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致肝损伤毒物四氯化碳体外染毒剂量的选择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4)致肝脏损伤体外实验模型的染毒剂量。方法以不同浓度CCl4作用于正常人二倍体肝细胞HL-7702细胞,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5,10,20,30 mmol/L和40 mmol/L。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Cl4对肝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生化分析法检测染毒后肝细胞培养上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结果①染毒24 h后,肝细胞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其中20-40 mmol/L CCl4对肝细胞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染毒24 h后,随着CCl4染毒剂量的增加,各染毒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ST的活性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40 mmol/L CCl4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染毒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LT的活性逐渐增加,其中10-30 mmol/L CCl4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各染毒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KP和LDH的活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mmol/L CCl4在对HL-7702肝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的情况即可引起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LT的活性升高,对肝细胞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可作为其肝损伤机制研究的体外染毒剂量。
- 张继东张健新王幼萍白剑英
- 四氯化碳对HL-7702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4)对人正常二倍体HL-7702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影响。方法实验设阴性对照组、CCl4组(10 mmol/L)和阳性对照组(1 mmol/L油酸),染毒结束后检测TG含量,采用磷钨酸盐沉淀和蛋白印迹法检测VLDL含量,用蛋白印记法检测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和肉碱酰基转移酶(CPT1A)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poB100含量。结果染毒24 h后,CCl4组细胞内TG含量[(3.235 3±1.116 8)mmol/g prot]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221 8±0.527 2)mmol/g prot](P<0.05);VLDL分泌水平无明显改变;细胞内MTP、DGAT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染毒24、48 h后,CCl4处理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poB100蛋白含量分别为231.79、263.33 ng/mL,较阴性对照组(135.12、143.59 ng/mL)明显增加(P<0.05)。结论四氯化碳可能通过促进DGAT2蛋白表达而引起肝细胞内TG含量增加,或通过MTP途径促进ApoB100分泌,但对VLDL分泌无影响。
- 白剑英雷佩玉王幼萍闫丹丹梁瑞峰王祝欣
- 关键词:四氯化碳载脂蛋白B100
- 亚硫酸钠对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内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和载脂蛋白E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亚硫酸钠对人正常二倍体肝(HL-7702)细胞内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和载脂蛋白E(apoE)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亚硫酸钠诱发肝细胞脂肪积累效应及作用途径。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L-7702细胞株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阴性对照)、10、2.5、0.5、0.1 m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并设立阳性对照(1.0 mmol/L油酸)组。分别于染毒24、48 h时,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内脂滴沉积,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apoE和DGAT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肝细胞内apoE和DGA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仅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 h时HL-7702肝细胞内DGA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染毒24h、48 h时,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组HL-7702肝细胞内DGAT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各浓度亚硫酸钠染毒组HL-7702肝细胞内apoE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可见明显的脂滴沉积,但亚硫酸钠染毒组均未见明显脂滴。结论一定剂量的亚硫酸钠可引起肝细胞内DGAT1、apoE蛋白表达增高,导致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肝细胞的脂肪蓄积。
- 王幼萍白剑英雷佩玉闫丹丹梁瑞峰赵五红
- 关键词:亚硫酸钠载脂蛋白E免疫沉淀
- 亚硫酸钠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增高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亚硫酸钠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株HL-7702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待生长至适宜密度时用不同浓度亚硫酸钠染毒4h。采用Fluo-3AM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法测定肝细胞内Ca^2+。水平变化,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酯荧光标记法测定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蛋白杂交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肝细胞内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一定浓度的亚硫酸钠可引起肝细胞内Ca^2+水平增加,并伴随着活性氧水平增加和肝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但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亚硫酸钠可通过增加肝细胞内Ca^2+水平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p53蛋白水平增加,这种影响可能发生在蛋白质翻译或翻译后水平。
- 雷佩玉刘鑫赵春燕仪慧兰王幼萍梁瑞峰白剑英
- 关键词:亚硫酸钠钙离子浓度活性氧P53
- 亚硫酸盐对肝细胞脂肪代谢相关因素的影响
- 目的:
有文献提示亚硫酸钠具有致突变作用、脂质过氧化作用,一些在体实验也显示了亚硫酸钠的肝损伤作用。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二氧化硫毒性时发现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可以引起肝细胞内脂滴数量的明显增加。为了进一步研究亚硫酸钠对肝...
