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

作品数:2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海岸
  • 4篇赤潮
  • 3篇有害藻华
  • 3篇藻华
  • 2篇絮凝
  • 2篇絮凝沉降
  • 2篇叶绿素A
  • 2篇银滩
  • 2篇预测技术
  • 2篇水环境
  • 2篇水环境污染
  • 2篇培养箱
  • 2篇微藻
  • 2篇污染
  • 2篇蓝藻
  • 2篇环境污染
  • 2篇环境因子
  • 2篇减灾
  • 2篇海岸带
  • 2篇海岸线

机构

  • 16篇国家海洋环境...
  • 7篇国家海洋局
  • 3篇汉中职业技术...
  • 2篇学研究院
  • 2篇国家海洋局南...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卫星海洋...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浙江省海洋监...
  • 1篇福建省海洋预...
  • 1篇自然资源部海...

作者

  • 21篇王丹
  • 8篇何恩业
  • 4篇王先桥
  • 3篇刘桂梅
  • 3篇杨静
  • 3篇闫新豪
  • 3篇魏春雷
  • 3篇吕洪刚
  • 3篇王增军
  • 2篇高姗
  • 2篇张春华
  • 2篇姜亦飞
  • 1篇李萍
  • 1篇郭茂华
  • 1篇黄洪辉
  • 1篇张蕴斐
  • 1篇王素芬
  • 1篇过仲阳
  • 1篇徐冉
  • 1篇苏盼盼

