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祥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芦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血吸虫病调查中抽样村的技术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血吸虫病是一种与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密切关联的疾病,为科学把握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防治措施效力等,需要对血吸虫病流行疫区进行抽样调查。如何体现抽样区域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笔者以在芦山县开展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为例对抽样村做以下技术分析。
- 祝继英王承祥汪世忠王朝富王英霁
- 关键词: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流行病学调查
- 芦山县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流行因素调查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索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播控制后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四川省芦山县大山区高山平坝型的清江村、高山丘陵型的五星村、高山峡谷型的火炬村开展农业结构、卫生设施、人类行为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调查钉螺分布和感染,血清免疫学和粪便孵化法检查人群血吸虫感染,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耕牛和犬血吸虫感染等情况;开展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试点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清江村、五星村和火炬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分别为22.30%、41.17%和41.64%。安全饮水率火炬村为99.16%,其他村均为100%;生活用沟渠水分别为22.99%、0和0.85%。3个村钉螺、野粪、耕牛感染率均为0;人群感染率分别为0.18%、0.15%和2.62%;犬感染率除火炬村为2.41%外,其他为0;野鼠感染率均为0。结论芦山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除应加强人群和耕牛的监测外,还应加强其他传染源的监测,并开发有针对性的灭螺方法。
- 王朝富王承祥汪世忠牟莉蓉吴子松吕国金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血吸虫病流行村综合防治策略实施效果与费用-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不同综合疫情流行村的血防综合治理策略和实施效果。方法对四川省芦山县2007-2012年综合疫情重度L村、中度Z村和轻度F村的人口状况、血吸虫病情和螺情、综合防治措施和血防投入经费等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2007-2012年3村从卫生血防、传染源控制、环境综合改造等方面实施综合治理,L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由0.58%下降到0,下降率100.00%;Z村除2010年人群感染率0.10%外,其他年份均为0;F村各年人群感染率为0。3村均无急性血吸虫患者、病牛检出,耕牛感染率和感染性螺数均为0,但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因2008年受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影响而出现波动。2007-2012年L村、Z村和F村年人均血防经费投入360.79元、332.40元、170.72元。L村自2008-2012年血吸虫每百人感染率下降1.00%的平均费用352.92元,Z村和F村因人群感染率始终均为0而无法计算下降费用。3村2010-2012年来每km2活螺平均密度下降1.00%的费用696.82元、139.45元、2 191.22元。结论芦山县综合疫情重度L村、中度Z村和轻度F村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村实施的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防综合治理策略效果凸显。在降低人群感染率和活螺平均密度方面,L村实施的综合防治措施具有较好的费用-效果;在降低活螺平均密度方面,Z村所采取的血防综合措施具有良好的费用-效果;F村则表现出投入和产出失衡,应适时调整部分血防措施。但也应注意,愈是疫情轻度村,其防治难度愈大,愈要保证一定血防经费的投入,以促进血防工作的有效运行,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反弹,故其效果评价指标下降所需费用会有所偏高。
- 祝继英王承祥王朝富汪世忠胡晓军刘勇王英霁李永权芦珂徐维李忠琴陆小琴盛晓燕
- 关键词:血吸虫病费用-效果
- 芦山县地震灾后血吸虫病应急防控策略与效果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芦山县灾后血吸虫病防制工作措施和成效,为开展灾后血防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2013年芦山县在灾后血防工作中采取的防制措施,分析全县血吸虫病疫情。结果芦山县通过加大流动人群、病情、螺情的防制力度,使当地灾后无人畜血吸虫病发生,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及水域。结论芦山县灾后血吸虫病防制措施行之有效,实现了"灾后无大疫"的阶段目标。
- 王朝富王承祥牟莉蓉钟波刘阳吴子松徐亮蒙先洪杨宗才程勇竹金华周启富
- 关键词:血吸虫病防制地震
- 2007-2012年芦山县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2007-2012年芦山县综合治理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7-2012年芦山县血吸虫病流行村的人畜病情资料、螺情资料、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2007-2012年芦山县实施了人畜查病化疗、易感地带灭螺、硬化便民路和机耕道、整治沟渠、建沼气池、新建供水工程、购机补贴、建血防林、下湿田改造、水改旱和鱼塘灭螺等综合治理项目。结果 2007-2012年该县血防综合治理效果表现为各年均无急性血吸虫病感染者发生,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24%-0之间,2011、2012年连续2年为0,与2007年人群感染率相比各下降100%;各年均无病牛发生,耕牛感染率均为0;各年阳性螺数均为0,活螺平均密度由2007年的0.06%下降到2012年的0.05%,下降幅度为16.67%,但实有钉螺面积由2007年的15.84 hm2回升到2012年的52.12 hm2。结论 2007-2012年该县的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整体推进良好,实施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当地血吸虫病疫情,但也应注意到该县实有钉螺面积的控制还存在较大压力。
