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斌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 轮状病毒不同基因型NSP4的免疫原性研究
- 2006年
- NSP4作为轮状病毒的致泻相关蛋白,其在疫苗研究中的作用近年来深受瞩目。为比较不同基因型非结构蛋白NSP4的免疫原性,构建了四种基因型的重组表达质粒pCI-9786、pCI- 97S36、pCI-97S34和pCI-97SZ8,在细胞水平进行瞬时表达检测后,进一步免疫小鼠,检测血清IgG 抗体滴度和亚型。结果表明利用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NSP4蛋白既可以诱导体液免疫反应,又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但以体液免疫为主,不同基因型NSP4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
- 王大燕王健伟魏强王彦斌屈建国洪涛
- 关键词:轮状病毒NSP4免疫原性疫苗
- 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其识别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被引量:5
- 2006年
- 为了明确抗SARS-CoV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并鉴定其识别表位,首先在E.coli中表达了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和OC43(HCoV-OC4)N蛋白,用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了4株抗SARS-CoVN蛋白单克隆抗体(1-1C2、1-1D6、2-8F11和2-2E5)与HCoV-OC43和HCoV-229E及其N蛋白的交叉反应情况,而后应用12种重组截短型SARS-CoVN蛋白对上述4种单克隆抗体的识别表位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显示:(1)在4株抗N蛋白单克隆抗体中,1-1C2、1-1D6和2-2E5不与HCoV-OC43和HCoV-229E及其N蛋白发生交叉反应,为SARS-CoVN蛋白特异性抗体;(2)2-8F11、1-1D6和2-2E5针对的抗原表位位于SARS-CoVN蛋白的aa30-60,1-1C2针对的抗原表位则位于SARS-CoVN蛋白的aa170-184。这一研究为阐明SARS-CoVN蛋白的免疫学特征,建立特异性免疫诊断技术和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材料。
- 王健伟王彦斌常昭瑞闫克夏谭文杰屈建国夏宁邵阮力洪涛
- 关键词:核衣壳蛋白抗原表位
- SARS冠状病毒结构蛋白在血清学诊断中潜在应用价值的比较被引量:5
- 2005年
- 为了确定特异的SARS抗体检测抗原,比较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主要结构蛋白与SARS患者血清的反应性。从SARS死亡患者的肺组织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S、N、M和E4种结构蛋白基因,对3种S截短突变体和N、M、E的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以表达的蛋白为抗原,应用Westernblot跟踪检测11例SARS患者血清54份。结果显示:SARS-CoV的重组N蛋白和S蛋白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的3个区段的抗原性强弱存在差异,S3抗原性强于S1和S2;在患病第1周、2周、3周及3周以上,N蛋白和S3蛋白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0%、65.2%、100%、100%和40%、61%、76.2%、100%;提示SARS-CoV重组N蛋白和S3蛋白在SARS的血清学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王彦斌常昭瑞魏海燕晁彦公曲成毅王健伟洪涛
-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结构蛋白WESTERNBLOT血清学诊断
- SARS病毒S蛋白片段与细胞结合作用分析
- 2005年
-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ARSCoV)S蛋白片段与SARSCoV敏感细胞Vero的相互作用,明确S蛋白的受体结合位点。方法在E.coli中表达S蛋白第260~600位氨基酸(S260600)和397~796位氨基酸(S397796)片段,通过Westernblot对蛋白表达进行确认,用NiSepharose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将纯化的S260600和S397796蛋白与Vero细胞4℃共同孵育1h后,先后与SARS患者血清及FITC标记的抗人IgG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a/S260600和pET30a/S397796,并表达、纯化出S260600和S397796重组蛋白。分别用SARS患者血清和抗6×His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证实重组蛋白得到正确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S260600和S397796重组蛋白均可与Vero细胞发生结合,但S397796的结合力要弱于S260600。同时发现S260600重组蛋白与SARSCoV非敏感细胞NIH3T3细胞不能结合,进一步证明S260600重组蛋白与Vero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结论重组蛋白S397796和S260600具有受体结合能力,尤其S260600包含了重要的受体结合位点,对进一步研究介导SARSCoV感染的细胞表面受体、开展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均具有重要意义。
