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平坪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种群
  • 2篇谷蠹
  • 1篇地理种群
  • 1篇遗传分化
  • 1篇症状
  • 1篇症状研究
  • 1篇致病力
  • 1篇死亡时间
  • 1篇种群遗传
  • 1篇座壳孢
  • 1篇座壳孢菌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磷化氢
  • 1篇磷化氢抗性
  • 1篇绿色储粮
  • 1篇抗性
  • 1篇黄粉虫
  • 1篇基因序列

机构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国家粮食局科...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王平坪
  • 3篇张宏宇
  • 2篇李燕羽
  • 2篇曹阳
  • 2篇宋旭红
  • 1篇郎涛
  • 1篇何威
  • 1篇杨道玉

传媒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食储藏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惰性粉杀虫剂对黄粉虫成虫的物理伤害症状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用一种以食品级惰性粉为主要原料的惰性粉杀虫剂处理黄粉虫成虫,处理6 h^8h1、2 h^14 h2、4 h^26 h和48 h^50 h试虫的平均爬行速度分别为12 mm/s、7 mm/s、3 mm/s和0.4 mm/s,明显比正常试虫的爬行速度(33 mm/s)慢(p<0.05);处理后试虫表现出一系列物理伤害症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试虫受伤害程度增强。根据惰性粉杀虫剂处理后试虫爬行速度、伤害症状和死亡时间,将试虫的伤害程度由轻到重划分为四个级别,伤害一级:试虫平均爬行速度为10 mm/s^15 mm/s,死亡时间为74h±6h,身体抬高,腿节和胫节之间的活动角度略有减小;伤害二级:爬行速度为5 mm/s^10 mm/s,死亡时间为42 h±5 h,偶尔绊脚,摔倒后能立即站立起来继续爬行,腿节和胫节之间的活动角度进一步减小,胫节和附节之间的活动角度也减小;伤害三级:爬行速度为1~5 mm/s,死亡时间为20 h±1 h,附节和爪不能牢固的抓住滤纸,摔倒频率明显增加,且摔倒后较难重新站立,腿节和胫节之间、胫节和附节之间的活动角度都较小;伤害四级:爬行速度小于1 mm/s,死亡时间为5 h±1 h,腿节和胫节之间、胫节和附节之间基本不能活动,不能爬行,摔倒后基本上不能再站立起来。结果表明,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惰性粉破坏虫体表皮蜡层导致失水致死和堵塞气门致死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食品级惰性粉杀虫剂作用害虫的症状并较快致死害虫的机理,其杀虫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揭示。
郎涛曹阳王平坪李燕羽
关键词:黄粉虫死亡时间
惰性粉杀虫剂在绿色储粮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8年
对可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惰性粉种类。
王平坪李燕羽张军党曹阳
关键词:绿色储粮害虫种类
磷化氢对不同地理种群谷蠹成虫体内3种保护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对不同地理种群谷蠹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表明:熏蒸前,不同地理种群的谷蠹成虫体内3种保护酶的活性不同;使用磷化氢进行熏蒸处理后,不同地理种群谷蠹体内的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SOD活力升高,POD和CAT活性降低。采用SPSS 16.0分别对熏蒸前试验种群的致死中浓度(LC50)及3种酶活性两两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种群的LC50与CAT之间存在显著简单相关性(P=0.031<0.05);LC50与SOD,POD两种酶活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545;0.053>0.05);CAT及POD之间存在简单相关性(P=0.034<0.05)。
宋旭红王平坪杨道玉何威张宏宇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磷化氢抗性谷蠹
橘园座壳孢菌资源致病性及遗传特性研究
柑橘粉虱(Diaelorude citru.s Asahmaed)属同翅目粉虱科(Homoptera:Aleyrodidae),在我国的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明显增长趋势.座壳孢菌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昆...
王平坪姚志超张宏宇
关键词:柑橘粉虱系统发育致病力
谷蠹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及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2017年
【目的】对谷蠢的不同种群的线粒体COⅠ基因扩增片段进行比较,对谷蠹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对15个谷蠢种群的100个个体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得到691 bp长度的片段,3个位点的密码子中,A+T的含量平均值为63.2%,在3个密码子中的含量分别是85.2%,53.3%和57.0%。这种A+T含量的偏向在第1位点较第2和第3位点强。序列中A,T,C,G的含量分别为33.2%,32%,18.7%,16.2%。691 bp长度的碱基中,共发现26个多态位点,定义了25种单倍型,其中种群间共享单倍型有7个。【结论】15个谷蠹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N_m=1.35),使用AMOVA分析种群的遗传结构表明,谷蠹种群的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部的个体间。
宋旭红王平坪张宏宇
关键词:线粒体DNA遗传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