- 王幼萍
- 关键词:亚硫酸钠免疫共沉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脂肪代谢
- 文献传递
- 甲醛对HepG2细胞脂肪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醛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0.02、0.1、0.5、2.5、12.5 mmol/L的甲醛(formaldehyde,FA)分别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GPO-POD酶法测定细胞内TG含量。另分别以0.004、0.02、0.1 mmol/L的甲醛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CP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protern-1c,SREBP-1c)、腺苷酸核糖基化因子1(ADP-ribosylation factor 1,Arf1)和包被蛋白Ⅰ(coat protein comlexⅠ,COPⅠ)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5~12.5 mmol/L FA染毒24 h或0.1~12.5 mmol/L染毒48 h时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活性(P均<0.05);0.1 mmol/L FA染毒24 h,或者0.1和0.02 mmol/L FA染毒48 h,均可致HepG2细胞内TG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FA染毒48 h引起肝细胞内CPT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SREBP-1c和COPⅠ表达水平在染毒24和48 h后均增高(P均<0.05),FA染毒24 h后Arf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FA接触可引起HepG2细胞内TG含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脂肪酸β氧化受到抑制和脂肪合成增加有关。
- 闫丹丹白剑英梁瑞峰王幼萍雷佩玉
- 关键词:甲醛甘油三酯
- 亚硫酸钠对HL-7702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组装分泌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研究亚硫酸钠(Na_2SO_3)是否通过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组装分泌和诱导内质网应激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方法:分别经不同浓度(0.1、0.5、2.5、10 mmol/L)Na_2SO_3染毒人正常HL-7702肝细胞24和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VLDL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VLDL组装相关因子微粒体载脂蛋白B100(apoB100)、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甘油三酯水解酶(TGH)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重链结合蛋白(BiP)和钙连蛋白(Calnexin)的表达水平。结果: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染毒24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Na_2SO_3处理组VLDL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作用48 h后,各Na_2SO_3处理组VLDL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染毒24 h,10mmol/L Na_2SO_3组肝细胞内apoB100mRNA表达升高(P<0.05);2.5和10 mmol/L Na_2SO_3可使肝细胞内TGH mRNA表达升高(P<0.05);染毒48 h,0.5和2.5 mmol/L Na_2SO_3引起肝细胞内TGH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染毒24 h和48h后,不同浓度Na_2SO_3对细胞内BiP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明显增加Calnexin蛋白表达(P<0.05)。结论:Na_2SO_3不能抑制VLDL组装分泌,但可能对肝细胞糖蛋白的正确折叠有一定干扰作用。
- 张艳白剑英雷佩玉王幼萍赵春燕梁瑞峰
- 关键词:亚硫酸钠内质网应激肝细胞
- 亚硫酸钠对章氏肝细胞TG含量和VLDL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Na2SO3)对章氏肝(Chang's liver)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致肝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的Na2SO3染毒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甘油三酯GPO-POD酶法测定试剂盒检测染毒24 h后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外培养上清中VLDL的分泌。结果 (1)Na2SO3染毒组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染毒24 h后,10、2.5和0.5 mmol/LNa2SO3处理组细胞内均未出现红色脂滴,即未见细胞出现脂肪变性;(3)染毒24 h后,10 mmol/L Na2SO3处理组细胞内TG含量明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染毒24 h后,Na2SO3各处理组胞外培养上清中VLDL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2SO3染毒24 h虽不能诱导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但高浓度可引起肝细胞中TG含量增加。
- 雷佩玉白剑英赵春燕王幼萍梁瑞峰
- 关键词:亚硫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