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努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枯病
  • 2篇稻白叶枯病
  • 2篇毒性
  • 2篇叶枯病
  • 2篇叶枯病菌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白叶枯
  • 2篇水稻白叶枯病
  • 2篇水稻白叶枯病...
  • 2篇抗性
  • 2篇白叶枯
  • 2篇白叶枯病
  • 2篇白叶枯病菌
  • 2篇病菌
  • 1篇定殖
  • 1篇定殖动态
  • 1篇生物防治
  • 1篇内生细菌
  • 1篇纹枯病
  • 1篇物防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努
  • 1篇文才艺
  • 1篇汪敏
  • 1篇武哲
  • 1篇王凯旋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生细菌EBS05在小麦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作用被引量:23
2011年
以抗药性突变菌株为筛选标记,采用稀释倒平板法,研究了内生细菌EBS05在小麦体内的定殖动态,并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EBS0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EBS05在小麦根内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且能从根部向茎、叶部转移,其定殖量与菌株的接种浓度呈正相关,当接种浓度为108 CFU/mL时,EBS05能在根、茎内有效定殖,并持续向叶内转移。以菌体浓度为108CFU/mL的发酵液进行浸种或灌根处理后,EBS05在根内定殖量始终大于同时期茎、叶内的定殖量;菌株在小麦根、茎和叶内的定殖数量均表现为接种初期逐渐增加,至接种后第10~12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内生细菌EBS0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25 g/L咯菌腈(flu-dioxonil)悬浮种衣剂,带菌发酵液和除菌发酵液的盆栽防治效果分别达91.2%和88.2%,大田防治效果分别为66.3%和56.2%。
文才艺王凯旋汪敏王努武哲
关键词:内生细菌定殖小麦纹枯病生物防治
水稻白叶枯病菌katExoo和catBxoo基因在过氧化氢(H<sub>2</sub>O<sub>2</sub>)抗性和毒性中的功能分析
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产生的过氧化氢(H<sub>2</sub>O<sub>2</sub>)是重要的早期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的多种抗病反应。在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
王努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
水稻白叶枯病菌katExoo和catBxoo基因在过氧化氢(H2O2)抗性和毒性中的功能分析
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产生的过氧化氢(HO)是重要的早期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的多种抗病反应。在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互作中,作为一种防卫反应,在水稻体内会迅速...
王努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过氧化氢酶基因毒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