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谋
- 作品数:56 被引量:34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原油厌氧微生物降解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正>原油厌氧微生物降解作用是形成稠油和降解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要机制之一。为研究原油厌氧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厌氧微生物菌群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与稠油同源的常规稀油进行微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稀油经厌...
- 高长海王兴谋林军章张云银李豫源
- 文献传递
- 济阳坳陷天然气藏地震识别与预测技术
- 济阳坳陷中浅层天然气富集,储层含气前后岩石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方法进行检测和识别。文章在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亮点、AVO等特殊处理方法,总结出了济阳坳陷浅中层气藏的亮点、AVO、三维可视化解释等地震识...
- 李红梅韩文功王兴谋
- 关键词:天然气藏地震识别亮点AVO
- 文献传递
- 一种含油气盆地浅层气混源比例定量表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油气盆地浅层气混源比例定量表征方法,属于油气资源地质勘探评价领域。原油降解过程中,微生物会对含油气盆地浅层气原油的热成因气和原油进行改造,同时生成原油降解气。为了解决浅层气中的热成因气和原油降解气的定量分...
- 李豫源查明王兴谋陈建平张云银高长海
- 文献传递
-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原生型稠油成因机制被引量:2
- 2018年
-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发育稠油,但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制约了该区稠油的勘探与开发。通过42个稠油样品的物性、族组成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以及原油运聚特征,探讨了三合村洼陷古近系稠油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具备低熟油的生烃条件;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末期,沙四段膏盐湖相烃源岩进入低成熟演化阶段,咸化还原环境的早期生烃作用促使其生成低熟油;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造成原油密度、黏度、硫含量增大,这些原油通过古近系与前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输导层近距离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古近系沙三段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由于埋藏较浅,后期遭受轻微生物降解作用而进一步稠化。综上所述,三合村洼陷古近系稠油为低熟油经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稠变而成,属于原生蚀变型稠油。
- 高长海张新征王兴谋张云银李豫源
- 关键词:地球化学低熟油生物降解作用
- 浅层岩性气藏地震检测的陷阱分析被引量:12
- 2003年
- 利用AVO地震检测技术检测的地震亮点在济阳坳陷直接寻找浅层岩性气藏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但是 ,在地震检测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着陷阱 ,致使一部分探井落空。为了在今后实际勘探中避开这些陷阱 ,从地质和地震两方面探讨了形成陷阱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地下火成岩等特殊地质体和岩石的非均质性可形成比较强的地震反射 ,使天然气藏的地震检测存在陷阱 ;另外 ,受水平分辨率的限制 ,二维地震剖面圈出的亮点不能准确地反映天然气藏圈闭的实际范围。
- 王兴谋韩文功李红梅王永刚
- 关键词:岩性气藏地震剖面横向分辨率
- 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对区域性CO_2形成时间的制约被引量:10
- 2004年
- 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存在 4个岩浆活动期 :第一期 6 5~ 4 1Ma ,第二期 4 1~ 2 1Ma ,第三期 2 1~ 13Ma ,第四期 11Ma至今。对研究区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古近纪早期火山岩以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为主 ,后期特别是从沙三期开始逐渐转变为碱性岩石。火山岩中CO2 包裹体含量统计表明 ,沙三段 (Es3 )中CO2 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岩性段 ,而碱性岩中CO2 的含量又明显高于拉斑玄武岩中的含量。沙三期是整个东部地区一个较重要的岩浆活动期和火山活动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 ,从沙三期到馆陶期形成的碱性岩具有最大的CO2 成藏潜力 ,沙三期及以后的火山岩与CO2 在空间上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沙三期到馆陶期是形成区内CO2 的主要时期。
- 王兴谋夏斌陈根文阎汉杰陈海云郭栋
- 关键词:CO2岩浆活动济阳拗陷
- 东营凹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的地震预测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论述了山东省东营凹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四大类:岩性型、地层型、裂隙型和复合型)的识别与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相干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和Stratamagic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隐蔽油气藏进行了预测、描述及油气综合评价,为勘探开发提供了井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林松辉王华王兴谋韩宏伟潘兴祥崔红庄
- 关键词:东营凹陷隐蔽油气藏地震预测地震属性分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浅层天然气成因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厘清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浅层天然气成因.通过采集浅层天然气及伴生原油样品,在进行天然气组分、碳、氢同位素组成以及伴生原油饱和烃色谱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三合村洼陷浅层天然气主要来自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属于典型的次生生物气,微生物还原二氧化碳生成甲烷是次生生物甲烷的主要生成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组分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大(C_/C_1^+>0.931);甲烷碳同位素比值变化大(-50.03‰<δ^(13)C_1<-39.03‰),并与甲烷氢同位素比值呈负相关关系;重烃组分含量低且碳同位素比值普遍较大(-33.62‰<δ^(13)C_2<-19.72‰,-29.27‰<δ^(13)C_3<-7.64‰,-26.28‰<δ^(13)n-C_4<-15.63‰);二氧化碳碳同位素比值表现为异常的正值(2.82‰<δ^(13)CCO_2<17.69‰).微生物对湿气组分的选择性降解以及次生生物甲烷的生成是导致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天然气组分、同位素组成复杂特征的主要原因.浅层天然气成因的确定对后续勘探浅层气藏附近的降解型稠油油藏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李豫源查明高长海高长海张云银王兴谋张云银
- 关键词:天然气成因微生物降解同位素组成
- 地震处理对AVO的影响和原始波形提取技术
- 2008年
- 现行的地震处理技术及流程能保留反射波的运动学特征,有利于构造勘探,但是可能会破坏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不利于岩性勘探。事实上,几乎每个主要处理步骤都会以某种形式对地震波施加改造,这种改造作用积累到一起,会使成果资料的原始信息受到不可避免的伤害。地震处理的这种改造作用能掩盖甚至抹杀地层岩性的变化效应,基础资料的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岩性勘探精度的制约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直接提取目标层位上的原始波形。通过提取原始波形及系列配套技术,为岩性勘探、储层研究、天然气预测、裂缝识别和流体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 王有新王兴谋
- 关键词:岩性勘探反射波地震处理
- 单家寺西部上第三系油气藏描述方法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东营单家寺西部上第三系为盆地坳陷期的充填沉积 ,在馆陶组地层形成了超覆或披覆型油藏 ,在明化镇组形成透镜体状岩性气藏。针对该区储层薄、规模小的特点 ,应用物探等多种技术手段 ,研究了该区储层的成因、空间展布及成藏条件 ,进行了储层及其含油气性预测。探讨了适合本区上第三系油气藏特点的描述方法 。
- 林松辉王华王根发王兴谋张桂霞陈海云
- 关键词:上第三系储层预测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