- 祝继英王朝富王承祥汪世忠胡晓军芦珂李永权刘勇陆小琴王英霁徐维盛小燕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芦山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管理经验总结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总结芦山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整理芦山县2004-2008年的血防综合治理资料和数据,反映血吸虫病疫情和血防工作经验。结果卫生部门药物灭螺5 490万m2,人群血检13.3万人次,粪检0.8万人次,人群化疗12.8万人。2008年底钉螺面积下降到14.9万m2,连续两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人群感染率下降到0.36%,连续3年无急性血吸虫病例发生;2008年全县未发现血吸虫病牛;农业部门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 566.67 ha,配套埝渠21.5万m,水改旱263.33 ha,新建沼气池4 850口;农机部门推广各类"以机代牛"耕作机具1 300台,机耕道硬化33.2 km,硬化便民路97.8 km;林业部门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6 694.47ha;畜牧部门在有螺地带实施禁牧,累计圈养牛9 983头次,羊11 800头次,项目区耕牛圈养率达100%;改(挖)鱼池36.33 ha。结论芦山县血吸虫病防治的主要经验:健全血防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发动全民参与;科学防治,因地制宜;多形式筹措资金,保障血防经费;抓住工作重点,促进全面工作。
- 汪世忠王承祥王朝富袁虹杨宗才竹金华刘焰波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芦山县血吸虫病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芦山县血吸虫病病情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芦山县5个重疫区乡镇的居民和耕牛进行血吸虫病普查,首先对居民采用ELISA法血清免疫学检查进行筛检,再对血检阳性者作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粪便病原学检查;耕牛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测;另外,对晚期血吸虫患者作个案调查。结果:检查34506人,检出血吸虫患者100例,感染率为0.29%,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与2001年相比,感染率下降95.64%,现存晚期血吸虫患者112例,检查耕牛2059头,未查出病牛。结论:芦山县近年来血防工作成效明显,血吸虫病病情指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与国家传播阻断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监测和巩固防治工作,以及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 秦殿华汪世忠王承祥王朝富吕国金王强
- 关键词:血吸虫病病情
- 影响家畜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畜主行为因素调查被引量:1
- 2013年
- 1调查目的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和家畜作为重要的血吸虫病传染源,是防控家畜血吸虫病的关键环节。芦山县是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县之一,为探讨畜主社会行为因素对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作用,了解该县家畜管理与畜主文化教育、生产生活方式、健康宣传和病情情况等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2调查方法和内容2.1研究对象将芦山县36个血吸虫病流行村按综合疫情程度的不同,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以分层随机抽样法各层分别抽取1个。以3个抽样村中家庭饲养有家畜的村民、3个抽样村中所有耕牛、部分狗,以及部分邻近村的耕牛为研究对象。
- 祝继英王承祥王朝富汪世忠胡晓军刘勇
- 关键词:家畜血吸虫病畜主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抽样法文化教育
- 2007-2011年芦山县血吸虫病疫情及控制效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芦山县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疫情控制特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共抽取3个样本村,收集2007-2011年芦山县血吸虫病防治各项指标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芦山县血吸虫病居民感染率分别为0.19%、0.11%、0.11%、0.10%和0,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居民粪检阳性率分别为2.60%、0.83%、0.51%和1.78%、0;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耕牛感染率为0;钉螺感染率为0;实有钉螺面积下降率无显著上升趋势(P>0.05)。结论芦山县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祝继英王承祥王朝富汪世忠胡晓军刘勇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疫情控制
- 芦山县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芦山县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后的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方法对芦山县三个村5岁以上的居住人群和所有耕牛部分狗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血阳者疫水接触、既往病史、主诉症状和体征,开展钉螺调查。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分析。结果对4524人采血做ELISA检测,血检血阳者197人,血检阳性率4.36%,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对12头家畜采血做金标法检测,血检阳性家畜为0,家畜血检阳性率0,未发现粪检阳性家畜。问卷调查血阳者179人,其中92.18%年内有疫水接触史,62.01%患过血吸虫病,67.60%接受过治疗,主要主诉症状和体征出现率为腹痛(53.63%)、腹胀(29.05%)、食欲减退(18.44%)、乏力(16.76%)、肝区痛(14.53%)、腹泻(11.17%)。对总面积6320m2的三个调查点在春秋季开展螺情调查共2次,平均活螺密度为0.52/0.02只/0.1m2,压碎法共解剖340只活钉螺,均未发现有感染性钉螺。结论芦山县血控达标后的防治工作成效稳固,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应加强对人群血检阳性者和螺情的监测力度。
- 祝继英王承祥王朝富汪世忠李永权陆小琴胡晓军芦珂李忠琴王英霁刘勇徐维盛晓燕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钉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