- 魏海燕王健伟欧阳晶王彦斌屈建国赵蔚明洪涛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科蛋白质S
- 轮状病毒NSP4基因在非复制型腺病毒载体中的表达及免疫活性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以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表达人轮状病毒NSP4基因作为新型轮状病毒基因疫苗的可行性.方法:用AdEasy系统构建表达NSP4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并通过形态学观察、PCR、RT- PCR、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等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对免疫后母鼠生产的乳鼠(4日龄)用SA11株轮状病毒灌胃攻击,观察腹泻的产生情况并进行腹泻评级.结果:获得了重组腺病毒rvAdEasyNSP4. Southern blot表明,在重组腺病毒中确有特异性的NSP4基因整合,Western blot证明,目的蛋白得到表达.初次免疫小鼠后血清IgG抗体的滴度可达1:1 000,但阳转率仅为28.5%;再次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达到了85.7%;第3次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达到100%.血清IgA 阳转率可以达到71.4%.实验组乳鼠攻毒后腹泻的百分率和腹泻评分(反应腹泻严重程度) 均较对照组低.结论:腺病毒载体可有效表达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4并可有效诱导小鼠免疫反应,这些结果的取得为新型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 王大燕王健伟王彦斌魏强屈建国洪涛
- 关键词:轮状病毒NSP4腺病毒载体免疫
- SARS恢复期患者血液与排泄物中SARS-CoV RNA的检测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恢复期患者血液与排泄物中的病毒 RNA。方法 对连续 3 次收集的 23 例确诊 SARS恢复期(病程≥21天)患者的血、尿、痰、粪便标本进行核酸提取,设计特异性内外引物,使用巢式RT PCR的方法进行病毒RNA检测。结果 通过巢式RT PCR,共检测到6份阳性标本,其中粪便标本中检测到 4 份,检出率为5.8%;痰标本中检测到 2 份,检出率为2.9%。在尿液和血液标本中未检测到病毒 RNA。结论个别SARS恢复期患者排泄物中有SARS病毒RNA存在,因此对恢复期患者的排泄物应慎重处理,对其引起SARS的再次传播的危险性需要进一步评估。
- 常昭瑞杨仁全王彦斌任丽丽王敏杨耀武郭丽晁彦公曲成毅王健伟洪涛
- 关键词:SARS恢复期RNA血液粪便标本SARS-COV排泄物
-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制备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cAb) ,为SARS的快速诊断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用纯化的重组SARS CoVN蛋白免疫BALB c小鼠 ,经细胞融合和亚克隆后获得分泌针对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 ,用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这些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 ,并将N蛋白分 3段表达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结果 通过细胞融合和 3轮克隆化 ,筛选出分泌抗N蛋白的 6个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显示 ,获得的McAb可与SARS CoVN蛋白及SARS CoV发生特异性反应 ,有 4个细胞株分泌的抗体的识别位点位于N蛋白N端 ,2个位于C端。结论 获得了SARS Co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了初步定位 。
- 王彦斌常昭瑞王健伟计融韩春卉赵丽任丽丽晁彦公屈建国曲成毅洪涛
- 关键词:N蛋白SARS-COVSARS冠状病毒杂交瘤细胞株抗N细胞融合
- 人甲型流感病毒保护性多肽、其用途、疫苗和诊断工具
- 本发明涉及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和预防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多肽和含有该多肽的疫苗。本发明还涉及流感病毒诊断工具和本发明多肽的用途。
- 王健伟董京芳王彦斌洪涛
- 文献传递
- SARS-CoV结构蛋白血清IgG抗体变化动态研究及N蛋白特异性抗原表位筛选
- 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aviridae)的冠状病毒属,是迄今发现的最大RNA病毒,主要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根据其血清学特征和种系进化的关系,目前将已知的冠状病毒分为3组(G1、G2和G3),G1和G2...
- 王彦斌
- 关键词:SARS相关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S蛋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