、CCa2+均显著性升高(P<0.05),ALT、ALP、pH、CHCO3-、BB、BE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给药组ALT、ALP、ALB、UREA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pH、CHCO3-、BB、BE均显著性上升(P<0.05),ALP、Urea、HB、Hct、CCa2+均显著性下降(P<0.05)。病理结果显示,高原缺氧对大鼠肝、肺损伤严重,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给药组损伤均比空白组小。结论红景天具有一定的抗缺氧反应作用,能够减轻急进高原大鼠的病理损伤,但不能完全避免损伤,说明红景天治疗高原反应有一定的局限性。
孙玉环王荣谢华尹强贾正平王昌陶锐鹿辉王延玲李文斌
关键词:急进高原红景天血气分析
缺氧对大鼠6种药物转运体基因表达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缺氧时Pept1、Oatp1b1、Oat1、Oct1、Mdr1和Mrp2 6种药物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24h和72h组,缺氧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m(压力:397.5mmHg,氧分压:42mmHg)的低压氧舱中。提取各组大鼠小肠、肝脏、肾脏组织中的总RNA,以Real-time PCR方法检测6种药物转运体基因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组中6种药物转运体基因表达大多数升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组织中的不同转运体出现不一样的变化趋势。结论高原缺氧会影响药物转运体mRNA的表达水平,这可为高原药物转运体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靳婷罗冰峰张晓云李文斌张娟红张明霞王昌赵安鹏王荣
关键词:缺氧药物转运体PCR基因表达
四种临床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对小鼠抗缺氧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于治疗高原反应的4种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地尔硫艹卓、盐酸氟桂利嗪、盐酸维拉帕米对小鼠抗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的常压密闭缺氧小鼠模型和亚硝酸钠血液性缺氧小鼠模型实验、小鼠模拟10 000 m高原急性减压缺氧耐力实验、小鼠密闭缺氧分时段血细胞分析,研究4种典型的钙离子拮抗剂对小鼠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氨氯地平、氟桂利嗪、维拉帕米的低、高剂量组、地尔硫艹卓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延长小鼠在常压密闭缺氧实验中的存活时间(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氨氯地平低剂量组能延长小鼠在亚硝酸钠血液性缺氧实验及在模拟10 000 m高原急性缺氧耐力实验中的存活时间(P<0.01)。血细胞分析实验中给药组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钙离子拮抗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鼠抗缺氧能力的作用,而低剂量用药比正常剂量的效果更优,可用于临床指导合理用药。
王昌王荣谢华尹强贾正平李文斌王延玲
关键词:钙通道阻滞药高原病小鼠缺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