传媒

  • 4篇海洋预报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化工科技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测绘通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当代化工
  • 1篇北京测绘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 1篇第五届海峡论...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害藻华的预测技术和防灾减灾对策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有害藻华给海洋生物、海水养殖业、海洋环境和公共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之一。近几十年,我国近海有害藻华的发生频率和发生规模不断扩大,给国家经济发展和公共医疗卫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利影响。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有害藻华预测技术,并参考国内外有效的有害藻华防治措施,为我国有害藻华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建议。我国亟需逐步建立有害藻华综合预警报业务体系和完备的应急减灾体系,才能进一步提升有害藻华等海洋环境灾害的应对能力。
王丹刘桂梅何恩业李津
关键词:有害藻华防灾减灾
典型东海原甲藻赤潮过程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2023年
近二十年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在我国东海频繁引发赤潮,并已成为该海域的主要赤潮原因种之一。为研究该赤潮藻种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基于2019年5月浙江沿海赤潮发生区生态浮标和海洋台站的环境要素连续观测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三次东海原甲藻赤潮生消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持续的升温、降压、较高的湿度、较强的向岸风、充沛的营养盐以及海水盐度下降均是浙江沿海这几次东海原甲藻赤潮的重要诱发因素;(2)赤潮暴发期间偏弱的风速,缓慢升高的水温和气温均利于赤潮的维持;(3)溶解氧、pH与赤潮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亚硝氮与赤潮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三者的变化推测主要是赤潮生物光合作用产物和有机体分解产物的增加所引起;(4)赤潮后期偏高的pH、较强风速、盐度回升、气压升高以及水体营养盐含量的骤降均可加速赤潮的消亡。研究结果对认识东海原甲藻赤潮成因和生消机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今后该种赤潮预警防控提供借鉴。
何恩业王丹王丹李晓卢勇夺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赤潮主成分分析叶绿素A环境因子
1985—2018年广西北海银滩海岸带地形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是滨海资源旅游胜地。本文以广西北海银滩海滩公园(电建渔港-咸田渔港)为重点研究区,利用实测地形数据,分析1985—2018年33年海岸带地形地貌变化和沙槽-沙坝地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北海银滩2018年较1985年海岸带变窄,大墩海至电建渔港海岸带消失15. 2~632. 21 m,电建渔港至咸田渔港海岸带消失163. 28~521. 34 m,咸田渔港至白虎头村段(银滩公园)海岸带消失22. 14~192. 36 m;②海滩公园33年间平均海平面所在位置向陆地方向移动2. 61~99. 17 m;理论最低低潮面0 m位置向陆方向移动0~195. 72 m;③沙槽-沙坝地貌由西向东逐渐不明显,海滨以砂占绝对优势,粒径集中分布在0. 125~0. 5 mm,粒级含量在95%以上。
王增军韦江玲王丹魏春雷张春华
关键词:北海银滩地形海岸带
广西近岸海域营养盐时空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根据广西近岸海域2015年3、5、8、11月4个航次的海水中营养盐监测数据,分析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整个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态总体良好,时空分布受陆源污染的影响,营养盐质量浓度呈湾内-湾口-湾外递减趋势。多数站位点氮磷比常年大于Redfield比值,处于磷限制状态。钦州湾内和大风江口是富营养化最为严重的水域,其次是防城港湾内、廉州湾内和铁山港湾,呈磷限制状态,容易在磷污染增高时,爆发富营养化,应特别加以监测与控制。
李萍郭钊莫海连王丹林明裕
关键词:广西近岸海域营养盐
基于串联深度神经网络的Chl-a浓度短期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以浙江海洋保护区2019年5月生态浮标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叶绿素a(Chl-a)与各理化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海域的Chl-a与溶解氧和pH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硝氮和磷酸盐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串联深度神经网络(DNN)的Chl-a短期预报模型,该模型以5层神经网络为基本单元,采用前后串联方式构建了拥有6个隐层的DNN。实验结果显示:DNN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Chl-a浓度短期变化趋势,24 h和48 h预报结果的RMSE分别为1.25μg/L和2.43μg/L,MAE分别为1.03μg/L和1.99μg/L,相比于浅层网络预测精度更高。
何恩业李尚鲁杨静季轩梁高姗王丹
关键词:DNN神经网络叶绿素A
近10a黄海浒苔绿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收集和整理了2010—2019年黄海绿潮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黄海浒苔暴发期间生长消亡过程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暴发源地、历年漂移路径特征、发展规模及影响区域等进行了长时间尺度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历年卫星首次发现浒苔的区域均位于江苏盐城以东海域,浒苔暴发时间集中在5月中旬—下旬,经过10~20 d的聚集发展进入盛期,6月中旬—7月上旬覆盖面积达到顶峰,7月中下旬盛期结束,之后进入半个月—一个月的消衰期,整个灾害过程平均持续期约84 d。黄海浒苔成灾期间,其覆盖面积的增减变动速率并不均匀,具有跳变现象,日均最大增长率出现在5月中旬—下旬,其值可达22.6%;日均最大衰减率出现在7月中旬—下旬,约为12.3%。统计显示,近10 a黄海浒苔的生长消亡过程、最大分布规模及其分布形态以及漂移路径均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历年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有关,浒苔漂移路径和发展规模对未来影响岸段以及致灾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近5 a黄海浒苔覆盖面积整体呈减小趋势,但浒苔影响范围(分布面积)呈波动增大趋势,分布范围由近海向外海扩展,影响岸段由山东半岛以南的中西部沿海区域向东部岸线延伸。
何恩业季轩梁黄洪辉王丹王丹郭茂华杨静
关键词:浒苔绿潮年际变化
一种抑制蓝藻旺发的方法及一种微藻培养箱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抑制蓝藻旺发的方法及一种微藻培养箱,涉及水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越冬休眠期至复苏期,将蓝藻种源的分布区域的水体引入培养箱中,对所述水体进行原位水培养或单种藻类混合培养,并对培养条件进...
王丹王先桥吕洪刚
文献传递
利用MST和SS模型对萘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模拟被引量:2
2016年
萘是一个重要的稠环芳烃,在医药、塑料、染料等化工行业广泛使用,市场对工业萘需求量巨大,精萘则依赖进口。萘在ScCO2中的溶解度是研究利用超临界体系提取萘的重要物化性质,并且选择良好的理论模型来关联以及外推溶解度数据具有重大意义。采用静态法,在温度为313323K,压力为(9.312.6)MPa条件下,测试萘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结果显示萘易溶于ScCO2;利用三参数半经验MST模型和四参数半经验SS模型对溶解度进行了模拟,实验值和理论值能较好吻合,平均相对偏差分别在4.82%和5.96%;利用Kumar and Johnston理论,计算得出萘在不同温度下的偏摩尔体积。
闫新豪王丹
关键词:超临界CO2偏摩尔体积
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灾害分级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利用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事件记录资料和自然灾害风险判定方法,根据赤潮成灾面积、持续时间、危害类型、渔业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综合计算赤潮灾害指数。基于自然断点法,对赤潮灾害指数进行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等4个灾害级别分等定级。系统分析了福建沿海赤潮生物种类、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以灾害程度较轻的Ⅰ级和Ⅱ级为主,灾害程度较重的Ⅲ级和Ⅳ级仅占总次数的8.9%,但其造成的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总损失的95.0%。(2)赤潮暴发次数和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Ⅲ级和Ⅳ级灾害频次呈现波动特征。(3)季节尺度上表现为单波峰特征,5-6月是赤潮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段,赤潮暴发次数、面积和持续时间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73.3%、84.6%和74.9%,Ⅲ级和Ⅳ级灾害占总次数的95.2%。(4)空间尺度上,福州、宁德、厦门沿海赤潮累计次数和规模较大,但Ⅲ级和Ⅳ级赤潮灾害主要分布在泉州以北的福建沿海,泉州以南的福建海域赤潮灾害级别整体较低。(5)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原因种逐渐增多,硅藻占比减小、甲藻占比升高,有毒赤潮主要出现在宁德、福州、泉州海域,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引发居多。(6)硅藻赤潮主要暴发在峡湾和海湾海域,而甲藻赤潮在峡湾、海湾和开阔的近岸海域均易暴发,近年来甲藻赤潮暴发位置呈现由福建北部向南部沿海扩张的趋势。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据推测与全球气候变化及福建近岸海域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何恩业季轩梁李晓李雪丁王丹王丹
关键词:赤潮有害藻华
广西填海项目海籍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探析
2020年
海籍调查资料是海域管理的重要资料,本文遵照海域、测绘等规范,结合围填海现状调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岸带确权填海项目海籍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项目填海位置与海域批复的位置存在偏移,为优化海域管理,针对海籍调查中宗海图绘制过程所涉及的海岸线、坐标系统、控制点等要素进行研究,得出应严格按照现行海域管理要求,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及法定岸线,以确保准确可靠的海籍调查资料,发挥其在海域使用及自然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中的作用。
王增军王丹韦江玲董迪魏春雷张春华
关键词:海岸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